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耳機別開最大聲!聽力損失患痴呆症機率是正常人兩倍

正常通話或柔和的背景噪音,如空調機的嗡嗡聲,大約是60分貝。如果長期在85分貝以上、120分貝以下(如把耳機音樂聲音開到最大、在音樂會或看電影坐在靠近揚聲器附近)的噪音中,可能會損害聽力。超過120分貝的噪音可能會直接導致聽力損失。

戴耳机别开最大声!听力损失患痴呆症几率是正常人两倍

最近,《eNeuro》雜誌發表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研究發現患有輕微聽力損失的年輕人大腦活動的變化通常只在年老時才會出現。早期聽力損失患痴呆症幾率是正常人兩倍。

研究負責人Yune Lee表示,他們招募了35名年齡在18到41歲之間的參與者,同意接受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同時聽取不同複雜程度的句子。

研究人員對監控和比較大腦活動感興趣:當聽眾不得不用一個簡單的結構,而不是更復雜的句子來處理消息,這可能涉及不同類型的認知努力。

然而,他們的研究卻發生了轉變,因為他們注意到一些年輕人令人驚訝的事情。

一些志願者在基線測試時發現有輕微的聽力損傷,但是Lee和團隊並沒有對此進行過多的思考,因為這些缺陷並沒有足夠明顯的證據來排除這些參與者。

不過在進行fMRI掃描之後,他們注意到那些聽力微妙的參與者,實際上處理了他們的消息與同齡人不同。不僅如此,他們在這方面的大腦活動與年老的聽眾相似。

具體來說,健康的年輕人只使用大腦的左半球處理聽到的信息。但是那些聽力輕微損傷的參與者實際上在他們的大腦的左右半球都表現出了活躍。在後者的情況下,右額葉皮質變得活躍——這是通常只在老年人身上看到的東西。

Lee解釋說:“這不是關於耳朵的問題,而是關於大腦、認知過程,直到人們至少50歲以上才會發生。”

“患痴呆症的幾率是正常人的兩倍”

該研究的作者說,正常情況下,健康的年輕人在從事語言理解任務時只使用左腦半球。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接觸到大腦的右腦部分,因為他們更努力地處理口語。

“但在我們的研究中,輕度聽力下降的年輕人已經有這種現象。他們的大腦已經知道,聲音的感知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樣子了,而右邊則開始補償左邊的聲音。”

很難說這會在以後的生活中對這些人產生什麼影響,但是李和他的團隊擔心聽力問題可能只會惡化,影響理解。而且,這也會加速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展,如痴呆。

“以前的研究表明,輕度聽力損失的人患痴呆症的幾率是正常人的兩倍。而那些中度至重度聽力損失的患者的風險是三到五倍。

出於這些原因,Lee建議年輕的成年人應該更仔細地愛護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