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淵:面臨倒閉企業3個月由21家直營店變成8600家他是何做到的

曹淵:面臨倒閉企業3個月由21家直營店變成8600家他是何做到的

您是否,渴望建立新渠道?

您是否,渴望突破銷售瓶頸?

您是否,渴望實現業績增長?

當傳統渠道門檻、廣告、人員、競爭,投入越來越,利潤越來越少,您是否迫切需要建立新渠道?

是否想了解新零售、新渠道的機會

如何進行商業模式創新,突破企業發展瓶頸?

如何為企業築造功不可破的護城河,讓競爭對手無法涉獵?

如何利用商業模式擺脫低廉利潤,獲得高額利潤的砝碼?

沒有資金的企業家,如何借力他人資本,社會資本快速啟動自己的事業,甚至根本不需要償還……

沒有客戶的小微企業,如何零成本快速獲得海量精準客戶……

如何空手道把別人的公司及資產變成自己的賺錢工具,從而擁有遍佈全國的分公司……

你有沒有想過企業戰略問題,真的能幫你輕鬆運營,實現利潤,打造成輕資產嗎?

是的,否則戰略錯誤,運營成本高,銷售難,現金流斷裂無法運轉,一次次的心血,付之東流。那麼,接下來的信息對你尤其重要……

一個傳統型企業老闆一氣呵成開了21家店,面臨著銷售困難重重,導致現金流無法運轉,實在沒有辦法去支撐下去,通過戰略頂層設計,短短三個月從21家店開到8600家店,而且沒花一分錢,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改革開放前30年,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的模式,其戰略就是“黑貓白貓,抓著耗子就是好貓”。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現代社會知識更新,過去企業一招吃遍天下的機會型時代已一去不復返。

這種模式下,成功的企業家並不靠太多的智慧,更多 的人靠膽量與外部環節,甚至是運氣成功。因此,他們取得的成果,最多可以稱之為“機會型成功”。

但是,現在的中國已經由“發展中國家”,開始邁入“初級發達國家”,其商業模式發展鉅變。由“野蠻生長”淨化“深耕細作”的轉型期中,80%以上的重資產、低現金流的企業家將面臨巨大的轉型風險。

非理性繁榮的時代已經結束,企業家必須放下過去的經驗,從零起步,由內而外重新學習,由“機會型成功”,進化為戰略型成功“。

”戰略型成功“,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上運作並不複雜。”戰略“一詞本身也並不神秘。

我理解”戰略“,就是制訂”目標“以及”行軍地圖“。為了讓更多的企業家可以實現”戰略型成功“,讓企業做得更輕鬆、更容易

所謂“頂層設計”,其源起於“工程學”,本義是統籌考慮項目各層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統攬全局,在最高層次上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

把“戰略”與“頂層設計”結合起來,就是指我們要站在企業決策的制高點上,統攬大局,設計一套“未戰先勝”的超級商業框架。

像諸葛亮一樣,“未出茅廬定三分天下”——這就是“戰略頂層設計”。這套“頂層設計框架”,由三個子系統構成:

(1)營銷模式:羊毛出在“羊”身上,靠產品來賺錢。

(2)商業模式:羊毛出在“牛”身上,靠資源整合來賺錢;

(3)金融模式:羊毛出在“錢”身上,用別人的錢來賺錢;

每位希望快速而安全成長的企業家,都應該來學學因為它可以幫你解決很多企業發展的難題……

中國已經由發展中國家,開始邁入初級發達國家,其商業環境發生鉅變。由野蠻生長進化到深耕細作的轉型期中,80%以上的重資產、低現金流的企業家都面臨著巨大的轉型風險。

過去2015年,面對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許多企業面臨品牌老化!傳統企業淘汰化!顧客大量流失!效益急速下降等各種經濟下行壓力!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各行業已開始進入洗牌、整合、轉型、升級的全新階段,數以萬計的企業已經站在新的歷史發展關口。

面對低迷的經濟環境,行業洗牌,傳統企業出路在哪?如何跨界顛覆?

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說: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與服務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的競爭。

同樣是手機,小米在短短几年時間,兵不血刃的戰役演繹著新時代的神話;而諾基亞的市值蒸發千億歐元,從全球手機霸主淪為破產,被收購;

同樣是殺毒軟件:360以符合公司發展的經營道路和盈利模式,登上了寶座。而曾經叱吒風雲的瑞星,現在已經消聲覓跡。

同樣做手機、殺毒軟件,同樣的時代背景,卻有著天壤之別的命運。

由此可見,順應時代的商業模式是企業不斷髮展、永葆活力的關鍵。

經營環境的變遷,要求企業對商業模式進行重構與創新。

不要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是為了改變。“現金為王”的時代,誰會融資,誰就立於不敗!

一氣呵成開了21家店,面臨著銷售困難重重,導致現金流無法運轉,實在沒有辦法去支撐下去,通過戰略頂層設計,短短三個月從21家店開到8600家店,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今天我來給大家分享這個精典案例,如果你認真學習幾篇,能夠給你巨大的啟發。

一個傳統店的林老闆,加盟了一個國際知名品牌的哈根達斯冰激凌連鎖店,他覺得是美國的百年品牌,全球知名度和麥當勞差不多,只要加盟,肯定賺錢。

於是,這位老闆就一口氣投資了幾百萬開了在當地開了21家獨立店面。

結果呢?

開起來之後才發現,這種重資產的玩法,運營成本非常高,賺錢非常難。

於是這個老闆就跑到上海總部求幫忙,總部說他們所有加盟店都是複製美國的成功模式,美國玩法在中國有許多加盟店都不賺錢,他們也沒有辦法。

這讓林老闆非常的無奈,非常的煩惱。

有一次,他在一個論壇上認識了戰略頂層設計大師,請戰略頂層設計大師幫忙,戰略頂層設計大師分析了一下,覺得這個品牌產品都很好,沒有啥問題,主要是林老闆的經營戰略有了問題。然後給這個企業做了一個全新的策劃。

結果,僅僅用了三個月,他們沒有花一分錢,將店擴張到了8600家,並且還賺大錢了。

具體是如何操作的呢?

1、營銷模式策劃

2、金融模式策劃

營銷模式策劃

這個老闆原來是自己租店鋪、自己裝修、自己招募人銷售的玩法,成本非常的高,很難賺到錢。

戰略頂層設計大師告訴他,不用這樣苦逼,只需要借力其他渠道,去做其他大渠道中的店中店就OK了。

第一步、戰略頂層設計大師幫他設計了一套協議控制法來和其他渠道合作

第二步、他們就找到了廣東最大的便利店連鎖公司美宜佳切入。

如果你是廣東人,你一定看到過美宜佳超市的牌子。它在全廣東,一共有7300個這樣超市的終端。當然很多都是社區便利店,夫妻店,但是這個終端都是實實在在的。絕大多數都是盈利的,銷售都是非常穩定的。

所以,這些終端也可以成為賣冰淇淋很好的銷售環境。

這樣,他們只需要設計一個終端銷售機,就實現了去人力化、自動化、批量化、規模化的銷售。

接著,他們有找到了許多影院,例如環球影城、大地影城等等電影院,以及一些酒店,然後用同樣的協議控制法簽約,又輕鬆簽約了1000多家。

於是8600個終端,前後只用了三個月時間把它簽完。

簽完之後,林總另一個問題又出來了。

金融模式策劃

簽了8600家終端銷售,每一家都需要一個終端、並且還需要鋪貨,一個終端的成本需要5000元左右,8600加終端需要幾千萬,加上其他方面的投資,需要上億的資金。

林老闆已經把自己身上的幾百萬資金快賠完了,哪裡搞來幾千萬運營資金呢?

戰略頂層設計大師說,渠道可以用別人的,資金當然也可以用別人的呢?

然後就又為他設計了一套融資方案,輕鬆的解決了資金問題,讓他的公司真正的走上了快車道。

具體怎麼做的呢?

這套玩法叫作:收益權融資

他一個終端啟動,差不多要5000元,那麼他們就把10個終端打包,變成一個又一個的投資理財包。然後一個包是5000元,10個就是5萬元。

就跟這些潛在的投資者說,你投資5萬、10萬、20萬、100萬,無論投資多少,就對應相應的數量的終端。

然後他把這個終端未來的收益,就直接作為一個民間借貸的一個收益保障。相當於他們招了一個不需要承擔風險的招商加盟系統。

投資者只要投資5萬塊,他可以買下來某些,比如說美宜佳超市終端的未來收益權。

然後這些終端的貨賣掉之後,就跟他以及林總公司來分賬,他保證你每年差不多5%~10%的收益。這收益不高也不低,相對比較穩妥,而且投資者可以直接看得到,他投資的那些終端的日常銷售報表和財務的數據。

所以就相當於發動了很多人,加盟了他這套系統,成為了不用幹活的加盟夥伴。

他做了一個招商會,就把他所需要“融”的資本解決,就資金到位,然後啟動這套系統。

他之前做了兩年才開到21家,而且他把自己幾百萬的身家,全部消耗殆盡,出現了公司現金流變成枯竭的難題。

用了戰略頂層設計大師給他設計的新玩法之後,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用社會資本、用別人的錢,一分錢也沒有掏,啟動了8600個終端。

這個案例做一個總結:

1、做店中店模式,利用別人的渠道賣自己的產品!

2、通過協議控制,成功實現與渠道方的合作共贏!

3、做收益權融資,打包理財產品利用別人錢賺錢!

利用戰略的兩個部分

如果你知道廣東美宜佳便利超市,它有7000多家。好了,第一步要如何讓這些便利超市幫他賣,利用商業模式其中——協議控制法。

換一句話說,先把這些美宜佳的協議簽下來,怎麼籤的呢!直接找到美宜佳總部。

c協議簽完了,但美宜佳要賣出才結算,鋪貨要錢啊!每一家鋪貨要5000元,而哈根達斯的總部又先給錢才發貨。現在就要使用:

收益權融資

小資金使用收益權即可,也比較容易融,沒有那麼多麻煩。林總林總利用收益權,最低把10家美宜佳打包成一個產品,也就是5萬起賣給個人投資者,這些個人投資者得到的是未來收益權。

一場招商會下來,就全部搞定。為什麼,人家願意投資。因為,有了協議控制,做了3-5家樣板數據出來。

聽好了,尤其是協議控住和樣板數據尤其重要,在這裡不能一一的詳細講解,不過,別擔心:

戰略頂層設計大師對戰略頂層的秘決概括成三句話,價值非常非常的巨大,只要你學會這3句話,你也知道怎麼診斷企業戰略系統

那麼三個核心秘訣

1、營銷模式:核心在“賣”,靠銷售產品來賺錢;

2、商業模式:核心在“送”,靠資源整合來賺錢;

3、金融模式:核心在“融”,用別人的錢來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