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枯萎是為啥?枯萎病VS青枯病你能分清嗎

每到夏天的時候,小巧玲瓏的辣椒就會容易遭遇一些病害,這時候就需要農戶們細心呵護,提前防治!

5月26日來自雲南昆明市的農管家用戶李亞明發來圖片向農管家的專家諮詢:“老師幫忙看一下辣椒得了什麼病,需要用那種類型的藥才能控制?”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是如何解答的。

辣椒枯萎是為啥?枯萎病VS青枯病你能分清嗎

發病辣椒植物的根系

辣椒枯萎是為啥?枯萎病VS青枯病你能分清嗎

辣椒枯萎萎蔫

農管家app專家解答:

呂蘭華(山東省聊城市——擅長作物辣椒、甘藍、黃瓜等)

從圖片直觀分析,是辣椒青枯病危害。建議選用內吸性殺菌劑噻唑鋅、乙蒜素、氯溴異氰尿酸等噴施防治。

馮濤(安徽省六安市——擅長領域植保技術、土壤管理)

這種情況考慮青枯病或枯萎病危害,針對這種症狀,建議檢查一下根系,破開莖杆擠壓看看可有菌膿溢出,如果有考慮青枯病危害,如果沒有考慮枯萎病危害。

青枯病

建議用25%絡氨銅124-184毫升/畝噴霧

20%噻唑鋅300-500倍液噴霧

6%春雷黴素25-40克/畝噴霧

30%乙蒜素50-80毫升/畝噴霧

20%葉枯唑100-150克/畝噴霧

50%氯溴異氰脲酸50-60克/畝噴霧

可以用以上藥劑+磷酸二氫鉀+碧護交替使用防治

枯萎病

建議使用1%申嗪黴素500-1000倍液灌根

20%惡黴·稻瘟靈40-60/畝灌根

1.2%辛菌胺醋酸鹽200-300倍液灌根

4%嘧啶核苷類抗菌素400倍液灌根

56%甲硫·惡黴靈600-800倍液灌根

6%春雷黴素200-300倍液灌根

85%三氯異氰脲酸35-45克/畝噴霧

70%惡黴靈1400-1800倍液灌根

70%或50%敵磺鈉250-500克/畝潑澆或噴霧

以上藥劑可輪換交替使用防治

劉風花(山東省菏澤市)

根系不好,衝施水溶肥腐殖酸生根劑惡黴靈生根劑灌根,噴施蕓薹素氨基酸二輕鉀肥緩解生長。

毛維山(雲南省大理——擅長植保技術、栽培技術)

注意青枯病;防治方法:是細菌性病害可用中生菌素,春雷黴素,葉枯唑 乙蒜素,春雷王銅,喹啉銅,噻森銅,噻菌銅等銅製劑防治。

何平(北京市東城區——農技部門技術員)

青枯病,用噻唑鋅,乙蒜素,葉枯唑,氯溴異氰脲酸防治。

農管家知識小課堂

辣椒青枯病

危害症狀

辣椒枯萎是為啥?枯萎病VS青枯病你能分清嗎

辣椒青枯病維管束變褐色,根系完好

植株的細根首先褐變,不久開始腐爛並消失。切開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莖,可以發現維管束微有褐變,並從該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濁汙汁。主要症狀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莖葉仍保持綠色。病莖的褐變部位用手擠壓,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可區別於枯萎病。

識別方法

1.橫切病莖,用手擠壓,切面上維管束溢出白色菌液。

2.切取小段病莖, 撕取表皮,放於玻璃管或小杯中, 注入清水, 靜止幾分鐘後, 可見有汙濁物從病莖下方切口湧出, 逐漸擴散於水中。

發病規律

一、氣候因素。當土壤溫度達到20~25℃,氣溫30~35℃,田間易出現發病高峰,尤其大雨或連陰雨後驟晴,氣溫急劇升高,水分蒸騰量大,易促成病害流行。

二、栽培因素。連作重茬地,缺鉀肥,低窪地,酸性土壤,利於發病。

三、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隨寄主病殘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14個月,最長可達6年之久。多從寄主根部或莖基部皮孔和傷口侵入。前期屬於潛伏狀態,條件適宜時,即可在維管束內迅速繁殖,使整個輸導器官被破壞而失去功能。莖、葉因得不到水分的供應而萎蔫。

四、傳播特點。病原通過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蟲、操作工具等傳播。

防治技術

一、實行輪作。有計劃地輪作,能有效降低土壤含菌量,減輕病害發生。

二、改良土壤。青枯病病菌喜偏酸性土壤,結合整地施基肥,施用土壤調理劑,使土壤呈中性或微酸性,能有效抑制該病的發生。

參考防治藥劑

77% 氫氧化銅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50-200克/畝 噴霧

30% 琥膠肥酸酮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200-234克/畝 噴霧

25% 絡氨銅 水劑(低毒) 使用124-184毫升/畝 噴霧

30% 乙蒜素 乳油(低毒) 使用50-80毫升/畝 噴霧

20% 噻森銅 懸浮劑(低毒) 使用120-200毫升/畝 噴霧

20% 葉枯唑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00-150克/畝 噴霧

50% 氯溴異氰尿酸 可溶粉劑(低毒) 使用50-60克/畝 噴霧

3% 中生菌素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 灌根

辣椒枯萎病

危害症狀

辣椒枯萎病是系統侵染性病害。

辣椒枯萎是為啥?枯萎病VS青枯病你能分清嗎

辣椒維管束褐變壞死

主要幼苗期或開花坐果期發生,為害根部或根莖處。初期與地面接觸的莖基部皮層呈水浸狀腐爛,下部葉片黃化,嫩芽和嫩葉生長緩慢,色澤暗,葉片出現半邊枯黃,半邊綠色,中午萎蔫,晚上恢復,可持續2~3天。

隨病情加重,根頸處及主根、側根基部皮層幹腐縱裂,容易剝落,植株下部葉片大量脫落,莖稈和葉片迅速凋萎。病害擴展後,病根出現腐爛,髓部變為暗褐色或略帶紫紅,莖基部近地面3cm左右整段幹腐,或半邊出現縱向枯死的長條斑。潮溼大時,病部長出白色菌絲或藍綠色黴狀物。

後期病株側根很少,容易拔起。折斷莖杆可見根莖部維管束變褐,外部也常呈褐色。根系呈水浸狀軟腐,皮層極易剝落,木質部變成暗褐色至煤煙色。

發病規律

一、氣候因素。高溫高溼的環境下發病嚴重。夏季陰雨天發病偏重,雨後睛天病情發展迅速。

二、農業防治。在土壤潮溼、黏重、微酸、排水不良、多年連作、偏施氮肥等情況下易發病。土壤中根結線蟲為害嚴重時,可以加劇病害的發展。在地膜覆蓋、溫室大棚和深植條件下更容易發病。

三、越冬與初侵染源。病原主要以厚垣孢子在土中越冬,營腐生生活,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

四、傳播特點。通過灌溉水傳播,或隨病土借風傳播。

防治方法

選擇抗病品種。選擇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塊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排水。

加強田間管理與非茄科作物輪作。

加強土壤消毒。可以有效防止枯萎病的發生為害。

參考防治藥劑

6 40% 甲硫·福美雙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300-400倍液 灌根

7 56% 甲硫·噁黴靈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 灌根

8 70% 福·甲·硫磺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800-1000倍液 灌根

9 80% 噁黴·福美雙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400-800倍液 灌根

6% 春雷黴素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200-300倍液 灌根

13 85% 三氯異氰尿酸 可溶粉劑(低毒) 使用34-42克/畝 噴霧

14 70% 噁黴靈 可溶粉劑(低毒) 使用1400-1800倍液 灌根

最後告訴大家,如何讓種植管理更輕鬆?小秘訣:下載農管家APP(請認準瓢蟲標誌),在“農技”一欄會每天更新當下最新農事管理,幫你找準方向,學會科學管理。另外在“問答”一欄,有多位專家在線幫你排憂解難,輕鬆管理不再是空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