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建築之鄉領軍人物龐建文擬回鄉投資建設一萬三千多平方米大廈

吳川“建築之鄉”領軍人物

國字號勞模龐建文

一位建築“工匠”的創業史

吳川建築之鄉領軍人物龐建文擬回鄉投資建設一萬三千多平方米大廈

榮譽證書:

吳川建築之鄉領軍人物龐建文擬回鄉投資建設一萬三千多平方米大廈

勞動模範獎章:

吳川建築之鄉領軍人物龐建文擬回鄉投資建設一萬三千多平方米大廈

今年5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文,表彰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及勞動模範,吳川市總商會會長、工商聯主席、龐大投資集團董事長龐建文獲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吳川建築之鄉領軍人物龐建文擬回鄉投資建設一萬三千多平方米大廈

那些從艱辛裡走過的流金歲月

龐建文,1960年出生於建築之鄉——吳川,父親龐華春是湛江二輕廠一名樂業敬業的老工人,母親吳瑞蓉是一名賢妻良母型的東方女性。他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雖然幼時家貧,缺衣少食,但是艱苦的環境並不能阻止他的向學之心。龐建文自小聰明好學,好奇心特別強,從小學到高中,一直都對物理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他一邊讀書一邊種田,待到高中畢業後就下鄉2年。直到他從川西中學執教的姐夫何道民手上接過了那一本《電工手冊》,那是一本讓他的命運發生巨大轉折的一本書,從此,這本《電工手冊》便成為他轉戰在各大小工地的“常規武器”。之後,龐建文在姐夫任教的川西中學自學電工知識。學習無線電,從單管收音機開始,到三管、五管、七管……電工知識就這樣從無到有,一點一滴地積累,積小流,成江海。

靠著一身紮實的電工知識,龐建文在家鄉開始維修電器,一年多後,名聲漸遠。1982年,龐建文在林屋機械廠工作,當時工資是500元一個月,包修全廠機械,這使他打下了堅實的機械安裝基礎。後來他到廣西昌登、裡建、香山、懷遠和海南春光、湛江紀家、客路等多家糖廠安裝過整套的機械設備,贏得各地客戶的一致好評。

1

“建築王子”的成長蛻變

吳川建築之鄉領軍人物龐建文擬回鄉投資建設一萬三千多平方米大廈

龐建文:先說說命運的轉折點吧!那是在1989年,當我第一次安裝糖廠機械設備收不到錢時,我就知道,糖廠生意不景氣,也意味著這份工作可能做不長久了。於是,我將眼光轉向了珠三角的建築業,在當時珠三角到處建房建廠,遍地開花的情況下,我看到了巨大的前景,於是果斷轉行,轉戰建築業。

我的大哥當時也是在做建築,帶著我認識了一群同行。在他們的建議下,我們在廣州首次合作參與投標。當時一共有9個施工隊競投,9個施工隊的報標加上底標,取平均值,低於並最接近平均值的報標即可雀屏中選。當時模擬多次之後,原本打算是第一個標下浮1個點,第二個下浮1.5個點。然而我考慮到當時投標的多數是大企業,肯定預算不會太低,於是當天剛剛吃完早餐,我臨時決定,第一個標下浮0.5。果然順利將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標收入囊中。第一個標大家都知道投高了,紛紛都選擇下浮,不過多數是下浮1或者1.5。我也想到大家都會把標下浮這個情況,於是我把第二標的報標下浮2.6%,果不其然,又奪得了第二個標。當時9個標裡最大的兩個都被我拿到手了。

後來,建築工隊慢慢發展起來,當時招工程師時,工程師欺負我不懂行。於是我就下定決心“雪恥”,自己研究建築圖紙,以絕對的細心和耐心加上無線電知識的基礎,攻克成功,將工程師們都降服了。就這樣,一步一步穩步前行,我的建築事業就慢慢發展起來了。

龐建文:這不是我個人的榮譽,獲得這個榮譽稱號,也可以看出我們吳川的影響力。這幾年,吳川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好,投資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企業紛紛前往投資,但需要政府進一步加強重視力度。第一次我帶人回吳川時的感觸就是興嘆,因為吳川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建築之鄉的名號很不相符。作為吳川總商會的會長,獲得全國住建系統勞動模範這個榮譽稱號,這是我職責的一部分,也希望能夠為吳川樹立一個標杆,鼓勵大家激發吳川的潛力,同時抓住即將迎來的新機場、通高鐵的特殊機遇,帶動吳川更好地發展起來。

龐建文:我是土生土長的吳川人,對於吳川“建築之鄉”之名,我覺得是名副其實的。今年第一季度吳川稅收3個多億,建築業就佔1個多億,幾乎是佔吳川稅收36%。吳川有自己特殊的建築特色,是別的地方模仿不來的。吳川政府也比較重視吳川建築業,批了一塊地作為建工大廈,即將開始建造。吳川現在要抓住機遇,利用好吳川的資源,發揚吳川建築之鄉的傳統。畢竟吳川好,才是我們吳川人的光榮。

吳川建築的“名建築”,其實有很多,像深圳的京基100,這是標杆,也是我們吳川人的驕傲。北京鳥巢、廣州小蠻腰這些有名的建築,我們吳川人也有參與裝修,這也屬於我們吳川人的驕傲。廣州西塔、東塔的裝修,也有吳川人的身影。吳川建築在海外的發展也不錯,參建一帶一路的基建。廣州方面,有華南師範大學所有的教學樓、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高校建築,目前已建了5所高校的建築。

龐建文:對於吳川而言,改善投資環境是很重要的。主要是政府方面要重視起來。其次是要抓住未來國際機場、海南自貿試驗區輻射帶動等機遇,還有依託吳川特殊的地理位置,上接茂名、下接湛江,打造沿海經濟帶。

現在吳川最大的問題就是基礎設施跟不上,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基礎設施。對於城市的未來發展,我們是深有體會的,畢竟在外打拼多年,見證了許多城市的發展蛻變,比如廣州,我們看著它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十年面貌煥然一新。城市的發展一點點的變化是我們看在眼裡的。

還有就是依託鄉賢的力量,讓鄉賢成為吳川發展的智囊團和棟樑。現在鄉賢們的團結度還不夠,要加強鄉賢之間的凝聚力。現在即將建造的建工大廈,佔地一萬三千多平方米,將吳川有代表性的建築公司和吳川的品牌企業的總部經濟都納入其中,作為吳川的標誌性的辦公大廈,組建具有特級資質的集團企業。同時以此讓建築企業家堅定信心,回家投資創業,提高吳川建築業的市場競爭力,為振興建築支柱產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隨著大城市的經濟水平、消費水平日漸高漲,中產階層人潮慢慢迴流家鄉,三、四線城市各方面會逐漸興旺。在這種趨勢下,我們吳川是很有機會的。以政府牽線,處理好土地關係、社會關係等各方面的事情,動員吳川成功人士配合,依託外出鄉賢的力量,吳川發展是很有希望的,關鍵是力度,以及帶頭人。

龐建文:作為“建築之鄉”的吳川人,我們在建築家鄉之餘,也要立志建設國家。打造吳川的建築品牌,做好人員培訓,為吳川打下堅實的發展基礎。其次,吳川以後的發展方向,要適應國家的發展趨勢和社會走向。走出去,發展自己的產業,同時更好地建設家鄉,這應該成為每個吳川人的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