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功高蓋主的7朝元老,權傾天下,但父親墓被盜後卻選擇不出聲

常言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輔佐君王建立不朽功勳者,大多都不得善終,一般為統治者效勞的人,權利和地位到達一定高度後就會被統治者拋棄或被殺掉。

這幾乎成了功高蓋世者不能走出的一個怪圈,但凡事都有例外,有一個人,是功高蓋主的7朝元老,權傾天下,兒子女婿也都為朝中高官,但皇帝卻對他不猜疑,得以善終,他就是唐代名將–郭子儀。

他是功高蓋主的7朝元老,權傾天下,但父親墓被盜後卻選擇不出聲

郭子儀傳奇而又輝煌的一生,起始於武則天時期的武舉第一名。於是郭子儀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唐朝爆發安史之亂後,國家幾近覆滅,正當這等用人之際,郭子儀被拉出來,封了個朔方節度使,奉旨討伐叛軍。郭子儀率領軍隊收復靜邊軍,斬殺叛將周萬頃,在河曲擊敗叛將高秀巖,又收復雲中、馬邑,開通東陘關。

他是功高蓋主的7朝元老,權傾天下,但父親墓被盜後卻選擇不出聲

唐肅宗即位後,郭子儀就被封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二年,他又帶軍收復長安、洛陽等地,並加封為代國公。

“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郭子儀憑什麼?經歷七朝,卻屹立不倒的郭子儀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然而更多的是憑他的一身正氣和圓潤,處理與皇帝、同僚、敵人、小人之間關係的圓潤。

他是功高蓋主的7朝元老,權傾天下,但父親墓被盜後卻選擇不出聲

“伴君如伴虎”,郭子儀能夠“虎口餘生”,得益於其善於從政治角度觀察、思考、處理問題。用如今的話來說,他是個高情商的人,他分得清主次,擺得正位置。

據說,郭子儀家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沒有人把手,老百姓想上老郭家串門,比上公共場所還方便。家人們深以為不妥,他的兒子更覺得這樣會面上無光。郭子儀解釋說:“圍起高牆,緊閉大門,一旦惹出怨恨,別人羅織罪名,誣告不義之事,就很難說清楚了。現在讓它暴露於大庭廣眾之下,雖有人想進讒言,但都在眼皮底下,誰能挑出什麼毛病?也只有這樣,郭家才能安安穩穩,繼續為陛下效忠。”

他是功高蓋主的7朝元老,權傾天下,但父親墓被盜後卻選擇不出聲

其實皇帝也並不是沒有猜疑過郭子儀,但他用自己的忠心消除了皇帝的猜疑。郭子儀父親的墳墓被人盜了,很多大臣和證據,都證明是宦官魚朝恩乾的,皇帝知道後,怕郭子儀因為此事謀反,就召其入宮,試探一下他的口風。

郭子儀見了皇帝之後,聽聞此事,馬上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我帶兵打仗這麼久,從來都是嚴格要求士兵克律守己,不能挖掘別人祖墳,今日我父親墳墓被盜,大概是遭了天譴了,不是人為吧!”這一席話,說的皇帝立馬放下了戒心。身為七朝元老,能在父親墓被盜後卻選擇不出聲,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事。

他是功高蓋主的7朝元老,權傾天下,但父親墓被盜後卻選擇不出聲

郭子儀一生歷經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福壽雙全,名滿天下,做臣子、做上司、做統帥、做同僚、做丈夫、做父親、做敵人都幾近完美,實在稱得上是人臣的典範、軍人的楷模。

他是功高蓋主的7朝元老,權傾天下,但父親墓被盜後卻選擇不出聲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這樣評價郭子儀:“天下以其身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人生至此,復有何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