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對了兩件事,心臟會比同齡人更健康,國外研究已經證實!

做對了兩件事,心臟會比同齡人更健康,國外研究已經證實!

國外兩項研究證實:

動起來,血管更年輕,心衰遠離你

有人說:“活動,活動,要想活就得動。”近日,國外兩項研究分別證實,運動能延緩血管衰老,並且降低心力衰竭的風險。

每週運動四五天,讓中央動脈更年輕

眾所周知,動脈硬化是心腦血管疾病重要的致病因素。5 月20 日,發表在《生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每週運動兩三天足以使中等大小的動脈硬化程度變得最小,每週運動四五天能使較大的中央動脈保持年輕態。

研究人員把100多位60歲以上老人分成了4組:久坐組,即每週運動小於兩次,每次至少30分鐘;偶爾運動組,即每週運動2~3次;堅持運動組,即每週運動4~5次;狂熱運動組,即每週運動6~7次。

分析結果顯示,偶爾運動會讓中等大小的動脈(為頭部和頸部提供含氧血)更年輕。堅持運動會讓大中樞動脈(向胸部和腹部供血)及中等大小的動脈更年輕。

該項研究負責人本傑明·萊文表示:“等到70 歲再去逆轉心臟的衰老已經太晚了。因為,即便是堅持1年的訓練,也很難改變心血管的結構。”

防心衰,每週快走、騎車兩個半小時

問題來了:如果一個人一生當中最初大部分時間都是久坐不動的,到中年才開始運動,還能降低患心力衰竭的風險嗎?

5 月 15 日,發表在《心血管》週刊上的一項研究,分析了 11000多名美國成年人的身體活動水平發現,即便年輕時沒怎麼養成運動的習慣,到了中年之後,如果能把運動提高至推薦水平,如此堅持6年,那麼心力衰竭的風險能降低23%。

其中所謂的推薦水平是指,每週至少進行 75 分鐘的劇烈運動,或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中等強度運動比如快走、騎自行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