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為什麼議和,為什麼殺岳飛?

動感超人

謝友邀



這事鋪開說話就很長,簡單說幾個原因吧


趙構做皇帝只是業餘愛好,他的本職工作是發展壯大皇室成員隊伍


“康王目光如炬,好色如父,侍婢多死者”~《靖康稗史箋證.五.青宮譯語》


趙構他爹本身也是一個業餘皇帝,人家的主業在於寫詞、畫畫、修園子、安撫後宮、修仙飛昇

“道宗五、七日必御……退位後,出宮女六千人,宜其亡國”~《箋證.五》


沒受過帝王教育,又攤上這樣一個不靠譜的老爹,老九做皇帝的水平自然是業餘中的業餘




靖康元年正月,金軍第一次兵臨城下,趙構被欽宗任命為割地使赴金營議和,二月,宋軍姚平仲夜襲金營失敗,金人見責

史稱“邦昌恐懼涕泣,帝不為動”,當時老九不到19歲,估計是嚇傻了,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這件事讓年輕的老九深刻地體會到什麼是“最是無情帝王家”

所以,當全家都被金人分批俘走時,河北兵馬大元帥趙構領著81500直屬軍隊繞著汴京跟金軍躲貓貓

“然當其初立,因四方勤王之師,內相李綱,外任宗澤,天下之事宜無不可為者”~《宋史.高宗.九》

所以釣魚認為:老九說他立意講和的目的是為了迎還老爹的梓宮和韋太后,這不過是一個藉口。估計在老九看來,梓宮和天眷的意義等同於金國認同講和的信物

再說明白點,如果老九認為親人很重要,靖康二年金軍分批北返時老九應該會派人沿途去打個劫、騷個擾,金軍絕對沒那麼容易輕鬆愉快地滿載而歸




老九這個皇帝當的讓金人很不爽,幾個月後又殺氣騰騰直撲過來,老九一邊跑路一邊給金軍上書乞哀,答應割地賠錢去帝號

在躲避金軍追殺途中,老九嚇廢了小鳥,嚇死了兒子,嚇得跑到海上去撲騰了幾個月

衛士作亂,苗劉兵變,反覆的盜寇,風湧的民變……老九一日三驚

一個飽受驚嚇的人在精神方面多多少少會出現一些問題,趙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金史.卷七十七.宗弼》

為了感謝對家人的盛情款待?為了感謝對韋太后、邢後、姊妹們的熱情招呼?

顯然不是

“帝方偷安忍恥,匿怨忘親,卒不免於來世之誚,悲夫!”~《宋史.高宗.九》




老九是一個飽受驚嚇的業餘皇帝,更容易被有心人掌握心理上的弱點

紹興八年宋金第一次議和,秦檜以三個三日為期讓老九考慮,以此對老九做了次徹底的心理測試
~《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八十四》

通過這次測試,秦檜清楚地瞭解到趙構的心思,所以秦檜明白

只要能做太平天子,趙構可以不顧一切




所以,秦檜可以矯詔班師,也可以用收兵權為藉口整治軍隊,還能設置岳飛冤案,以片紙入獄殺岳飛後還能倒逼老九認帳

“其終制於奸檜,恬墮猥懦,坐失事機……岳飛父子竟死於大功垂成之秋,一時有識之士,為之扼腕切齒”~《宋史.高宗.九》






我不知道,哪來那麼多吹“中興之主”的人,莫非與老九際遇相似,心有慼慼焉?

可憐了




為國釣魚

歷史早已定性的東西,為什麼現代人總搬出來翻來覆去的給重新下定論?是現代人聰明嗎?難道現代人比古代的當事人還了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未必!其目的,不外乎一少部分別有用心的人混淆是非譁眾取寵,甚至誤導世人的價值取向,把黑的洗成白的,再把白塗抹成黑的。

一宋高宗為什麼要議和?因為軟弱無能,昏庸無道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為奪回幽雲十六州,先後兩次親征遼國,均以失敗告終,從此朝廷內外談遼色變。所以除宋太祖外,宋朝沒有一個有骨氣的皇帝,個個貪生怕死,膽小如鼠。面對外敵入侵時不想禦敵之策,第一時間想的是收拾東西該往哪裡逃跑。只顧自己苟活,不管百姓生死!而且這一頑疾從太宗開始代代遺傳。到了高宗時候更是病入膏肓,一聽金兵來犯馬上嚇的六神無主,魂飛魄散,落荒而逃。有的時候連乾糧都顧不上帶,以至於有一次在海上飄了十幾天,差點餓死。幸虧船上有幾筐桔子,為了活命,宋高宗連一輩子的桔子都吃了。當時金國的口號是“搜山檢海捉趙構”,宋高宗被追的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所以後來金國每到戰勢不利的時候就提出議和,宋高宗馬上喜出望外,立刻應允。



二宋高宗為什麼要殺兵飛?因為奸臣陷害,自己心裡有鬼。

趙構是宋徽宗第九子,賜封康王,韋賢妃所生,屬於庶出,與嫡子相比身份自然低了一等。但是趙構很幸運,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太原失守,兩路金兵同時南下,東京告急。各路宋軍主動來援,但是宋欽宗和一些投降派大臣卻忙著準備割地求和,竟命令各路援軍退回原地。派誰去議和呢?沒人敢去,因為都知道那是個龍潭虎穴,很可能有去無回,被金國扣做人質。當所有人都遲疑不決的時候,神勇過人(年輕時候的趙構)的康王主動請纓,隻身去見金國大將宗望。面對金國手持鋼刀的眾將士,面無懼色,昂首闊步。進了大帳後,宗望想戲弄一個趙構,指著牆上的一張300斤的強弓滿臉蔑視說:“汝可開否”?趙構二話沒說,拉弓達箭,兩膀一叫力,直對宗望哽嗓咽喉,宗望嚇的魂飛魄散,兩腿一軟癱坐地上。趙構當然沒有射他,隨後抬手沖天破帳而出。由此宗望認定此人不是真皇子,而是冒充的。鑑於對方是一條好漢,而心生敬畏,所以就把趙構放了。趙構從金營出來後就找地方躲藏起來了。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一日,東京淪陷,宋徽宗、宋欽宗和皇子、皇孫、后妃、宮女等400多人,連同無數的金銀財寶,被金將押往金國(今黑龍江境內)。半路遇到杏花盛開,宋徽宗亡國之痛湧上心頭,逐有感而發寫了一首《宴山亭.北行見杏花》。悽悽慘慘無限悲涼。

最初金國想扶持一個傀儡政權對宋朝施行有統治,於是冊立張邦昌為楚帝,金兵北歸。金兵退後,宋朝舊臣不買張邦昌的賬,各路“勤王”兵馬紛紛開往開封,無奈張邦昌讓位康王。五月初一,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歷史上稱為南宋。




南宋政權建不久金兵再度南下,想一舉吞併南宋,以岳飛為代表的南宋軍民奮起抵抗,金國計劃失敗,高宗苟安江南。金國再次扶持傀儡政權對峙南宋,並派宋朝舊臣秦檜回南宋想法除掉岳飛。在取得宋高宗的信任後,秦檜開始向岳飛下手。於是絞盡腦汁羅織罪名,1142年一月,年僅39歲的岳飛被害犧牲。岳飛被害後,臨安獄卒隗順偷偷的把他的遺骨埋葬。直到宋高宗死後,岳飛的怨案才得已平反昭雪。人們把岳飛的遺骨攺葬在西湖邊上的棲霞嶺上,後來又在嶽墓的東面修建岳廟。岳飛死後20年,宋孝宗即位後才以禮改葬,建廟鄂州;37後賜諡武穆;70年後,寧宗追其為鄂王。


岳飛的一生志向就是“雪靖康之恥,迎二聖回朝”,但這些想法是與高宗自私心裡相左的。收拾舊山河可以,但是“二聖”回來我該放在哪裡?這是個困擾宋高宗最現實的問題,為保皇位無虞。當秦檜陷害岳飛的時候,高宗也只有半推半就的裝糊塗了。從某種意義上講岳飛成了高宗權慾薰心的犧牲品。在岳飛死後的第136年,1278年6月南宋與蒙古大軍崖山海戰,宋軍全軍覆沒,陸秀夫揹著小皇帝跳海,南宋徹底滅亡……

如果岳飛不被害死,南宋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局?

歡迎發表你的不同觀點!


金元世紀

趙宋皇位來路不正,自然害怕後來的武將也依葫蘆畫瓢,給他們再來一個“黃袍加身”。岳飛越有能力,越得民心,就越堅定趙宋皇帝殺岳飛的決心。不要說什麼是金國與南宋和談的條件是先殺岳飛,這根本就是扯淡的理由!單就軍事上而言,南宋在整體上是於金國的。什麼“直搗黃龍”不過就是一句豪言壯語而已,事實上是不可能實現的!對於金國而言,既然和談了,那麼多一個或少一個岳飛,根本就是無關緊要的!難道有了一個岳飛,南宋就能平滅金國?這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岳飛的死,從根本上來說,和金國根本就沒有什麼關係。純粹就是南宋朝廷自己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