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與勤奮PK,你支持哪一方?

偶像時代的來臨讓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蜂擁而至,流量偶像遠比戲骨演員吸金能力要強,《超級女生》李宇春、張靚穎、周筆暢;《快樂男聲》張傑、華晨宇;《中國好聲音》張碧晨、吳莫愁等都是通過選秀節目一夜成名,而最近大火的《偶像練習生》不過是選秀節目的另一種形式。

由於《偶像練習生》裡眾多小哥哥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c位出道的蔡徐坤微博粉絲已經近800萬,因此與之類似的《創造101》自開播以來便一直備受關注。

能力與勤奮PK,你支持哪一方?

第三期節目伊始,節目組出乎意料分組方式也奪人眼球,勤奮與能力兩大維度選定的勤奮C位和能力C位各8位,其他隊員自由選擇隊伍 。

能力與勤奮PK,你支持哪一方?

“勤奮C位”隊與“能力C位”隊的形成,營造了一種“能力C位”與“勤奮C位”的對決感,這當中飽含了一種生活哲學——能力與勤奮到底誰更重要?

101導師羅志祥說:“能力與勤奮都重要,沒有比分的高低。”

你怎麼看?

能力與勤奮PK,你支持哪一方?

在喪文化與毒雞湯流行的現在,勤能補拙被很多人說成是無能的人的自我安慰與救贖,當代大學生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不到deadline絕不動手完成結課作業;能癱著的時候除非外賣的電話打過來否則絕不起床;不點名不提問的課程絕不會16周全勤;這個時候,勤奮無疑變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哪些比你成功的人只是比你更勤奮嗎?

網上曾經有這樣一段話,不知沸騰了多少文藝青年的心:

你寫PPT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你看報表時,梅里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你擠進地鐵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雲端,你在會議中吵架時,尼泊爾的揹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有一些在寫字樓裡永遠遇不見的人。

當你還在擠著地鐵趕著早班車去上班時,另一些你同齡的佼佼者早已過上了你夢想中的生活,走上了更高的人生階層。

僅僅是因為他們比你工作更勤奮更拼命嗎?

當然不是,是因為他們在拼命幹之外,還多了一個必要條件,深度思考的能力。

能力與勤奮PK,你支持哪一方?

勤奮很重要,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它是優秀結果的必要非充分條件。那麼如何讓它變得充分必要?

我給出的答案是——

提高大腦能力,習慣於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在事情最高效的環節中。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決定性的能力是抽象能力,從知識碎片中提出脈絡,自成體系,並應用於世界的認識與改造,取決於你對學習、職場、自我認知的深度思考能力。

談到“深度思考”,愛因斯坦曾說過這麼一段話:

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深度思考使我們的勤奮更加有效,而優秀的大腦能力是我們深度思考的最大助力。

能力與勤奮PK,你支持哪一方?

我們都知道,大腦能力並不是先天使然,我們可以通過後期鍛鍊,干預,使大腦能力得到提升。

我們可以通過大腦功能狀態的實時測量(腦狀態客觀定量測量),得到大腦功能狀態的真實定量表達指標;將指標可視化,在實時同步反饋給大腦,形成大腦的深度學習過程。從而達到提升大腦能力的目的。

腦控機器人、腦控遊戲的合理使用使人們在競技中愉悅的享受大腦深度學習的過程,越來越多的兒童、行業精英、老人都通過易飛華通的產品,瞭解大腦情況並提高大腦能力。

能力與勤奮PK,你支持哪一方?

當你擁有勤奮,在學習、職場、自我認知方面掌握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就可以遊刃有餘的掌控自己的生活。

成功路上,能力與勤奮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逆分翻盤,向陽而生,到那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梅里雪山的金絲猴、西藏的山鷹……都將成為你生活中不會錯過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