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在西藏比天珠更珍貴,但一般人不認識它!

西藏文化,在世人的眼中向來是神秘而神聖的,而對於文玩人來說,最深的印象大概停留在“老蜜蠟”、“天珠”、“唐卡”等等吧,前兩者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畢竟番茄匠介紹過不少這方面的內容,但於對“唐卡”,真正瞭解的人就不太多了,最近就有小夥伴表示,一直以為那是明信片……

這個在西藏比天珠更珍貴,但一般人不認識它!

這是個大誤會!

唐卡不是卡,而是個“移動的佛龕”!

這個在西藏比天珠更珍貴,但一般人不認識它!

“佛龕”知道吧,跟“神龕”一樣,就是用來供奉神佛的,而唐卡的產生,起源於西藏遊牧民族的特性。

牧民嘛,逃不開放羊又放牛的,生活肯定是居無定所的了!但這對於虔誠的佛教徒來說,就比較慘了,若想要隨時隨地供奉佛祖難道要一路都抱著個“佛龕”嗎?

這個在西藏比天珠更珍貴,但一般人不認識它!

於是人們想到了一種方法,就是直接將佛像繪製在畫布上,這樣質地即輕便,又可卷放自如,攜帶起來簡直方便極了,而這個可移動的“佛龕”,就是“唐卡”啦。

這個在西藏比天珠更珍貴,但一般人不認識它!

唐卡跟天珠的流行時期差不多

很多人對於唐卡並不那麼熟悉,至少跟天珠比起來是這樣的,但其實說起來,唐卡跟天珠差不多是同個時期流行起來的,而且都與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這對夫妻離不開關係。

這個在西藏比天珠更珍貴,但一般人不認識它!

天珠的起源很早,但真正讓更多認識它,就多虧文成公主的陪嫁品了,市場上宣傳天珠也必定提到它;而根據記載,唐卡的起源也正是源於一時期,有傳言最早的唐卡還是松贊干布用自己鼻血繪製出來的白拉姆女神像。

這個在西藏比天珠更珍貴,但一般人不認識它!

坊間對於唐卡有個打趣的說法“不是土豪請繞行”。簡單明白的說明了:唐卡不便宜,一幅大師繪製的精緻唐卡更不便宜!

14年的時候,一幅明代的唐卡拍出三個億!所以請清楚的認清它,真的不是明信片!

這個在西藏比天珠更珍貴,但一般人不認識它!

唐卡的另一個珍貴原因,在於顏料

去年《千里江山圖》上了《國家寶藏》之後火得不行,除了畫好之外,也讓人們認識到用天然礦石原料作畫的好處。

而唐卡,它的繪作原料也是如此,除了松石、瑪瑙、青金、孔雀石等等,還有金和銀,像下面這些看到金色的地方,全部採用金粉,簡直奢侈的不行!

這個在西藏比天珠更珍貴,但一般人不認識它!

唐卡不是隻有西藏才有

唐卡雖然起源於西藏,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唐卡,卻大部分出自於尼泊爾,然而兩者的價格嘛,差的卻不是一星半點兒!

西藏唐卡 ▼

這個在西藏比天珠更珍貴,但一般人不認識它!

尼泊爾的唐卡源自西藏唐卡,是一千多年前因故“出國”的藏人在那會流傳下來的,不過一方面受西方影響,一方面是傳承的丟失,尼泊爾的唐卡在繪畫風格上,已明顯區別於西藏唐卡,而用料上,更稱得上是偷工減料了。

西藏唐卡,更鮮豔明亮 ▼

這個在西藏比天珠更珍貴,但一般人不認識它!

而且相比之下,尼泊爾唐卡更像是工藝品,它是可以分幾道工序流水線批量生產,但西藏唐卡則不同,繪畫師手工繪一幅唐卡可能要一個月甚至是數月!

尼泊爾唐卡,偏暗黑系 ▼

這個在西藏比天珠更珍貴,但一般人不認識它!

哦對了,尼泊爾的消費水平、人均工資也是極低……

即使是西藏唐卡也有很多分類,如果大家不是特別感興趣,這裡就不一一說了,總之它與天珠一樣,雖然相對小眾,價值可能也並不被大部人所認知和接受的,但對於信奉佛教的朋友來說,它是一種信仰;而對於喜愛、想了解藏文化的朋友來說,它是橋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