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是五色神旗,但《封神演義》中僅出現四面,第五面只能猜測了

在許仲琳先生寫《封神演義》的時候,不知道是遺忘了還是懶得填坑了,或是章節遺落了,有一套法寶,原本按照中國人的理解,應該是有五面的,但是卻只出現了四面,那遺落的一面旗子,可是害慘了廣大強迫症讀者,反覆仔細逐字逐句的查找,結果還是找不到。

本該是五色神旗,但《封神演義》中僅出現四面,第五面只能猜測了

這套法寶就是五色神旗了,這五色神旗,即使拆開了依然威能強大無比;如果能把這五面旗子組合在一起,那該強到什麼地步?不可想象,難以想象;先來看看這出現的四面旗子,再來看看古今書友猜測的第五面旗子吧。

中央戊己杏黃旗——土,黃色,元始天尊

本該是五色神旗,但《封神演義》中僅出現四面,第五面只能猜測了

戊己杏黃旗乃是闡教教主元始天尊之寶物;旗長一尺七寸,旗色玄黃;乃是鴻鈞老祖用“造化玉牒”採就五行陰陽煉就而成;此旗施展時金蓮萬朵、無物可破、諸邪避退、萬法不侵。鴻鈞老祖在分寶巖分寶時將此旗賜予元始天尊。

東方青蓮寶色旗——木,青色,接引道人

本該是五色神旗,但《封神演義》中僅出現四面,第五面只能猜測了

青蓮寶色旗是西方教教主接引道人之法寶;旗長一尺七寸,旗色玄青;乃是鴻鈞老祖取創世青蓮之殘葉煉製而成;此旗施展的時候舍利毫光、寧心靜氣、諸邪避退、萬法不侵。鴻鈞老祖於分寶巖分寶時,將此旗賜予接引道人。當時準提道人使用過,只見“白氣懸空,金光萬道。”

南方離地焰光旗——火,紅色,太上老君

本該是五色神旗,但《封神演義》中僅出現四面,第五面只能猜測了

離地焰光旗為人教教主太上老君之寶物。旗長一尺七寸,旗色玄紅;乃是鴻鈞老祖採離火精金於先天混沌之氣中練成的;此旗施展的時候混亂陰陽、顛倒五行、諸邪避退、萬法不侵。鴻鈞老祖於分寶巖分寶時,將此旗賜予太上老君。

西方素色雲界旗——金,白色,西王母

本該是五色神旗,但《封神演義》中僅出現四面,第五面只能猜測了

前三色旗的主人都是先天聖人,很多人可能會猜測第四把旗不是通天教主就是女媧娘娘吧?很可惜,不是;也不知鴻鈞老祖怎麼想的,把素色雲界旗給了瑤池金母,也就是西王母。

素色雲界旗乃是鴻鈞老祖採集這九天雲霞煉製而成,素色雲界旗使用時奇象氤氳、天地皆明、諸邪避退、萬法不侵。又稱為聚仙旗,因為每當蟠桃盛會開始時,將此旗拽起,群仙俱知道,即來赴瑤池勝會,故曰聚仙旗。

本該是五色神旗,但《封神演義》中僅出現四面,第五面只能猜測了

好了,該說說第五面旗子了,從方位來看,第五面旗子應該是屬北方,從顏色來看應該是屬玄黑,從五行來看應該是屬水;為何《封神演義》中沒寫這面旗子呢?因為故意要留北方一條“逃生之路”,讓殷郊鑽進其葬身之地去。

只見燃燈道人將玉虛杏黃旗、玄都離地焰光旗、西方青蓮寶色旗、瑤池素色雲界旗使出,殷郊雖手持翻天印,但仍然無可奈何,見北方是生門,於是一頭紮了進去,被引入岐山,最後諸仙用殷郊當初所發誓言,用耕犁將其鋤死。

本該是五色神旗,但《封神演義》中僅出現四面,第五面只能猜測了

後人經過不斷猜測,有三種靠譜的名字和歸屬,分別為伏羲氏所執掌的“玄元控水旗”、真武大帝所執掌的“真武玄天皂雕旗”、冥河老祖所執掌的“幽冥血海修羅旗”。

當然,修羅界冥河老祖的修羅旗出現在現代小說《佛本是道》中,真武大帝所執掌的真武皂雕旗出現在《西遊記》中,按照《封神演義》的角度來看,其實都不太符合。

本該是五色神旗,但《封神演義》中僅出現四面,第五面只能猜測了

最貼切的還是伏羲氏,在《封神演義》中,伏羲氏乃是火雲宮三聖中的天皇,地位不下於先天聖人,威能未知,也就是說“玄元控水旗”應該是最有可能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