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駕游到底是川進青出好,還是青進川出好?

迷糊的鰻魚

對入藏,我的經驗川進青出對高反適應比較好。青藏線從格爾木到不凍泉不到200公里,海拔一下上升千米以上,接下來,一整天都在海撥四五千以上。而川藏線只要選擇合理都能在較低海撥處夜晚住宿。再經過上上下下的折騰,基本就適應高反了

有人說川藏線車流大於青藏線,走過的人都清楚,青藏線是出了名的大車多、軍車多、易堵車,我在青藏線安多——格爾木之間被堵了四次車,最長四十分鐘,其它都在二十分鐘以上。而在川藏線就在竹巴龍鄉雙向共用一個車道上讓車,等了十五分鐘。

當然路險還是川藏線,還有一段從竹巴龍鄉到海通兵站後面近四十公里的爛路。但青藏線的路狀也真好不到那裡,坑連著坑,想快都難。從安多到格爾木七百二十公里,堵車、休息、跑了十五個小時











隨園一丁



去西藏自駕遊,一般都會選擇川進青出,你是從北京出發,可能走京藏高速直接就能到達格爾木,是不是想從青藏線進入西藏,在這裡只能奉勸,最好不要這麼走,你會覺得很枯燥,沒意思,沒有那種拐彎的曲折,沒有那種對川藏線的期待,旅遊也就變成了一種行屍走肉,還不如不去,為好呢。

青藏線,旅遊景點比較少,一路上全部是開車,我能去玩的就是青海湖,剩下的就是一望無際的無人區,還有一個坨坨河,也只是下去看看風景而已,剩下的只能開車,開車,再開車,開的腦子都炸。

還有關鍵的一點,過了格爾木一下上到了4500米以上的海拔地區,身體根本受不了,在這裡發生高原反應的概率是80%以上,看到太多人在這裡,吐的膽汁都出來了,一股酒糟味,特別是女孩不美了。

川藏線去西藏,正好和青藏線相反,青藏線有三天到四天的時間就到達了拉薩,川藏線適合慢玩,川西,林芝,包括一路上旅遊資源都非常的豐富,所以走這邊更有意思,邊走邊玩,每天都有期待,今天在海螺溝,明天期待木格措,後天期待亞丁稻城,外後天期待進入藏區,就這麼每天在期待當中渡過,覺得一點都不累,而且會非常開心,每天都有新鮮的東西,充斥到生命當中,感覺很有意思。

還有一點,最關鍵,川藏線循序漸進的進入高海拔地區,發生高原反應的概率在20%左右,青藏線和川藏線的區別就這麼大,你想難受嗎?你想高原反應嗎?你想沒有玩的地方嗎?那你該咋選擇?

川進青出是多少代驢友,用經驗走出來的路,反其道而行,只能讓自己面臨著更多的困惑,不舒暢。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去西藏,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私信我,我會直言不諱有問必答,最後祝每一位驢友能夠去西藏玩的開心。


川藏自駕遊

自駕西藏,川進青出也好,青進川出也罷,不存在走哪條線更好,因為全國各地首次自駕西藏者,八條進藏線路,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會首選並完成川西藏東+青藏高原這個大循環,只是進藏方向順時針(川進青出)還是反時針(青進川出)的選擇問題。

首次自駕西藏者,百分之八九十的也都會選擇川進青出

自駕西藏,川藏線318國道。勒克兒 攝

為啥呢?

這是忌憚眾所周知的高原高反所致。

某人到了海拔3000米及其以上會不會有高反,何時出現高反,至今都是令全世界現代科技扼腕的難題。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在實地體驗,而體驗地,最佳的地方就是川藏公路的第一板塊:川西高原。

川西高原海拔3900+米剪子灣山觀景點。勒克兒 攝

川西高原地勢處於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之間,由第一臺階向第二臺階過渡。這一地帶地形地貌變化劇烈,海拔五六千米的山峰與海拔兩三千米的峽谷犬牙交錯,自駕其間,如果摺疊時空,起起伏伏貌似坐過山車,正是因為這一特性,可以“測試”人們是否有高反,當然,青藏線更是可以嚴重“測試”高反,但前者一旦“測試”有高反,可以迅速從高海拔的山峰埡口撤離到較低海拔的峽谷地帶“以觀後效”,後者就不行,因為過了納赤臺直到拉薩,海拔都是四五千米,一樣一樣的,往哪兒撤?只能挺住!萬一挺不住,咋辦?

青藏線109國道格爾木-拉薩是中國離天最近的公路中,路況最好的一條。沿途聖潔的雪山、清澈的湖泊、遼闊高原虔誠寺廟......看看青藏公路的沿途風景,彷彿看見了全世界!勒克兒 攝

要知道,一旦高反嚴重,撤離高海拔地方不及時或救治遲緩,是會危及生命的!

當然,我們也不能談高反而色變,戰略上重視它,戰術上藐視它,首次自駕進藏走川藏線,就是戰術應用的結果——一般說來,在平原地區的人們到高原地區,絕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高原反應,只是程度的不同,都有一個適應過程,適應的時間因人而異。首次自駕進藏走川藏線就是一個適應過程。比如,成都—康定,海拔逐漸升高到2600米,在這個高度,絕大多數人都沒丟丟問題的,如有問題,那勸你趁早打消進藏念頭。

川藏線318國道“康巴第一關”——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埡口。勒克兒 攝

如沒問題,繼續前進翻越康巴第一關: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初次進藏者在這兒一般都有高反的,只是程度的輕重而已,有情況,撤回康定或繼續前行海拔3600+米的新都橋觀察都行,繼續前行,又有海拔4400+高爾寺山(隧道)考驗,爾後到海拔2500+米雅江住宿,視同車乘員高反情況,休整(適應高反)一兩天,確保進藏高反無憂後,則繼續前進。

海拔2600+米、溜溜的康定城。勒克兒 攝

其實,318國道川西藏東段,高山峽谷段海拔起伏劇烈度基本和前述差不多,你這樣走走停停,到拉薩至少也得一週,高反啥的,基本都適應了。然後,從拉薩走青藏線返回,雖然1000+公里平均海拔4400米,但你身體已經適應了前面一大段高反測驗和適應,歸途完全可以“燙著火鍋唱著歌”一路嘚瑟著回家。


青藏線海拔4700米的羌塘大草原和遠處的念青唐古拉山。勒克兒 攝


勒克兒

這個我可以回答你:本人16年7月份單車三人組從開封出發.走青藏線進.川藏線出!共計17天.沒去大本營和納木錯.先說這個行程的優點-可以先看到青海湖-塔爾寺-鹽湖等知名景點.路途風光不如川藏線美.整體比較荒涼.因為一路海拔比川藏線要高!這樣可以循序漸進風光越來越美的感覺!缺點-就是對身體的需求.因為青藏線海拔比較偏高.還有制高點-唐古拉山口.所以比較容易高反.雖然我們提前做了準備工作-停止跑步等劇烈運動.並喝了半月的紅景天茶.但是到了坨坨河和那曲.還是出現了一些頭疼症狀.所以.建議身體較差的人可以川藏進青藏出.這樣可以先適應高原反應!但這樣不好的一點就是.從拉薩回去的青藏路上你會發現景色不如川藏線.視覺疲乏!



本人是開的智跑2.0兩驅.完全夠用了.只要不去太爛的路完全沒問題.但是車輛長期行駛在高原.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我們的車就出現了剎車偏軟的情況.剎車距離和效果明顯變化.主要體現在青藏線路段.長期上下坡.高原等原因造成.再去的車友一定要注意!17天的時間我們三個比較奢侈.但最後下來人均也就7000左右!沒有刻意提前定好住宿.都是走哪住哪.這點車友們無需擔心.一路上到處是住宿.還有個小插曲.因為大堵車.單邊放行.堵了大概6小時.造成了汽車油表亮起警燈(離加油站還有30公里)-最後不得已在山中路邊小店高價200元買了10升油.所以車友們完全不用擔心住宿加油等情況!飯價不高.也沒捱過宰.7月份已經是藏區雨季.有些危險了.開始到處塌方掉石頭.建議車友們更早些去!川藏線的林芝地區我建議車友們一定要在哪裡對待上幾天.不愧是中國的瑞士小鎮-魯朗!其他倒沒啥注意的.沒有想的那麼複雜.沒去的車友儘快去吧.很多天險路段已經取消.甚至拉薩到林芝的高速已經開通.我們去時還沒正式開通.我們試走了一段!總之-西藏是人生一定要去的地方.也是能去而不厭的地方.車友們有啥需要諮詢可以留言!


你九爺兒

川進青出,或者青進川出,其實都差不多,反正我是分不出個高下來。

就風景上來說,青藏線雖然荒涼一點兒,但是有川藏線上沒有的戈壁風光(可可西里),以及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水上雅丹地貌(格爾木附近的水上雅丹景區,在柴達木盆地裡),還能經過兩個鹽湖(格爾木的察爾汗鹽湖,以及格爾木到西寧路上的茶卡鹽湖)。

還有三江源、藏羚羊等等,這些風景,反正川藏線上是找不到的。

就路況上來說,川藏線的路況是優於青藏線的。

青藏線上雖然彎路少、山路少,基本都是大直道,但是青藏線基本全程都在高原凍土層上,加上高原上養護難度大,以及公路通車時間早,說青藏線年久失修一點兒都不過。

沿途各種路基沉陷,比如那曲到格爾木這段路,筆直的大馬路上都不敢開到60以上。為啥?因為你不知道前頭哪個地方路基沉陷了,速度開的稍微快點兒,可能車子就要起飛。開起來是超級痛苦。

而且那曲到格爾木這段路又超級的長,沿途雖然風景還不錯,但是真的沒心情欣賞。。

車子開不快,加上大直道兒,沿途的風景也單一,開不到兩小時就想睡覺了。

川藏線的路況呢,雖然說是山路多,坡陡彎急,但是路況好啊!已經可以說是全程的柏油路覆蓋了。再加上沿途的風景不錯,只要晚上休息好了,基本不用擔心開車時會犯困。

實在是要選一個,我建議是先走川藏線到拉薩,然後再走青藏線到格爾木,格爾木周邊玩一下,休息一下,再回北京。


triplus

選擇川進青出吧,你自己都知道青藏線海拔高,那你還去,到時候真高反了,你不得打道回府啊,這旅程中斷未免太過遺憾。


走川藏線進去,海拔也不是很高,慢慢適應,等你走完川藏線差不多都10天的樣子了,在走青藏線,基本都沒有問題了。我們車隊中,走川進青出的行程最為年長的是67歲,全程基本都沒什麼問題。所以你也要相信你自己,這樣走也OK啦~


而且成都也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旅遊城市,觀光、美食應有盡有,來體驗一回地道的川菜,先給味蕾來一場盛宴,畢竟川藏、青藏這條線路,川菜館子居多,你也可以提前“試試菜品”看看合不合口味或者喜歡吃什麼,到時候可以直接點呢。


如果你是第一次進藏,還是自駕去,擔心路況和沿途突發事件,不妨跟莪的車隊一起呢


懶人悠遊旅行


機關寫作



川藏線進藏相對而言要好一些,其原因是川藏線植被茂盛氧氣會充裕,高原反應就不會很強烈。選擇青藏線出藏由高到低不會有高反。

冬季儘量不要開車進藏,川藏線暗冰較多,青藏線崑崙山,唐古拉山時有積雪,行車安全第一,切勿僥倖而為之。


心界24

我個人認為川進青出好!川進在路上有一個適應高海拔低海拔的一個過程,使身體逐漸適應高原氣候。如果青進川出,從格爾木的崑崙山口一過,一直到羊八井一千多公里都是在四千多海拔高度,一般人很難適應。很容易高反,發生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