逐章逐句詳解《老子》之“反也者”章(第四十一章)

【校訂版全文】

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逐章逐句詳解《老子》之“反也者”章(第四十一章)

【詳解】

【反也者,道之動也】

老子在上一章引用了12句“正言若反”的古語來闡述相反之事物或一個事物相反的兩個方面之間的彼此對立,又相互依存、相互運動。“反”是老子辯證法的核心。我們周圍的事物都處在永不痛惜的運動發展和轉化之中。

“道”是永恆的,但“道”也處在不斷髮展變化之中,所以老子在“道經”開篇第一章就說“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這就警示我們,不要執著於形名,要善於發現事物的本質和多面性。誠如王弼所言:“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你看到、聽到、摸到的都是具體的事物,而不是“道”了。因為“道”“視之而弗見,名之曰微;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反”即“返”,是由彼及此。那麼如果“彼”是反方向,“此”就是正方向。反正反正,有反就得有正,如何判定“此”是正呢?這就是要分清本末,即誰是根本誰是表象的問題。老子說“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不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這些就是“道”之“反”,即“道”之運動。

比如“明道如昧”,“明”是本質,“昧”是表現形式,因為有了“昧”的表現,更加凸顯而不是削弱了“明道”之“明”。如何實現由“昧”到“明”之“反”,那就看悟道者的修為了。

【弱也者,道之用也】

“守弱”是老子方法論的核心。之所以把守弱謙下當作“道”的功用,是因為有“反也者,道之動也”作支撐,知道“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的道理。

在強弱雙方形成對比的時候,老子會義無反顧地選擇弱勢的一方。諸如“曲”、“枉”、“窪”、“敝”、“少”、“雌”、“柔”、“弱”、“賤”、“損”、“嗇”、“慈”、“儉”、“後”、“下”、“孤”、“寡”、“不轂”等等。選取弱勢立場,持守雌、辱、黑等等,它的目的不是為最終逞強,而是在於自然和不爭勝,因為不爭,故能成其強,這就是“道”之“反”的運動形式。

老子說“江海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與其說下是一種手段,毋寧說是一種自覺或魄力。讓萬物自然生長而不強加干涉,這就是最大的“守弱”。

老子說的“反”,是返回根本,有復歸之意。不管事物如何發展,“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最後還是要落腳到“反”上,“各復歸於其根”,“復歸於嬰兒”、“復歸於樸”、“復歸於無極”等等,都是返回到根本,返回到自然。所以這就是老子的方法論蘊含的價值取向。他選取了弱勢立場,是因為弱勢一方,更符合“道”的運動規律,更接近“根”、“樸”等自然狀態。也就是說,這是在既定條件下所要採取的惟一路線。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老子說:“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萬物之始”的“無名”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萬物之母”的“有名”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是隱藏在事物背後的規律,也就是“道”;“有”是事物的外在表現。

“道”生天地,天地生萬物,“道”是“無”,萬物是“有”,所以“道”和萬物的關係,是“無中生有”。但由於“道”是“生而弗有”,而“反也者,道之動也”,所以又“反”回“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