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縣漆樹壩鎮:產教融合奮楫勇進

三輪驅動,培育產業發展"引路人"

在脫貧攻堅戰中,漆樹壩鎮圍繞"貧困戶如何脫貧""脫貧後如何不返貧"兩大難題,把扶貧政策、產業發展和貧困群眾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升級,創新產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受惠全鎮貧困戶的產教相融扶貧模式,培育產業發展"引路人"。

開通熱線"農技110"。為更加貼近群眾、方便農民,漆樹壩鎮成立了6個產業發展技術指導隊,開通"農技110"熱線,為每個產業發展戶確定幫扶責任人,將產業技術指導"講習所"延伸到田間地頭,開展面對面、手把手教學。"以前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了不少彎路,現在開通了'農技110',我們遇到技術難題就找技術指導隊,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中鋒養殖技術和核桃種植等問題,都知道了科學的方法。"唐家壩村胡清軍說。

勉縣漆樹壩鎮:產教融合奮楫勇進

推廣"現代學徒制"。推選貧困戶進入企業、合作社當"學徒"學技能,充分利用企業、合作社的力量來培養適合產業發展的技能人才,優化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企業、合作社也可以吸引、培養和留住一批技能人才,為技術創新做好人才保障。"以前我想學習製茶的技藝,一直沒有門路。去年年底,鎮村幹部向我們宣傳說要開展'現代學徒',讓我們報名參加學習技藝時,我就到這個專業合作社來當學徒,每月給我開3000元工資,我還把製茶技術學到了,真的是為我們這些沒技術沒門路的人提供了好去處……"漆樹壩鎮漂草溝村明華茶葉專業合作社的學徒喻曉華高興的介紹。

勉縣漆樹壩鎮:產教融合奮楫勇進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漆樹壩鎮組織人員走村入戶開展調研,瞭解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遴選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並根據農民的不同需求,實行分類培育,依託農民大講堂組織開展以實用生產技術為主的課程,"量體裁衣"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讓農民真正學到技術,提升農業經營水平。漆樹壩鎮現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0人,涉及10個農業產業類別。

勉縣漆樹壩鎮:產教融合奮楫勇進

產教相融,構建產業發展"新基地"

漆樹壩鎮在脫貧攻堅戰中以富"口袋"先富"腦袋"為思路,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圍繞產業鏈打造人才鏈,從"要我脫貧"轉向"我要脫貧",建設產業技術人才培養"新基地",盤活脫貧要素,點燃脫貧致富的引擎。

在探索產教融合的長效機制過程中,漆樹壩鎮將農民大講堂、扶貧車間與農戶穩健成熟的"1+2"產教融合模式相聯,即一個農民+"農民大教堂"技術指導學習基地和"扶貧車間"技術實踐基地。

勉縣漆樹壩鎮:產教融合奮楫勇進

"鎮村幹部組織農村致富領頭人舉辦"農民大講堂",讓他們從田間地頭走上講臺,給我們介紹豬牛養殖、山露菜種植以及食用菌種植等技術,對我們來說,"大講堂"如同及時雨,實用的專業技能培訓和實踐平臺,讓我們著實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今年我在這上了肉牛養殖課,現在我從扶貧車間領牛犢和豬仔回去養,年底進行分成"唐家壩村唐福明高興地介紹到。

培元固本,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

人才是地方發展的重要動能。漆樹壩鎮把產教融合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協同推進教育和產業扶貧,充當產業扶貧新模式的組織者,加強與學校(特別是職教中心)聯繫,以"人才反哺"凝聚脫貧力量,通過摸排調研對鎮域內155名學生實施教育扶貧,為漆樹壩鎮長久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勉縣漆樹壩鎮:產教融合奮楫勇進

漆樹壩鎮"產教融合"的扶貧模式,在鏈式聯動中,充分激發出了農戶與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在產業經營中,極大提升了產業發展的專業化;在聚合要素中,實現了產業扶貧配置最優化與效用最大化,為鄉村振興強筋健骨。(朱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