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憋屈”的省份,只有一所211,如今幾十萬考生異地求學!

今年的高考剛剛結束,高考是許多家庭的頭等大事,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都是一個挑戰。然而,對於有個省份的考生來說,這個挑戰尤為困難。這個省份就是我國的人口大省——河南。河南的大學數量和考生人數實在是不成正比。許多想要上重點大學的考生只能前往外省碰碰運氣,因為本省缺乏屬於自己的好大學。

高考“最憋屈”的省份,只有一所211,如今幾十萬考生異地求學!

今年,河南的考生數量達98萬之多,在全國是正數第一,但往年的一本錄取率卻常年徘徊在全國倒數。絕大多數考都要背井離鄉,前往其他省外城市求學,開始他們的新生涯。

高考“最憋屈”的省份,只有一所211,如今幾十萬考生異地求學!

但河南在歷史上其實是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地方,它孕育了中華文明。在東漢時期,河南就出現了當時中國實力最強的學府——洛陽太學,它也是世界最一流的學府。辦學規模巨大,學生超過三萬。當時全國能識字的也不過百萬,但洛陽太學每年卻培養出三萬多大學生。可以說比現在的985還要985。

除此之外,河南還存在著大量的私塾學校。有著“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的說法,其中不乏許多學識淵博的講學大師。在唐末還出現了聞名全國的兩大書院——嵩陽書院、應天書院,這是河南最高的私立學府。

高考“最憋屈”的省份,只有一所211,如今幾十萬考生異地求學!

嵩陽書院

在隋唐時,東都洛陽成為全國著名的教育高地。教育資源豐富,最早的文理分科概念也是在那個時候提出。理科是算術科技,文科為文學歷史,共同組成了當時的教育體系。

到了明清時代,有無數平民學子通過官辦學府和私塾學校中舉當官,許多人才都來自河南。

高考“最憋屈”的省份,只有一所211,如今幾十萬考生異地求學!

1902年,國立河南大學成立,為中部名校

到新中國成立後,河南的教育漸漸陷入了尷尬的境地。當地高校在院系調整中漸漸沒落。河南大學的水利系、財經系、畜牧獸醫系等等一批院系被調到武漢、江西等地。原本實力強勁的大學河南大學只剩一些文科學院,全省甚至沒有一個綜合性大學。

高考“最憋屈”的省份,只有一所211,如今幾十萬考生異地求學!

現在河南唯一的重點高校就是鄭州大學,它的前身是河南大學遷往鄭州的的部分院校。鄭州大學因為創建時間短、科研實力有限,沒能夠評上985高校,只能代表河南作為一所211。而曾經的名校河南大學地位也變成了一所普通院校。

高考“最憋屈”的省份,只有一所211,如今幾十萬考生異地求學!

河南唯一一所211 鄭州大學

河南的考生留在省內競爭大,省外就學競爭也不小。究其原因,河南的高等教育資源缺乏。

一個地方的教育與它的發展息息相關,只要本身發展的好,優秀大學會慢慢回來,甚至有能力創造一個名牌大學。你所在的省份考大學難度屬於什麼樣的級別呢?你考後又是在哪一個城市讀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