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失敗者的反思,後知後覺的經驗之談

本文轉自考研幫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不要將考研想得太複雜,其實就是一個字:幹!所謂的捷徑和法寶,不過是別人找到了正確的方法,只有借鑑作用,並不能照搬照用。所以別猶豫,踏踏實實的複習才是王道。

►考研越早準備越好越好,不要信什麼半年什麼三個月衝擊名校什麼的,每個人基礎不一樣,很多人大學都沒怎麼學數學,而一些學霸們,他們在大學裡學了一遍的,他們再來一次就是第二次學了,至於你,心裡要有點數,其實考研學渣佔比例更大,學霸一般都直接保研的。

►不要迷戀經驗貼,我也看了很多,但其實就是聽課做筆記做題,複習三輪,造成一種你行我也行的錯覺,眼高手低,最重要的就是很多都是賣資料的,所以你只要找幾篇適合你的就行。

►學習方法不要各種什麼什麼法,走大路也就是跟主流方法是最好的,你想走小路?不怕黑你就走吧,學習方法各有不同,基礎不同,有些人英語裸考都能550以上,他來考英語肯定跟你學的方法不一樣,我室友裸考四六級都一次性過,我問他怎麼學的,他非常真誠的告訴我看美劇。開始我以為他開玩笑,後來好像真是這樣,當然高中老本也有。

►關於做筆記,最好自己做,確實很累,但是,當你第二輪複習的時候,直接用筆記複習就好了。

►關於複習,很多人覺得穩穩當當的複習一輪會比別人三輪複習效果好,就是有些人第一輪複習的很細,每個章節都複習很久,然後一輪過後直接真題,我身邊很多人這樣,建議最好複習三輪。

►關於環境。能出去住就出去住,你和室友目標不一樣,肯定有矛盾,影響休息還影響關係,是真的煩!還有研友問題,我覺得最好一個人獨自複習更好,你們總說有人做個伴會好?你有沒有想過,假如你的研友總說你垃圾考不上,也不教你做題,然後說自己這會那會(其實哪兒都不會),還給你負能量,這點你們看著辦吧,我愛獨自行動!

考研失敗者的反思,後知後覺的經驗之談

►為了適應枯燥的學習生活,最後少娛樂或者不娛樂,以前打牌都能打一天,自從會玩聯盟了,你讓我打牌,我是真不想打,說白了,經常高刺激的娛樂讓你不想進行低刺激的學習。

►最後想說,一定要努力,我有個朋友他每天6點半起床一直學到9點半,天天這樣,最後沒考上,他學進去了的,不是做樣子的學,效率蠻高的,可能學校報高了,或者是文科跨理工科專業的原因,所以,一定要努力,自我感動,拿點真東西。

幫幫總結:看過一屆屆的考生在考研中可能掉隊、落跑、亦或是成功會師,對於那些失敗的考生,幫幫並不能一眼否定他們的努力,可能他們只是用錯了方法,亦或是運氣不佳。的確所有的成功都存在一定的運氣成分,但光憑運氣卻是萬萬不能成功的,誰敢保證自己就是上帝的寵兒?

那麼如何考研才能成功呢?及時且完備的考研信息;科學且有效的複習方法;合理又健康的時間規劃、心態放平最後穩中求勝。前三點依靠外力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然而最後一點才是成功者與絕大多數人的分水嶺。昨天幫幫恰好在論壇上看到一篇帖子,樓主說自己從3月堅持到五月,快堅持不下去了。幫幫心中不禁想問:對於考研,你的意志力只有如此嗎?那麼可能你真的不該選擇考研這條路。

由於2018年考研的報錄比還未出來,幫幫這裡引用2017年的數據,2017年共201萬人報名考研,最後錄取人數不過50萬左右。4比1的概率,你用什麼足以打敗其餘三人。要知道,考研的第一層篩選不是在考場上,而是在報名的那一刻,沒有老師和家長的督促,完全是自發的選擇。你抱著試水的想法,別人卻拿出了誓死的決心,最後你只有成為墊腳石的命!考研,不拿點真東西出來怎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