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盔真的屬於美食嗎?

邪惡小羊羊

鍋盔好吃這個是毋庸置疑的,至於你吃到了體驗不好的鍋盔,我有兩種猜測:第一,你吃到了景區鍋盔,第二,你吃的鍋盔放涼乾燥了。

先來看幾張圖


還有一種特別厚的圖沒找到,但是這兩張已經能作為景區鍋盔的代表了,這種鍋盔看起來敦厚瓷實,吃起來也是,乾巴巴的,又沒有味道,主要靠它誇張的外形吸引遊客,當做當地特產嘗一嘗無可厚非,真要將這個當做美食來品嚐那絕對會失望。

鍋盔在古代是作為軍糧來製作,乾燥之後便於保存易攜帶,還能長期儲存,士兵們吃的時候拿出來啃就是了,指望它會有多好吃那是沒戲的,能填飽肚子倒是真的。

那是不是可以定義為鍋盔其實就不好吃呢?

並不是!鍋盔只要做得好了,可是極好吃的美食。

還是先看幾張圖





和上面的比起來有什麼不一樣?

自己家烙出來的鍋盔都不會做成那種特別厚的,而像圖片裡展示的這樣,薄薄的,外皮焦脆,內瓤鬆軟,咬一口,滿嘴的麥香味,較硬的外皮讓人由不得咬肌用勁卻又恰到好處,鬆軟香甜的內瓤又促使口腔分泌更多的津液,讓人胃口大開。

但是,要想體驗到這樣的鍋盔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必須是剛出鍋的!

新烙好的鍋盔用刀切成三角牙狀,掂在手裡還有些燙,輕輕一掰脆皮應聲而斷,內瓤卻還連著些許勁頭,緊接著,極燙的熱氣會從斷口湧出,混合著四溢的麥香充斥口鼻。

光吃鍋盔是不成的,夾上油潑辣子散點鹽是最簡單的吃法,要不和一碗辣子水水蘸著吃也行,最好的要麼蒸一碗辣椒或炒個辣椒夾上,那才是美味。

這時的鍋盔是口感最好的,要是放上幾個小時倒也還能接受,過了夜就不好了,外皮會硬得跟磚頭一般,內瓤也會因失了水分而收縮變硬,乾巴巴的沒有滋味,再也不復先前的風味。

估計你吃的就是放幹了的鍋盔吧。


九應

題主質疑它不算美食,應該是沒吃到好吃的公安鍋盔吧,武漢街邊經常能看到賣公安鍋盔的地兒,壹周君上學的時候經常在學校北區買,還有虎泉、魯磨路附近的矮子鍋盔,那裡的味道非常不錯。



無論走進哪一家公安鍋盔的店,都能看到師傅在案板上不斷地將一團團發酵的面揉搓,或是將一旁醒好的麵糰個兩三下,再拉寬拉長,撒上一些芝麻,迅速貼近爐膛裡。據說爐子的燃料很有講究,畢竟是烤鍋盔的唯一能源。



壹周君一般吃鍋盔喜歡兩種口味:一種是梅菜扣肉,另一種是玫瑰豆沙,一甜一鹹,各具風味。鍋盔一定要在剛出爐的時候就吃,那個時候的口感是最酥香的,濃郁的油香味撲鼻而來,咬一口外酥裡軟,嚼起來又十分勁道。

玫瑰豆沙餡的比較小清新,吃起來有淡淡的玫瑰清香,不算特別甜膩,甜度剛剛好。除去這兩種還有鮮肉的、白砂糖的、香辣雞肉等,口味蠻豐富。

吃鍋盔最美妙的不過第一口咬下去的那個酥脆之感,烤的完美的鍋盔還能聽到清晰的咔嚓聲。壹周君上大學的時候經常會光顧學校北區的一家公安鍋盔店,尤其下午下了最後一節課,肚子餓的咕咕叫,對鍋盔的期待便更加迫切。

看著師傅把金黃的鍋盔從鍋裡撈上來,壹周君的口水早就抑制不住了,剛接過鍋盔的時候還有一點燙手,但依舊不顧一切地送進嘴裡。



壹周君一般吃鍋盔還會陪著旁邊的生滾粥,二者結合口感更溫潤些。 鍋盔別看它薄薄的,但本身的分量還是很紮實的,所以壹周君在飢腸轆轆的時候經常會去買鍋盔,飽腹感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