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逼的太監,皇帝對他唯命是從,死後還為其立碑作傳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平民出生,沒有任何的背景,祖上都是以種地為生。他的一生經歷了三教九流的各種生活體驗,推翻了元朝的民族等級制度。坐上皇位後,朱元璋兢兢業業、嘔心瀝血,除了吃飯、睡覺,基本把所有時間都用來處理朝廷事務。

史上最牛逼的太監,皇帝對他唯命是從,死後還為其立碑作傳

朱元璋雖然讀書不多,卻很好學,特別是對之前王朝興衰的歷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深知歷朝歷代因宦官干政而亡國的例子不在少數,為了杜絕明朝的宦官干政,朱元璋定下了規矩:不允許太監讀書認字,官銜不得超過四品。還在皇宮門口樹立了一塊三尺高的鐵牌,上面寫著“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

史上最牛逼的太監,皇帝對他唯命是從,死後還為其立碑作傳

明英宗-朱祁鎮

後來,朱棣把這塊鐵牌運到了北京,已警示自己和後來的皇帝。朱元璋的這塊鐵牌明朝歷代皇帝都奉若聖旨,直到明英宗時代一個宦官的出現,打破了朱元璋的鐵律,還把這塊鐵牌砸碎了,他就是王振。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膽大包天的宦官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的。

史上最牛逼的太監,皇帝對他唯命是從,死後還為其立碑作傳

王振,今河北蔚縣人。滿腹經綸,當了幾年的私塾先生,幾次科舉考試,王振的成績都不理想,只能另謀出路,無奈,王振揮刀自宮,進宮做了“公務員”,也就是太監,怎麼說也是吃皇糧的。

明宣宗時期,王振被派去東宮服侍太子,宣宗病逝後,太子朱祁鎮繼位,也就是明英宗。王振當上了司禮太監,成人皇帝的“代言人”,此時的英宗才9歲,哪裡懂得處理政事,朝廷之事就由祖母張太后垂簾聽政,外加內閣大臣“三楊”輔佐。王振自知自己鬥不過他們,更沒有機會獨攬大權,就採取了迂迴之術,兩邊都捧著,表面上事事順從,把自己裝扮成老老實實的小百姓。實際上,他經常借閱兵之際,排擠忠良,扶植自己的黨羽。

史上最牛逼的太監,皇帝對他唯命是從,死後還為其立碑作傳

狐狸尾巴露出蛛絲馬跡之後,王振的小命差點就被張太后拿走了,死裡逃生後,王振決定改變策略—討好皇帝和培植自己的黨羽,漸漸的,取得了一些大臣的讚賞,更重要的是贏得英宗的寵信,宮中無論大小規模的宮宴,都能看到王振的影子,這榮譽對於一個太監來說,真是至高無上啊。

史上最牛逼的太監,皇帝對他唯命是從,死後還為其立碑作傳

1442年,張太后死後,內閣大臣“三楊”也分道揚鑣,沒有了任何阻撓,明英宗又對王振言聽計從,所以王振認為獨攬大權的時機已經來臨。王振早就對朱元璋所立那塊鐵牌看不順眼,掌權之後,第一件事就把它給砸碎了,而且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史上最牛逼的太監,皇帝對他唯命是從,死後還為其立碑作傳

王振喜歡權,也喜歡錢,向王振行賄的人都加官進爵,不送錢的都會受到懲罰,甚至丟掉性命。明英宗對王振幾乎是言聽計從,王振讓他幹啥他幹啥。有權有勢的王振,並不滿足,越來越猖狂,並覺得自己的軍事能力也非常牛逼,就忽悠明英宗御駕親征,與蒙古大軍作戰。在王振的忽悠下,明英宗就在幾天之內調集了50萬大軍殺向邊關。由於時間太倉促,後勤壓根就跟不上,加上蒙古大軍的以逸待勞,結果5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明英宗也成了俘虜。護衛將軍樊忠對王振恨之入骨,掄起鐵錘爆了王振的頭,這也是他咎由自取。

史上最牛逼的太監,皇帝對他唯命是從,死後還為其立碑作傳

之後,明英宗被大臣接回了皇宮,從弟弟手中奪回皇位,重新登基做了皇帝。復位後,明英宗繼續任用宦官,殺戮忠臣,更可笑的是,他還下詔為王振正名,認為王振是為國捐軀,為他立碑並作傳,在京城智化寺北院為王振建立旌忠祠,以祭祀亡靈。這也是沒誰了。相信王振可以含笑九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