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事業單位有些是統招,有些是單位自己招?

愛穿秋褲22

統招人員有編制,是正式職工;除過統招,其它都沒有編制;單位自己招的,就是合同工,俗稱臨時工。

一、統招:就是通常所說的國考、省考。其程序是:首先,由用人單位根據單位實際需要的用人情況,單位編制空缺情況,向人事部門提出申請,根據人事部門要求送機構編制部門進行申核,如果情況屬實,經政府會議研究同意之後,向上一級人事部門提出申請,最終由省級人事部門組織統一向社會公開招考。

其次,就和大家掌握的情況一樣,每年由國家和省上組織兩大類招考,一類是先進行的公務員招考,再一類就是事業單位招考,通過筆試,擇優進行面試,最終錄取,都有一套正規程序,廣為人知,不再詳述。

統招從當地政府會議研究同意招考,並向上級人事部門申報之日起,機構編制部門就會將各單位用於招考的編制進行臨時凍結,這些編制,專門用於招考,凍結起到招考結束,通常情況下,招考人員上崗,使用這些編制。如果招考失敗,沒有考取,或者考取後不期限內不到崗,這些編制才可以重新用於單位調動或者重新錄用。在招考期間,任何人以任何原因強行使用這些編制,從而導致招考進來的人員沒有編制,都是違規的,招考進來的人員可以依照規定申訴。

二、非統招:非統招的形式有許多種,包括按照統招程序由市縣組織的招考,地方政府自行組織的招考,人事部門同意後單位自主進行的招考:

1、市縣組織的統一招考:由於招考權力在省級以上,市縣為了解決當地用人所需和就業壓力,會組織一些統一招考,主要是自收自支類事業編制或者自籌、自定等名目類別的編制招考。由於有正規的招考程序,也是面向社會公開公平招考,給許多人的錯覺就此進入了體制內了。其實,這類招考,負責者是地方政府,發工資的是它,給經費的也是它,工資經費的來源,就是地方財政收入。招考進來的人員,也算是正式職工,但與正式職工有著很大的區別,一般是不能正式使用行政事業編制,除了即將取消的自收自支類編制和已經取消的自定、自籌事業編制;正式職工的工資經費由省級財政轉移支付保障,而這些人的工資經費由地方財政自行籌措。一部分人因為提拔、在崗職工招考等途徑正式進入體制內,而其他人則遊離在編制之外,不上不下,身份尷尬。非正規途徑進入,除地方政府之外,上級人事、編制部門是不予承認的,屬於違規進人,這是個火藥桶,就看什麼時間爆了。

2、地方政府自行組織的招考:是指地方政府根據各行業實際用人需求和地方財政供養承受能力,自行組織的招聘,同樣也是通過考試,擇優選拔,同樣也是經過筆試、面試等環節,正式錄用。這部分人員,是由地方政府財政供養的臨時人員,多分佈在機關後勤、醫務護士人員、環衛工人等領域,多為解決區域內用工、勞務需求,或者失業人員、未就業人員安置等。這些人員工資福利較低,政府用極低的成本,既解決了勞務用工不足,又解決了區域內人員就業、失業人員安置等問題,也算是一舉數得。最大的難題是工資低,晉升極慢,社會保障缺乏。

3、單位自主招聘:經人事部門同意後,單位根據自身需要,自行組織的招聘、招考。這類人員的招聘最為簡單,多由單位自主招聘,條件寬鬆,工資待遇也由單位從收益中自行解決,管理也由單位的規章制度進行規範,人事部門只負責用工監督、督查。

這三類人員,前一類是高級臨時工,不佔編制,但條件符合可以進入體制內,可以使用編制;後兩類是合同工或者臨時工,不能使用編制,也不能進入體制內。


真寧腔調

為什麼事業單位有些是統招,有些是單位自己招?

根據2006年頒發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事業單位的招錄權限已直接下放到市、縣級人事部門。因此按規定,各省市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直屬事業單位,及地(市)、縣(市)政府所屬事業單位如需要招錄人員,只須報當地人事行政部門核准同意即可。

從目前各省市通用的做法來看,一般來說,每個地市包括縣(市)每年都會集中組織一次大規模的事業單位考試,主要招錄教師等事業單位職工。除此之外,人社部門還會根據各單位實際用人需要,不定期分批次發佈公告,通過筆試面試或者直接面試考核的方式,招錄部分在編人員。

雖然事業單位的招考批次比較多,有的沒有在集中招考的範圍內,但其招錄程序無一例外都必須嚴格按照要求來進行,由人社部門負責統籌安排,組織考官進行筆試面試,用人單位是沒有組織考試的自主權的,因此並不存在題主所說的單位自己招的說法

總的來說,事業單位的招考自由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只要符合條件,一年中有不少機會。不像公務員考試,招錄權限只集中在國家人社部門(公務員局)和省級人社部門(公務員局),一年只有國考和省考兩次機會。有興趣的,不防多關注一下當地人社部門的官方網頁,查詢其發佈的招錄公告。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事業單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

如果是政府機構,不管是國家級還是省市級,招聘工作人員,都要通過《公務員考試》,但是事業單位招聘,則不通過《公務員考試》。可以

自主命題,自主安排考試

換句話說,有些政府單位,必須統一考試,單位不能自己安排考試題。而事業單位,由於不是公務員,所以要自己出卷子,單招。

有些事業單位,如果有很多子單位或者從屬單位,也可能幾個單位合起來出一套卷子,進行考試。這屬於“小範圍”統考。


五角星

作為一個在單位分管人事的負責人,我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事業單位考試又稱為有事業編制的考試(統考)和沒有編制的考試(單位自己招考),用通俗的話來表達就是正式工考試和單位內聘人員的考試。有事業編制的正式工考試(或叫統考)由各用人單位事先向所在的人民政府提出書面報告,要招什麼專業的人員,有什麼要求,經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後,由省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局)統一組織考試。這個考試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驟: 發佈招考公告、報名、資格審核、理論考試、公佈筆試入圍人名單丶面試或者試講、公佈總成績(正式入圍人名單)、體檢、政審、辦理入職手續。而沒有編制的考試(或叫單位內聘人員的考試),是在上級不給單位事業編制,而又確實需要人員的情況下,由單位向所在人民政府主管或分管領導書面或口頭請示報告後,與同級人事部門共同組織的考試。考試流程也包括: 發佈招聘公告、報名、資格審核、理論考試、入圍名單公佈、面試、公佈正式入圍人名單、簽訂招聘合同。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 一個是有事業編制的正式工,享受國家給予該事業單位的所有待遇;一個是沒有編制的合同工,按事先的約定簽訂內聘人員勞動合同後,享受由用人單位與同級人事部門事先擬定的工資和社保待遇。希望能幫上你的忙,請釆納。


葉公來幫忙

老樣子,看我來用實例說話,從招聘公告上面來詳細解釋。

以安徽省為例,

1、統招

2017年安徽省直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告(1142名)



這次考試就屬於安徽省直事業單位的統招考試,由省人社廳進行組織考試,各用人單位向人社廳申報錄用人數及崗位,人社廳統計後,統一發布公告統一考試。崗位表中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招聘N人,統一考試,這考試錄取人員是入省直事業編

2、單獨招聘

2018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招聘17人公告

同一單位,自行組織的另一場招聘,區別就是

1、考試組織部門,統招為人社部門,自行招考為本單位

2、是否入編制,統招一般都入事業編,自行招考一般不入。


一般來說,每個地方的事業單位招聘都應該有當地的人社部門進行統一招考,招考後納入事業編制。

單位自行組織的招考,一般都是聘用制的,因為不入事業單位編制,所以僅僅需要去人社部門備案,無需人社部門介入。

在報考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

回答完畢!


肉絲麵大雜燴

本人在體制內,也參與過事業單位的招聘,說說為啥事業單位有些統招,有些是自己招,這個要看單位的性質決定,事業單位分為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三個單位。同時事業單位又分為縣直,市直,區直單位。一般事業單位統招是市直和縣直單位統招,一般在3月份上報計劃,5月份這樣計劃出來,大家可以在計劃上面找到自己合適的專業報考。而一些單位自主招考,則是區直單位比較多,區直單位有自主招權利,不需要經過市人社局的批准,還有一些自主招考的是專業比較緊缺的單位,比如藝術館,需要藝術類人才市人社局可以對此專業進行特批。大家應該對這個懂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