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劇誤導了多少國人,切腹那麼疼,鬼子哪會趨之如騖

文:秋白

作為一個長在紅旗下的新時代少年,抗戰劇伴隨我童年的成長。

劇中除了鬼子小鬍子額外醒目外,還有一樣東西讓我記憶尤深,那就是動不動就死啦死啦的剖腹。

抗日劇誤導了多少國人,切腹那麼疼,鬼子哪會趨之如騖

記憶深刻的小鬍子

抗日劇誤導了多少國人,切腹那麼疼,鬼子哪會趨之如騖

實拍鬼子剖腹,都是被逼的

剖腹等同於武士道等同於大無畏精神,成了日本軍人的一種象徵,其實這是一種誤傳。

為什麼鬼子會剖腹?首先我們看看這個問題。

在鬼子的文化中,認為人的靈魂是在肚子裡的,因此很久以前日本的武士們在執行任務不力時,就會選擇剖腹向他們得主人表示忠誠:不是兄弟不努力,實在任務太詭異。

其次誰才可以剖腹?

你得有把武士刀,所以剖腹是武士以上階層才有的特權。

抗日劇誤導了多少國人,切腹那麼疼,鬼子哪會趨之如騖

日本浮世繪中的武士

日本和我們有些相像,那就是都是被西方大炮逼著捲入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因此在國民意識中,那種封建意識還比較根深蒂固,特別是下層民眾,因此日本軍國主義利用底層豔羨貴族生活的心理,把剖腹這一特權下放給普通民眾,這是另一種方式的愚民而已。

最後我們談談剖腹真的那麼多嗎?

很顯然是不多的,賦予普通民眾剖腹特權其實是忽悠這些普通軍人不怕犧牲,因此才有平型關大捷中習慣與國軍交手喊繳槍不殺的八路軍,被重傷日軍拉墊背的情況。也是為什麼抗戰初期極少俘虜日軍的原因。

抗日劇誤導了多少國人,切腹那麼疼,鬼子哪會趨之如騖

所以筆者說抗戰劇騙人,下面我剖析下為什麼沒那麼多剖腹。

第一,很痛的。日軍傳統的剖腹啊,要橫拉一道口子,再豎切一道口子,形成十字開膛的造型,痛不痛你想象一下,如果刀再不快一些、、、、日本戰敗後,東條英機多次準備剖腹卻遲遲下不下手,最後選擇用槍自殺還打偏了,所以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人。

第二,程序很繁瑣的。對傳統的武士來說,剖腹是一種儀式,所以系統的剖腹是這樣的,先剃鬍、梳理頭髮,沐浴更衣,吃三塊蘿蔔、一杯豆漿、兩杯米酒,然後才能切,有這功夫,估計也想開了,好死不如賴活著。

抗日劇誤導了多少國人,切腹那麼疼,鬼子哪會趨之如騖

白衣服的切,旁邊那個舉刀一是等切腹完成後給個痛快,二是不切幫他切

第三,本人沒好處。戰場上求死,要麼是求解脫,要麼就是死強於活著,比如子女有好處,家人有補助啊。大秦就這樣,貪生怕死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敢於赴死讓你死得有價值。1873年以後,日本就廢除了對勇於剖腹者的補助政策,既然沒好處,何必去死。

看電視也要用腦子了,好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