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老鼠就不叫貓耳洞,沒有捱過鼠咬就不叫貓耳洞人

有句順口溜說老山上‘八個蚊子炒碟菜,四隻老鼠一麻袋’,雖有誇張之意,但絕非毫無根據。

沒有老鼠就不叫貓耳洞,沒有捱過鼠咬就不叫貓耳洞人

二班長楊發亮端著飯盒說:“我喂喂你們,你們別咬我東西,好嗎?咬東西我就不餵你們了。你們肚子咕吐叫,給我們站崗做個伴。”一揚勺,白飯糰落地,幾十匹黑鼠奔上來,蹲著看楊發亮,楊發亮說:“都說你們記恨人,我看你們不大對頭,我餵了你們,你們別記仇,好麼?”又一勺。

沒有老鼠就不叫貓耳洞,沒有捱過鼠咬就不叫貓耳洞人

副連長徐春山被壓縮乾糧的粉末嗆了下,咳嗽時手一低,被一匹大鼠叼住乾糧。徐春山說:“他媽的,胃口給吊高了,來,咱哥倆拔河吧。”大鼠重達一公斤多,徐春山同鼠拔河,很象用釣竿拉一條大魚。大鼠四腿前伸,屁股後坐,因為嘴用力,耳朵支得格外高。“好的,勁還不小。”徐春山捏緊乾糧向後拉,終究是人力氣大,鼠蹉著地被拖過來,但鼠齒深深釘進壓縮乾糧的塊體內,老鼠死不鬆口,和乾糧緊緊結合在一起。拉了幾個回合,旁邊的兵說:“算了吧,別過不去。”徐春山說:“沒那麼便宜。”又一次發力拖過來。體力消耗過大的鼠哧哧大喘,徐春山的手指感受到鼠的鼻息。鼠毛乍起,油亮亮的如一匹黑緞。徐春山惡作劇,引鼠激怒暴躁起來後猛一鬆手,鼠和乾糧倒著射出去,兵們哈哈在笑。

沒有老鼠就不叫貓耳洞,沒有捱過鼠咬就不叫貓耳洞人

戰士們最為欣賞老鼠朝氣蓬勃的活力。戰士若悶想家,日子難以打發時,何以解憂?一是吹牛,二是改善伙食,三是看老鼠。八匹老鼠互相銜著尾巴繞哨所轉圈叫走隊列。走電線爬直壁叫雜技。還有短跑、跳高、摔跤、相撲等項目。統稱老鼠運動會。最糟糕的運動是跳水,有時淹死在水桶裡,戰士捏著鼻子還得飲用。還有老鼠“開會”,幾十匹聚在一起,很整齊的場面,“散會”時也井然有序。老鼠會罵人,有時捱了戰士踢打,蹲在一邊咕咕咕咕叫個沒完,衝著人發威。

沒有老鼠就不叫貓耳洞,沒有捱過鼠咬就不叫貓耳洞人

當然,有的老鼠動不動就去咬住手榴彈拉環,不時就會聽到陣地上傳來X團與鼠自殺同歸於盡的消息

即使這樣,也很少有人主動打老鼠,翻身壓死的不算。戰場殺敵是本分,但殺鼠有的戰士卻認為是殺生,一方面是愛國的情懷,一方面是傳統的教育,很好的在這小小洞穴裡體現了出來。當然,藥物滅鼠,戰士能夠接受,鼠自己把藥吃進去,性質不同。

沒有老鼠就不叫貓耳洞,沒有捱過鼠咬就不叫貓耳洞人

貓耳洞!

城府夠深,支耳運籌洞鼠蟻

巨龍尚幼,委屈盤踞蟄風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