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巾幗創業種花椒,帶領群眾鼓腰包

四川新聞網南充6月7日訊(李同周 文/圖)明媚的陽光下,長勢茂盛的花椒樹顯得格外青翠,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清新的椒香味……6月5日,這是筆者在西充縣中嶺鄉圭峰院村花椒種植基地裡見到的情景。這片佔地400餘畝的花椒種植基地,是一位名叫吉春梅的婦女創業建立的。

西充:巾幗創業種花椒,帶領群眾鼓腰包

就業培訓學技能 開荒創業種花椒

“我原來在外面打過工、做個銷售、開過餐館……一路走下來總感覺方向不對!”吉春梅向筆者坦言,一直以來她都有個創業的夢想,可是對於做什麼,怎麼做,她卻是很迷茫。為了找到創業方向,她參加了縣就業局組織的創業培訓班。

“培訓課很有用,授課老師不僅幫我分析了花椒種植的前景,還全面講解了花椒的苗木培育、栽種技術、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識,並演示了花椒田間管理技能。”吉春梅介紹,培訓班的SYB課程,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實用性、指導性。通過培訓她不僅明確了創業的方向,還學會了花椒的種植和管護技術。

明確了方向,掌握了技術後的吉春梅開始準備創業了。2015年2月,經人引薦她來到中嶺鄉圭峰院村考察,並看上了該村的400多畝荒地,她決定租下來種花椒。

“說幹就幹!我下了這麼大的決心,怎能輕易放棄?”吉春梅告訴筆者,很快村裡就成立了映山紅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完成租地後,便開始修路、建池、整地、除草、挖窩、栽苗……吉春梅成天紮在花椒地裡忙碌,幾個月後,3萬多株九葉青花椒苗栽下了地。

不過,種植花椒並不容易。“山坡地裡茅草生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了花椒苗,所以每個月,我都要請村民上山集中除草一次。”吉春梅說,花椒而種植分三個季節,春栽、秋栽和夏補,後期管理非常重要,如果不及時除草、修枝、殺蟲、施肥,就會影響花椒的生長,必須根據不同自然情況進行管護,因此她每天都會去地裡進行指導,該打藥的打藥,該施肥的就得施肥。

經過三年的努力,昔日亂石林立、雜草叢生的荒地,在吉春梅的精心經營下,如今已是鬱鬱蔥蔥、碩果累累、椒香四溢。

“今年基地的花椒樹全部掛果了,估計能收入200餘萬元。”吉春梅告訴筆者,現在基地的烘乾房和冷場庫已經建好了,與銷售商的訂單已經簽好了,她表示,花椒樹全身都是寶,下一步不僅要賣青花椒,還要賣花椒籽,同時還準備新建深加工廠房,創新加工技術,做新鮮花椒深加工,增加產業附加值。

提供就業崗位 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修枝時剪刀要用下去點,不要用剪刀的尖尖。這個向下生長的枝也要剪去。”6月5日,在的花椒地裡,數十位村民在吉春梅的帶領下正在給花椒樹修枝。

“基地平時每天用工在20人以上,馬上就要開始採摘了,到時需要100多人。”吉春梅表示,種花椒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除草、施肥、修枝、採摘都需要大量勞動力,種植基地為周邊農戶提供了上百個就業崗位,來此務工的村民,都是當地50、60歲的留守老人婦女,雖然每年支付農戶工資就要近30多萬元,但是她都是按時發放,從不拖欠一分工錢。

“我今年60多歲,已經在這裡幹了3年了,不是吉總來村裡種花椒,我們這老了的人能在哪裡去掙錢嘛!”在該基地作業的村民李玉芬告訴筆者,以前她家裡日子過比較苦,外出打工年齡大,誰要?在家種地,沒收成,家裡買點生活用品,就靠自己賣點雞蛋,賣點糧食。

現在可不一樣了,李玉芬除了在種植基地每月能夠領到1300元的固定工資以外,還有土地租金,一年能在這裡賺2萬多塊錢,還能夠照顧到家裡,日子過得非常紅火。花椒,土地租金讓該村的野山荒坡生了“金”,更重要的是給留守老人婦女一條掙錢的門道。

看著碩果累累的花椒樹,吉春梅甚感欣慰。她回憶到,剛開始時很多人看她是個女人,都不相信她能成功,但她用行動證明愛拼才會贏。今年,她被該縣婦聯評為巾幗創業標兵。

“今天的成功,除了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還離不開那些幫助過我的人。”吉春梅高興地說,她取得的成功離不開政府及婦聯孃家人的關心和支持,而她早已將這份感恩轉化為了實際行動。今後她還將繼續努力,加快發展,帶領更多的留守老人婦女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