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作家寫作鄉村農事工作方面的作品?

sini2203013156

對於中國這個農業大國來說,這樣的作品本來應該是中國作家的一個本份。但實話說,在中國作家裡面,寫鄉村農事工作的作品,優秀的太少。

當然,中國傳統上田園詩絕對是浩浩蕩蕩,但這些田園詩,多數也只停留於靜態的描摹,詩人本身是不參與工作勞動的,即使參與勞動,往往也成果堪憂,草盛豆苗稀之類的。農事方面的著作不少,比如《清嘉祿》、《四民月令》、《汜勝之書》、《農書》、《農桑輯要》、《齊民要術》、《天工開物》等等。其中,也有不少備受文人推崇,比如《清嘉錄》就是胡蘭成最為推崇的書。

但文人推薦這些著作,多數也只是隔岸觀火而已, 他們對於真正的農事生活淺嘗則止。這些書本身也寫得簡略,多數只是對四時季侯各種農作物的生產一個極為簡約的描述而已。

西方國家的這類著作,體現出與中國作家不同的風格,主要的區別是在於實證精神。比如寫作《沙鄉年鑑》和《環河》的作者利奧波德,他本人不僅僅是一個優秀的作家,還是一個痴迷於打獵的獵手。他的日記裡一直在寫怎麼釣魚、打大雁、松鼠、鵪鶉、松雞,對怎麼對付這些動物,怎麼製作和保存它們的肉,都很有心得,對於打獵和環保之間的關係,更有非常犀利和尖銳的思考。所以這是真正的自然學隨筆、農事著作,而非對環境的單純描摹。

作家和學者對農事生活進行思考和描述,可能是全世界共有的傳統。古哲人維吉爾寫過四卷的《農事詩》,惜乎我只買到其中一卷《牧歌》,實話說並不容易欣賞。而近期我獲得一本書叫《蜜蜂與哲人》,作者是兩兄弟,哥哥是哲學教授和蜜蜂愛好者,弟弟是養蜂人和哲學愛好者。這樣的農事著作,份量自不用說。

在這本著作中作者說道,政客撰寫葡萄專著,將軍提供飼養綿羊的建議,雄辯家是橄欖的行家裡手,這沒有如何不正常,有很多大思想家或大文豪,如加圖、瓦羅、希吉努斯、普林尼、科路美拉都是鄉村土地的所有者。

而我們的生活早已遠離土地,通過閱讀這類書籍重新與土地獲得有點鏈接,我想在這裡面如果感到快感,原因可能來原於我們基因裡難以解釋的部分。


陳思呈

其次,年輕人都喜歡在城市生活的農村面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好多年輕人連怎麼耕種都不知道,時節也不清楚。農村耕作這一類的文化是從遠古不斷總結出來的,不能讓文化就這樣消失。

作品的誕生一定與市場需求和作者的意願有關。講完市場因素,另一個因素就是作者的意願,沒有任何農村生活的經驗怎麼會將農村工作的細節寫好呢!也就是說這類的作品與作者的經驗有關。

現在一般年輕的作者寫情感,寫雞湯,寫旅遊。年齡大的作者會寫一些寬廣的作品,包括農村耕作的,作品的誕生這完全與作者經歷有關


倩春風伴笑

一種是在農村土生土長的,在農村有過親身經歷的。他們通過文學的形式把農村的人和事,善和美,以及鄉村純樸的鄉土氣息用文字來表達出來,給人一種震撼,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上世紀的鄉村作家趙樹理以及他的作品給人一種濃重的鄉土氣息。再如當代作家路遙以及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的《白鹿原》。

一種是為了作品而到鄉村去釆風,去體驗的,他們的作品雖然也有鄉土氣息,但最多的是通過文字的修飾來表達一些事和人,物和景,給人一種短缺點什麼的感覺。。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高人多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