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城市更適合吃貨生活?

Scorpion絡小羽

這問題必須得回答是廣州!查查不是廣州人也不是廣東人,但是去過這麼多城市,覺得廣州是吃得最舒服的。下面我就以一個外地人的身份來說說我對廣州這座美食之都的美食印象。

首先說到美食品種最多這一方面。廣州好吃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本地的非本地的都很多,廣州作為一個包容性非常強的一線城市,這裡聚集了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的美食,然後廣州本地美食也是多到數不清啊,而且都是叫得上名號的。這裡查查以前陣子去惠福東路覓食來舉個例子。

惠福東路是廣州越秀的一條老街,裡邊基本全是吃的,你要吃最新的、年輕人最喜歡的?來,一進入惠福東路就有一間喜茶,夠新夠跟得上潮流了吧?

你要吃其他地方的美食,吃香的辣的?對面就有家長沙大香腸店,再走遠點還有臭豆腐等等,這些能不能滿足?

你要吃國外的,走到盡頭有摩打食堂,超實惠的日料吃到你滿意。

你要吃本地最接地氣的美食?牛雜腸粉缽仔糕豬腳姜粽子這些通通都有。

你要吃精緻點的本地美食,再往前走走點都德瞭解下?廣州的蝦餃馬拉糕燒臘鳳爪等應有盡有。

就單單一條很短的惠福東路而已,美食就己經是各種各樣了,還沒有說跟它鄰近的北京路和寶華路這些同樣經典的美食街,對了,說到寶華路,陳添記的魚皮和艇仔粥以及吳財記的豬腳撈麵和炸餛飩實在是太好吃啦,每次想起都會默默咽一口口水然後計劃著哪天再去吃,好吧說到種類這方面,真是越說越說不完,還有很多餅啊糕點啊沒說,反正想表達的就是廣州吃的應有盡有,種類超多,然後這個方面就此打住!

然後說到味道最美、以及飲食文化最博大精深這兩方面。廣州人對美食那個講究勁,做出來的美食能不美嗎?單說老火湯這一味,你就知道廣州人對吃有多重視,然後文化嘛,都是由人來呈現的,有愛吃並且捨得為吃花時間的人,飲食文化才會博大精深,做出來的食物味道也會很美味。廣州人煲個湯能花幾個小時細火慢熬,我是個不會做菜的人,但來了廣州之後卻學會了煲湯,有空的時候從下午三點就開始準備,然後熬湯熬到六七點,喝到一碗濃縮了所有食材的老火靚湯,真是覺得花多少時間都值得。除了煲湯,廣州這邊很多食材都能一物多吃,光是雞,這邊就有白切雞姜蔥雞鹽焗雞手撕雞醬油雞等,還不說乳鴿啊魚啊這些食材的多種不同做法,這些都可以看出,廣州人對美食的味道是有追求並且有耐心的!

好了以上就是我一個外地人對廣州這座城市的美食印象,私以為廣州是非常適合吃貨生活的,其他沒說到的歡迎補充喲!


高傲的查查官方



要說那個城市最適合吃貨生活,還得數廣州,坊間流行一句話,“生在蘇州,住在杭州,食在廣州,死在柳州。”蘇杭為天堂之地,自然出生再這當然貴氣,而為什麼說食在廣州呢?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唯獨飲食文明和飲食水平與發達國家毫不遜色,絕對超越了發達國家,被譽為“烹飪王國”,而廣州則是“烹飪王國中美食天堂”。廣州自古以來,就以飲食用料駁雜而聞名。特別是明清時期,廣州飲食文化得打了空前的發展。明清時期,珠三角富庶,特別是中心城市廣州,商貿繁榮,中外交往頻繁,極大拓寬了廣州飲食市場的空間,使得廣州的飲食文化品種琳琅滿目、豐富多彩。在漫長的歲月中,廣州人吸收了中原飲食文化的傳統,又博彩了外來烹飪技術的精華,不斷的吸收、積累、改良、創新,從而形成了菜式繁多、烹飪精巧、優質味美飲食特色。



有文獻記載,“西關尤財貨之地,肉林酒海,無寒暑,無晝夜。”這是描寫廣州西關的飲食文化的詩句,確實如此,現在廣州西關就可以吃盡天下美食。廣州小吃大致分為7大類:


1.粥品類:艇仔粥,狀元及第粥,豬紅粥,魚片粥,皮蛋瘦肉粥,豬肝粥,瑤柱白果粥等等不一一枚舉。

2.甜品類:雙兒皮奶,有窩蛋奶,姜撞奶,紅豆沙,綠豆沙,芝麻糊,杏仁胡,核桃糊,花生糊,糯米麥粥等。

3.涼茶類:王老吉涼茶,三虎堂涼茶,黃振龍涼茶,大聲公涼茶,金銀菊五花茶,苦瓜乾涼茶等。

4.麵粉類:豬腸面,沙河粉,雲吞麵,竹升面,瀨粉等。

5.雜食類:豬紅腸,牛骨湯,蘿蔔牛雜,潮州牛肉丸,酸辣瓜湯等。

6.糕點類:馬碲糕,倫教糕,蘿蔔糕,蓮茸月餅,陶陶居上月,老婆餅、成珠樓小鳳餅。

7.粽子類:甜粽和鹹粽兩大類,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鹹粽分鹹肉粽、裹蒸棕兩種,而甜粽又分豆沙粽、梘水粽兩種。


中國菜系繁多,不用地方的飲食風味不一樣,其中最典型的菜系有“八大菜系”:魯菜系、川菜系,粵菜系,閩菜系,蘇菜系,浙菜系,湘菜系,徽菜系。而粵菜系起源與廣州,粵菜特點是清香怡人,以清淡絲滑為主,講究“色、香、味、形”,講究自在,口味舒服而健康,講究搭配、和味,取材大膽、烹飪工藝大膽,所以廣州粵菜品種繁多,推陳出新非常快,從而來滿足“吃得大膽,吃得自在”食客。

廣州飲食文化的發達,不僅僅是體現在菜系品種上,這裡飲食十分注意飲食的環境、格調和文化品位。這裡的酒店餐廳都裝修的舒適高雅,有的中式古樸典雅,有的具有西歐浪漫風情,有的中西結合博採眾長既浪漫有古樸典雅。目前廣州有四家酒樓飯店列入《世界建築史》:白天鵝賓館、白三賓館、東方賓館、廣州礦泉別墅。可見廣州酒店飯堂環境是何等的舒適優雅。



對於一個吃貨,廣州就是天堂,既能滿足吃的慾望,還能在吃過程中享受舒適優美的環境。廣州不愧為“美食王國”的美譽,更是吃貨們的理想天堂。


張浩7369

適合吃貨生活,要有幾個指標。要吃得好,種類多,性價比高,經常想不到的驚喜,這樣的城市才是吃貨之城。


地處“中國之心”的武漢,長江東去,南北東西美食薈萃,還有本土的鄂菜,可以說最符合吃貨之城。具體來說,如下:

第一,種類多,品種豐富。

小吃方面,可以做到一個月過早不重樣。“過早”,一個頗有禮節性的詞彙,獨屬於武漢人,像過年一般鄭重。時間再緊張,武漢人也不可不過早。過早品種有,熱乾麵、牛肉麵、湯包、糊湯粉配油條、面窩、雞冠餃、重油燒麥、糯米雞、豆皮、油香等等。其中熱乾麵是全國十大名面,曾一度躍居全國麵條之首。


豆皮是毛主席老人家最愛的食物之一。零嘴上,鴨脖子火遍全國,成了外地人到武漢的伴手禮。大菜上,武昌魚早就名聞全國。而小龍蝦的江湖早已釀酒。


因為吃,武漢也形成了諸多美食街。“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現在除了“漢味早點第一街”戶部巷,吉慶街,武漢人更喜歡在蔡鍔路、萬松園、大成路、水陸街、漢街、玫瑰街等處解決美食問題。


第二,物美價廉。武漢飲食成本絕對在全國一二線城市是最低的。廣州的早茶固然有名,但過早成本太高。武漢熱乾麵至今保持在五元左右的價格,豆皮也就十塊左右,如果想吃豪華版的,則有二十多塊的鱔魚麵,十多塊的牛肉麵。可以說,什麼檔次的都可以吃到。


第三,美食的精緻與配搭。武漢的美食看上去是粗糙的,實際上卻也是精緻的。

一碗熱乾麵,要用鹼水面,黃芝麻醬,水代法小磨香油,蘿蔔丁要有玫瑰香,一共十樣左右調料,這才是正宗熱乾麵的做法。

豆皮,別看十多塊錢,兩片。其實功夫深,用早稻米與綠豆磨成漿,攤豆皮時要用蚌殼,加上土雞蛋,仔細抹勻。之前做豆皮用老舊的木傢俱的木頭燒火,後來都是用煤氣了。七八分鐘左右才出一小鍋豆皮。

最明顯的就在於配搭。熱乾麵偏幹,就加上酸豆角與雪裡蕻,有蛋酒搭配。如果不飽,可以再一個酥脆的面窩。吃糊湯粉,則要配上切段的油條泡著吃。重油燒麥偏重油,有濃烈的胡椒香,那就來一碗花紅茶做搭配解油膩。

武昌魚更不用說了,要用有十三根半刺的梁子湖武昌魚,而不是13根刺的爛大街的鯿魚。做法有清蒸紅燒,鄂菜大師盧永良還有開屏武昌魚。此外,最普通的還有魚頭泡飯,排骨藕湯,要武漢人念念不忘。


第四,意外的驚喜。


武漢的街頭巷陌,經常會遇見不起眼的小店,卻藏有美美的食物。比如讓武漢吃貨引以為傲的糧道街,三胖腰子粉,不做餃子以滷菜出名的藍精靈餃子館、正宗桂林米粉、做了幾十年的熊太婆水餃,這些地方比遊客聚聚的戶部巷強太多了。


再比如,我熱愛的一家粵菜館子中南二路的言記湛江雞,是當年武漢粵菜名店國錦軒主廚陳康言開的,湛江雞、打邊爐、粵式小炒,很地道。而紅旗渠路的品菋燒烤,是少有的注重燒烤本味,不會隨便摻雜東西的燒烤。

當年給毛主席做豆皮的後人則開了一家曾記豆皮大王的小店,當年老通城的豆皮助理後人同樣開了一家元記豆皮的小店,熠熠生輝。


武漢的美食從來不是在那麼高大上的星級酒店,而是在這些小店子裡。所以,蔡瀾先生稱武漢為“早餐之都”,同理,武漢也是最有資格叫做吃貨之城的。


by 舒懷



大武漢美食榜

站在一個吃遍天下吃貨的角度,我還是以為,成都,最適合吃貨的日常生活。



為何這樣說?因為,要滿足一個吃貨的城市必須要有三個條件。一是,這座城市的美食要讓人吃得起;二,要能吃的好亦吃的巴適;三,這座城市要有豐富的飲食文化。



從上述三點來看,加上我四月份在成都住了半個月的親身體驗,我首推薦成都。



先從第三點來看,成都的大街小巷裡的川菜館,幾乎是三步一家五步一館,滿城都飄香著麻韻辣味。





川菜作為排在中國八大菜系首位,不僅流域面積廣,涵蓋雲貴川,而且,也是吃貨人數最多的家常菜。



四川話,本是中國第二大方言區,作為建立在川文化三千年歷史背景下的川菜,其飲食文化,幾乎濃縮了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農耕文明的精髓。



食材豐富、廚藝多樣、各種麻辣香料,產自本地,豐富多彩。





在這種背景下,作為中國三大美食之都的成都,不僅餐館星羅棋佈;而且,幾乎家家戶戶出廚師。隨意到成都朋友家做客,都可吃到可口的菜餚。隨便串個小巷,一家小店,就可見食客盈門。



我曾騎自行車在金牛區見一家冒菜館,店少,食客就蹲坐在路邊小板桌上,吃的滿頭大汗。我也特意品嚐了一下,價廉物美,各種肉類與蔬菜燙在一碗紅油麻辣香碗裡,吃的很隨意,吃的很巴適!






所以,成都,這座城市的飲食文化太豐富且太方便了。對於,我這樣一個從海南來的中年吃貨來說,在成都這座到處充滿麻辣味蕾的川菜館裡,吃的巴適,也吃的便宜。



當然,對正宗的吃貨來說,不會在寬窄巷子、春熙路等商業街吃的,這個,你們懂得的!😛


剛峰看世界

那我覺得還是蘭州,每個吃貨心裡都有一杆秤,但這桿秤總會向自己的家鄉傾斜,蘭州的美食有著粗狂的味道,蘭州人是愛吃牛肉麵,但是蘭州可不止有牛肉麵,好吃的太多太多了,種類豐富,滿足你的各種需求,適合不同的人群吃,有很多蘭州獨有的美食,有許多來自外地改良過的美食,數不勝數。

在蘭州餐飲行業從業者中,有一批迴族人,回族人的美食天賦很高,這就讓蘭州的美食品質很好。

蘭州外來人口多,所以有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蘭州人做美食很追求味道好,沒有味道最好的,只有更好的,下面直接上圖介紹,介紹的都是在蘭州吃過的東西,其中有很多的是來自於外地,但是在蘭州能吃到的好味道。

橋樑排骨,沒錯,就是個橋樑的形狀,這個可不止是好看,肉是從骨頭上剁下來,切成塊狀的瘦肉,廚師又精心的擺上去,別問我為什麼要整的這麼繁瑣,既然花了精力時間製作,價格有點略高,但是味道是真的好,一入口就特別的酥嫩,一點也不硬,肉不塞牙,那種肉香味能回味半天。


這是蘭州麻辣燙的一種,蘭州麻辣燙有好多種,倒也沒有誰是哪一派一說,總之就是有的有湯,有的沒湯,蘭州女生真是無辣不歡,對麻辣燙非常的熱衷,蘭州的麻辣燙是沒有特別辣,像上面這個,主要是以那種特殊的調味料熬製的湯製作,沒有用辣味掩蓋本身食物的美味,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菜,在保留原味的同時,還加上一點點別具一格的味道,蘭州吃麻辣燙肯定有太多種味道的,如果你喜歡麻辣燙,總能找到一種你喜歡的味道。

蘭州牛肉麵不多介紹了,這不是一種食物,這是蘭州人的信仰,大多數蘭州人出門在外時,都特別惦記牛肉麵,和它有深厚的感情,回到家那是一定要吃一碗牛大,加肉加面加蛋,牛肉麵的醋一定要好。馬三洋芋片在蘭州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是真的辣,辣的過癮,去吃這個,豆皮和洋芋片是必點的,人多的時候去根本吃不上,土豆片比較薄,口感非常好,涮牛肚很有嚼勁。牛奶雞蛋醪糟,將醪糟煮開打入雞蛋,再加入牛奶,還要撒黑白芝麻、花生瓜子仁等,味道不錯,甜甜的,很絲滑,趁熱吃口感更好

蘭州的羊羔肉,做法多樣,肥肉相見,沒有一絲羊的羶味,羊的肉比較細膩,一定要和蘸料一起吃,這樣就有大快朵頤的感覺,吃羊肉很能體會西北人的豪爽勁,其樂無窮,有的人會點三炮臺和酸奶搭配。

蘭州的燒烤可以說是非常有特色了,燒烤裡的肉尤其是味道鮮美,一般都是先經過油炸之後再烤,別看簡單的步驟,但是火候需要掌握的非常好,燒烤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也沒有很重的調料味,拿在手裡的時候那種撲鼻的香味已經湧來,燒烤一般也都不是很辣。

蘭州還有許多的美食,我只是隨便挑了最近吃過的幾種介紹一下,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雲影徘徊旅行

吃貨也是分專業的,有面食專業的,有肉食專業的,有海鮮專業的,有素食專業的,有思想守舊的老學究,也有敢第一個吃螃蟹的年輕人,總之,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夠容納所有吃貨的口味,但是總有那麼幾個城市是吃貨心裡的理想之地。

西安

西安是麵食類吃貨的福地,在這裡,你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麵食。肉夾饃,羊肉泡饃..這一類的全國各地都有的美食,還有一些麵食只有在西安才能吃到正宗的。

biangbiang面,西安的八大怪之一的“麵條像褲帶”。正宗的biang biang面,需要用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擀成,一根麵條的寬度差不多有3釐米,長度一米多,薄厚不一樣,厚的有很厚,薄的很薄。

油潑面

以前上學那會,最喜歡吃油潑面。麵條是手擀麵,有時候不用擀,直接用手掄圓了甩出來的,麵條又粗又厚,沸水中煮熟,加上配料,撒厚厚的辣椒麵....

攪團

用面攪成的漿糊。

金線油塔

西安一種名貴的傳統小吃。正經的油塔製作,必須嚴格選用白、細、綿、軟的上等麵粉和用糧食餵養的生豬板油及網油,使油餅層次增多,並改餅狀為塔狀,改烙為蒸,層多絲細、松綿不膩,其形狀“提起似金線,放下像松塔”。


成都重慶

麻辣的天堂,吃貨的天堂。

擔擔麵

成都棒棒雞

火鍋

重慶小面


食人雅會

那我覺得還是天府之國(成都),它也是亞洲美食之都。首先美食品種不單一,很多樣。而且味道巴適😆

成都就象一個巨大的美食城,歷史悠久、品種繁多、齒頰留香的小吃;麻辣鮮香、百吃不厭、口齒生津的火鍋;熱辣紅豔、回味悠長、推陳出新的川菜。放眼望成都,城市的東西南北,餐飲一條街比比皆是,讓你從天亮吃到天黑、從春天吃到冬天,這就是美食的成都,這就是成都人的幸福年華。

作為成都人兼吃貨,從小到大吃過太多太多好吃的,我肯定寫不全面。我現在就想到什麼說什麼了,歡迎大家補充😊😊

首先是火鍋

​傷心涼粉和甜水麵


​鍋盔

天鵝蛋(糖油果子)​

成都美食口味繁多,不只是有辣的O(∩_∩)O

蛋烘糕

串串香


水煮肉片

​夫妻肺片



麻婆豆腐

擔擔麵​​


好像只能上傳十張圖片😕😕

其它還有:

三大炮

回鍋肉

宮保雞丁

缽缽雞

冒菜

手撕兔

老媽蹄花

棒棒雞

賴湯圓

龍抄手

鍾水餃

。。。。。。。。。。。



射手座EXO

美食最多的城市要數我們新疆,被稱為肉食者的天堂燒烤者的天堂,瓜果之鄉等等。也就是烏魯木齊市,因為新疆民族眾多,是全國民族最多的自治區,據新統計,新疆除了臺灣一個最小民族沒有之外,其他的民族都有,可以說是包括了中國的所有民族,那麼美食就多了,因為一個民族就有很多美食,這麼多的民族,那美食都數不清了!

好多人都這樣說,新疆的美食太多了,即使吃一個月,都不會重複,還有好多美食等著你。特別是來新疆旅遊的,每個人走的時候都有很多遺憾,因為還有太多的美食沒機會吃。就新疆的烤肉、大盤雞、抓飯、拌麵、烤全羊、架子肉、饢坑肉、烤包子、各種饢,就迷倒數不清的吃貨們,還有數不清的特色美食,讓吃貨們垂涎流口水。

新疆的美食,不需要特別的加工和過度烹飪,都會香的流口水,因為新疆羊肉好吃,大多數美食都是以羊肉為主,而羊肉的做法,太多種了,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羊肉做法,可謂是應有盡有,享受美味還的來新疆,而烏魯木齊市是新疆的首府城市,這裡聚集了全新疆的商業和繁華,南北疆的美食源源不斷的進入首府,而且新疆是全國最包容的自治區,這裡的人差不多都是從全國各地來支援新疆的(就是支邊,這裡土著很少),每個人都帶有各自的家鄉美食,再加上少數民族的美食,估計連美食協會都沒有具體的統計,到底有多少美食吧。

就說燒烤,新疆不愧是燒烤者的天堂,能把動物的各部位都能烤出來,烤肝子 、烤腸子、烤肚子、烤踺子、烤紅腸、烤板筋、烤羊心、烤胗子、烤雞腿 、烤牛筋 、烤全羊、 烤羊排 烤麵筋 、烤紅薯、饢坑肉加皮辣紅,還有薄皮包子長得像個胖餃子,不吃光看就讓你流口水了!



天山可可

我覺得還是淮揚菜之鄉揚州,揚州是個具有2500年曆史的古城,尤其在盛唐和清朝時期,揚州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各路商賈齊聚揚州,所以也帶來了揚州飲食的繁榮。揚州菜講究滑爽脆嫩而不失其形,酥爛脫骨而不失其味。選用食材嚴謹,四季分明。揚州菜老少皆宜 口味兼備南北之長。揚州無論是街邊小吃,酒樓的早茶,還是各式宴席 無不具備。歷數揚州的點心四絕有翡翠燒賣,蟹黃湯包,五丁大包,千層油糕。無不令人叫絕。揚州的菜餚比如鹽水鵝、水晶餚肉,大煮乾絲,馬鞍橋燒肉等絕對令人大快朵頤。還有各種名宴席如 揚州三頭宴,乾隆宴,紅樓宴等,不但讓你吃出箇中滋味,還吃出文化,開拓視野。而且揚州還屬於三線城市,消費還不高,房價更是貼心。因此揚州屬於吃貨最適合居住的地方絕對實至名歸。


詩廚墨房

東北的各大城市!

其實東北這個範圍很大,如果讓我列舉城市的話,我就列我最熟悉的哈爾濱吧。

為什麼推薦哈爾濱呢?

1. 哈爾濱是肉食吃貨的天堂

在這裡你不僅可以吃到好吃的鍋包肉,還有各種燉肉、燻肉、肉腸、乾肉、扒肉。再配上瓶啤酒,隨時能在這裡開啟“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生活。

2. 哈爾濱是夜市的聚集地

在師大夜市和黑大夜市上,你可以看到整條路全被小吃攤、小吃車包攬。

有隨處可見的烤冷麵


也有雞蛋灌餅、煎餅果子、捲筒粉、米粉、米線、米皮、酸辣面、麻辣燙、麻辣串、章魚小丸子、鍋包肉、鍋包雞柳、鍋包金針菇、烤麵包、烤腸、烤翅、烤雞腿、烤餅、烤玉米、烤羊肉串、烤牛肉串、烤生蠔、大白梨、冰淇淋、西米露、​酸梅湯、餛飩、炸玉米、炸雞柳、炸香蕉………

而且,東北人實在啊,菜都是大盤一大盤,烤冷麵的醬你想刷多少他就給你刷多少。

3. 哈爾濱是中外美食的交融之地

因為地域優勢,所以哈爾濱有很多韓餐、日料、俄羅斯餐廳。而且有不少店的店主、大廚是正宗的韓國人、日本人、俄羅斯人。



​​連外賣都有異國風味呢。


……

對了,哈爾濱的餃子也超級好吃!


​哎呀媽,好吃的太多了說不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