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商品被指千篇一律性價比低 何時能轉變粗糙形象?

旅遊商品系列談

旅遊商品何時才能轉變粗糙的形象

談到境內的旅遊商品時,經常聽到的負面評價是:做工粗糙,千篇一律,性價比不高。對境外旅遊商品的評價則正好相反。對於境內旅遊商品做工粗糙再細問下來,主要的評價是:包裝粗糙、商品本身粗糙。對境外旅遊商品細問下來,主要的評價是:包裝物精美、商品本身精美。

對比境內巨大的出口貿易數量,出口的商品質量應該是很有保證的,況且,很多世界名牌都在中國加工。再深入調查時發現,旅遊者所說的境內旅遊商品只是其在境內旅遊時購買的其中的一小部分商品。這些商品主要集中在旅遊工藝品、紀念品、傳統土特產品。旅遊者所說的境外旅遊商品則主要集中在電子產品、化妝品、服裝、鞋帽、箱包等。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旅遊者購買的境外旅遊商品很多標註著中國製造。

造成旅遊者對境內旅遊商品做工粗糙認知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一是對旅遊商品的宣傳出現偏差。對境內旅遊商品的宣傳主要集中在文化旅遊商品和傳統農副產品。對境外旅遊商品的宣傳主要集中在品牌的電子產品、化妝品、服裝、鞋帽、箱包等。現代旅遊包括觀光、休閒,還包括研學、求醫、商務、公務等。加之越來越高的復遊率,越來越多的網絡銷售,人們旅遊中購買文化旅遊商品和傳統農副產品的數量在下降,對新品的要求越來越高。結果出現了以市場份額很小的商品與市場份額很大的商品進行數字對比;以品牌知名度低的商品與品牌知名度高的商品進行對比;以現代創新的商品與傳統的商品進行對比。這種宣傳的結果是未戰先敗!

二是多數文化旅遊商品的生活創意不足,設計粗糙。很多文化旅遊商品的設計看似不錯,但創意不足,與生活脫節。有些文化旅遊商品即使有一點創意,但往往因為設計時間被大大壓縮,匆忙設計製造出來的實物讓人感覺笨重、不方便、不舒服。

三是一些文化旅遊商品片面追求低成本。為了壓低文化旅遊商品的成本,省略一些工藝,使用材質欠佳的原料,採用粗糙的設備等已成為行業慣例。尤其在一些模具方面,國內很多模具的精細度與國外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模具上很多缺陷造成了生產出來的產品很粗糙。在甘肅省博物館,負責旅遊商品開發的企業為了使小玩偶能夠精美,不惜花很大代價在日本製作模具,生產出近乎完美的玩偶讓旅遊者愛不釋手,銷售火爆。

四是文化旅遊商品銷售的環境不符合消費者的習慣。文化旅遊商品的經營者最喜歡在景區裡面的購物店進行銷售。但旅遊者最厭惡這類購物店。價格高、質量差、退貨難等早已成為景區購物店的代名詞。

旅遊購物店的環境佈置容易走入兩個極端。一種是陳列粗糙的雜貨鋪或地攤式,無論是絲巾、帽子,還是工藝擺件、掛件;無論是有文化符號的食品、菸酒,還是傳統布鞋、鞋墊等都擺在一起,既沒有品位,每類商品的選擇度也低。另一種是陳列高大上,脫離市場的展示廳式,每件商品的觀賞度很高,但缺乏商業氣息,還給人以高價感,不易讓大眾旅遊者產生購買慾望。

由於對旅遊商品的誤解,對文化旅遊商品急功近利,對旅遊商品創意重要性認識的不足,過度追求設計的速度,片面追求成本的低廉,忽略旅遊商品市場的規律等原因,使得境內的文化旅遊商品至今未能擺脫粗糙的印象。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理念,作為一個加工出口的大國,生產出高品質的旅遊商品根本不是什麼難事。按照旅遊商品創意、設計、製造、銷售規律,發揮各自的優勢,按照旅遊者的需求和旅遊商品發展趨勢去發展;不自欺欺人,不弄虛作假,不空喊口號,不怨天尤人,不投機取巧;加上誠信為本,不斷創新,一絲不苟,持之以恆地努力,扭轉旅遊商品粗糙印象的日子並不遙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