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詩人有哪些呢?

剎那芳華幾多追憶幾成

山西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千百年來,這片土地人傑地靈,孕育出很多英烈先賢。春秋戰國的分割點就是三家分晉就是發生在山西這片土地上,今天我們來說說在歷史上山西有哪些著名的詩人。

詩中有禪的王維

王維,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在山西祁縣。唐朝著名的詩人,不僅精通詩書畫樂,更是參禪信道。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方面的研究更是被後人尊稱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寫《長恨歌》的白居易

我相信大家都記得高中時被《長恨歌》《琵琶行》支配的恐懼吧,當時的我,尤其不善背誦。對,就是這位大才子寫的。

白居易,字樂天,祖籍太谷(今山西省晉中市太谷縣),在曾祖父時遷居下邽(今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生於河南新鄭(今河南鄭州)。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之一,曾和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和元稹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詩歌題材廣泛,語言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花間詞派鼻祖,溫庭筠

溫庭筠,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唐代幷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可惜他出生時,家道中落,但是才華橫溢,文思敏捷,每次考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著“溫八叉”之稱。

溫庭筠多次考取進士均名落孫山,又恃才傲物,多犯忌諱,因此終生不得志。仕途的不幸詩詞幸,他的詩詞辭藻華麗,濃豔精緻。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詞和韋莊比肩,並稱“溫韋”。

初唐四傑,王勃

王勃,字子安,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初唐四傑之一。

一篇《滕王閣序》,流芳千古。天資聰穎,於六歲即能做文章,被稱讚為“神童”。十六歲及第,授職朝散郎。而後因《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此後三年遊覽巴蜀,創作了大量詩文,而後回長安後,又在虢州參軍任上,私殺官奴再次被貶,最後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溺水驚悸而死,年僅26歲。

英年早逝,但是並沒有影響他的才名,千百年來,他的詩歌被無數人吟誦。

當然還有出自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的王昌齡、王之渙,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出自河東(現山西運城永濟一帶)人,還有幷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的王瀚等等,我就不在這裡一一列舉了。

山西,真可謂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

以上。


木劍溫不勝

簡單列舉些古代詩人吧——


唐代:柳宗元,呂溫,裴夷直(貶謫至山西),王維、盧綸、楊巨源,白居易,王昌齡,山西汾陽人宋之問(貶謫至山西)。

宋金:姚孝錫,原為江蘇豐縣人, 後定居於山西五臺;


李晏,澤州高平(

今山西高平市)人,詩詞表露出對仕宦生涯的厭倦和人生無常的感慨;



劉汲,今山西渾源縣人,父親為金初詞賦狀元;


郝俁,五言詠物詩和七律,表達自己不慕榮利的恬淡情懷;


王庭筠,楊雲翼、雷淵、劉從益、趙元(盲詩人,有著與杜甫媲美的作品)、李獻能、元好問、李汾、李獻甫等。



董文煥,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名聲較著的詩人、詩律學家。

郭執桓字封圭,又字覲廷,自號半迂,又號東山,亦曰繪聲園,詩作收入《繪聲園詩稿》。


一路鳴鴻

古代有名的山西詩人有很多,尤其是隋唐五代以前,三分之一以上傳世的詩詞都出自山西作家之手,如王勃(代表作騰王閣序)、王維(名作太多了,無法例舉)、柳宗元(代表作江雪)、白居易(名作太多,無法例舉)、王昌齡(名作太多,無法例舉)、王之煥(名作太多,無法例舉)、王翰(代表作涼州詞)、宋之問(代表作““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盧綸(代表作《和張僕射塞下曲》)、溫庭筠(代表作《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另外還有宋金時期的北方文雄元好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自宋太宗火燒水淹晉陽城後,又在行政區劃上愚蠢地打壓太原,每年的科舉選舉方面又限制太原人名額,在新城道路設置上基本是丁字路(釘死龍脈之意),山西宋金以後出的人才數量就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