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奶奶廟和李三娘

榆次城隍奶奶俞氏及俞家街的故事

來榆次不去看榆次老城,恐怕就像去北京不去故宮。而榆次老城的精華是榆次城隍廟。榆次城隍姓甚名誰不見記載,但傳說榆次城隍的夫人——城隍奶奶的孃家姓氏大家卻都知道:姓俞。這還得從榆次老城的俞家街說起。 榆次老城俞家街的位置在東大街往北,是老城中南北向的主要街巷之一。它的名字就像現在上海浦東的陸家嘴一樣是以土著居民的姓氏命名的。榆次人都認為元明時期,俞姓人家在俞家街上已是地方大戶,不然,街道又怎能以他們家的姓氏命名呢。

榆次城隍廟建築建成以後,廟中的日常祭祀活動和與城隍廟有關的廟會也都跟著形成定例。明清以後,榆次城隍廟周圍就成了榆次城中最繁華熱鬧的地方,其實這都是與許多和城隍廟有關的民俗活動連朝接代的進行有關。而眾多和城隍廟有關的活動中,歷史長久與規摸宏大要首數城隍出巡。城隍出巡民間也稱遊城隍。遊城隍一般一年兩到三次,屆時人們用轎抬著城隍爺的神駕在城內大街遊巡一週,儀仗隨從車水馬龍,民眾傾城而動。這種活動本來內涵是城隍爺在履行治鬼的神職,而民俗意義上卻早成了一種群眾性娛樂活動。

就在數百年前的一次城隍出巡活動中,俞家街上俞家的一位待字閨中的大姑娘爬到自己家臨街的房頂上看城隍出巡。城隍出巡活動日落時分才告結束,那位俞家姑娘家人卻找不到那位姑娘。且放下這家人家不表,再說城隍出巡的隊伍。出巡完畢城隍落轎後,人們收拾轎子時才發現城隍爺的轎中有一位死去的姑娘。說到這裡人們就應該想到:這位姑娘就是俞家人找不到了的那位姑娘。本來情節很簡單———就是姑娘在看城隍出巡時從屋頂掉下來,掉到了城隍爺的轎中,當時無人發現,後來死了。但人們卻附會是俞家的姑娘嫁給了城隍爺。在這種情況下俞家街上的俞家人也沒有了辦法,只得接受了這門神親。於是就有了榆次城隍奶奶是俞家姑娘的傳說故事。

到後來,榆次老城俞家街上的俞家人丁不再興旺,再後來就沒人接繼香火了。到上世紀新中國成立時俞家街上就沒姓俞的人家了,但俞家街卻還有俞家牌樓存在,像是在向人們證實著傳說故事的真實性。

老家的奶奶廟

喬葉

我這裡要寫的奶奶廟在我老家的山上。我的老家在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龍泉鄉土門村。村子依山傍路,在207國道旁邊。小村早年住著十幾戶人家,現在住著十幾個人。

村子在公路東邊,依偎在一座小山的膝前。奶奶廟在小山的左肩後面,距村裡有二三里地。沿蜿蜒的山路翻過小山的左肩,再走四五道彎,就能看到一座石崖,崖上的一個天然石洞就是奶奶廟。

奶奶廟居高臨下,崖頂天高地闊,崖下山坡交錯,圍成一個小小的盆地,即使數九寒天,這裡也溫暖如春,常有三九天桃花開的美景。早春,山外還是地凍三尺,這裡已經桃花吐豔,山崖如同穿上了粉色長裙般飄逸動人。很快,草地上,樹叢中,各色野花競相開放,蜂蝶翩躚,鳥嗚婉轉,花香草香沁人心脾,讓人留連忘返。秋天一到,紅葉、黃葉、綠葉在枝頭相映成畫。沙剌、野山楂、山海棠、山梨、還有很多叫不上名的野果掛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山洞有四五米深,天然絕塵,清爽怡人。石崖遠山環繞,近巒相依,晝迎日升,夜觀月出,好一個人間仙境。

山洞原本默默無聞,大約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個年輕後生趕著一頭毛驢,驢背上馱著他癱瘓多年的老母親,一路走一路問,來到了土門村。說他們從榆社縣的一個村子來(他們的村名,村裡人早已記不清楚了)。後生說幾日前夢裡有一位老奶奶,讓他到遼州(左權縣前身)的土門村,村後有個李家棧,那裡有個向陽的石洞,說她就住在那裡,讓他前去給老母親取些藥,所以他才匆匆趕來。村裡人只知道山後有李姓人家開荒謀生,卻尚未給那裡取名叫李家棧。說到石洞,村裡人自然都見過,可那裡哪裡住著老奶奶啊?說到此處人們恍然大悟,頓悟那裡住著一位神靈老奶奶。榆社遠在百里之外,鄰近幾十裡都沒有暢通的道路,百里之外是如何知曉這裡的山洞?此事定是神靈指點。後生到山洞裡求到神藥就走了。數月後,後生再次趕著毛驢馱著老孃來敬香時,老人已經能夠下地行動了。從此,這個石洞就成了奶奶廟。廟裡只用石頭壘起一個神臺,供人們燒香,其餘什麼也沒有。但奶奶廟從此成了方圓眾生救苦救難的依託。不久,中原大地狼煙四起,日本鬼來了遼縣,土門村附近有個尖山,放哨的民兵在山頂上看到鬼子出城,就向四面扔出信號彈,方圓百姓就得慌忙逃命。他們扶老攜幼進山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跪地祈求老奶奶庇佑,心神就不再慌亂。據說日本鬼子進村踐踏過多次,卻從未進過李家棧。

我剛記事時,正是破四舊的年代。家裡有人有個頭疼腦熱,天黑後,母親就會在家裡的角落裡,點上三柱香,擺上三碗水,問老奶奶求藥。從那時起,老奶奶就成了我心中無比神聖、有求必應的神靈。

忘了從什麼時候起,人們可以公開上山敬香了。每逢大年初一和正月十五,村裡家家都想燒頭香,每家都有一個人早起上山,結果大夥兒在山路上邂逅相遇。進廟敬香時相互禮讓,不說誰先誰後。然後就聚在廟門前放鞭炮。有人還拿著錄音機,給老奶奶放上一段戲。好好給老奶奶過個年,最後結隊回家。寒夜中,山路上,星空下,人們不提平日恩怨,不比你我高下,那樣和諧如一家。

再後來,恰逢初一或十五;或者母親有空了,或者我想上山了,或者家裡誰的心裡或身體不快不爽了,母親就會帶我去奶奶廟。去奶奶廟有三樣心事:一是祈求家人平安健康;二是趁在路上說話;三是讓我親近自然。上山前,母親找一個香菸包裝盒,裡面放上三柱香和一支小紅燭,再臨時做三個或五個餅子,或者找出親戚送的尚未拆封的食品做供品,將這些一併裝在一個布兜裡,我們就往山上走去。

上山的日子多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陽光那麼明亮,藍天慈愛地將眾山、眾樹、眾鳥都攬在懷裡,任它們恣意舒展身姿。我和母親也是它懷裡的生靈,愜意地舒展著心性。聞著花香草香,聽著蟲吟鳥鳴,看著山邊雲彩,枝頭鳥巢,心界全是與世無爭的安寧。

去奶奶廟這段路上,是母親和我說話最安心、也是最放心的地方。因為在家時總有事,在鄰居面前也不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母親給我講許多故去的人和事,和我一起參悟以後該懂的人和事。還給我講許多莊稼、樹木、花草、蟲鳥的根由和趣事。要是心裡有了委屈,我們就放心地說委屈。記憶中,由於家境貧寒,身份卑微,在母親身上,在我們家,凡事忍著讓著似乎才合情合理。忍和讓不是一句話的事,時不時就會承受不住。無助、痛苦到極限,無處訴說時,母親和我就在這段路上說。

我們一路走,一路說。走一會兒,坐在路旁歇一會兒。我坐下時,母親總會替我選好一個小灌木扎不到我的地方,或者把草上的昆蟲用樹枝掃到一邊,然後我就坐在母親的旁邊,和母親接著說話。天地是那麼透明而安祥,藍天綠地之間,除了風和鳥的聲音,就是母親和我的聲音。我們能清楚地感覺到,我們的話不是在嘴上說出來,而是從心裡說出來。說白了,是對越來越近的老奶奶說,以至於從無虛言。

一幕情景至今仍在我心頭回蕩,那就是母親給我講了無數次的、我從未見過面的本家老姑。老姑不知何故得了瘋病,也就是哭笑無常胡亂走動,老姑常常跑到山上唱。母親幾乎每次在山路上都會講起老姑,並望著蒼茫的大山,神情悽然而又釋然地念叨老姑經常唱的一句話:“無名的草木年年發,你知道來年誰在誰不在?!”母親的聲音和著陽光和微風,漫過重山,也漫過我的心。以至於讓我的心和重山連在了一起,似乎聽到了老姑那穿透時空的蒼涼的聲音。這句話讓母親和我聽懂了人的渺小,生命的脆弱;聽懂了自然的恆久和天地的厚達。做為小小的人,有何不容和不捨的?!也許正是這句話,讓母親看開了世事,凡事自有定數,善惡皆有因果。揚善即是道,如陽光化解陰霾,如泉水滋潤枯木。而詛咒則會汙了善良人的口,汙了神靈的耳。我們從不詛咒什麼,也讓我的心從此坦蕩,從不為眼前恩怨所羈絆。等到上了奶奶廟,心中的一切負重,早已隨風飄散。

後來,輪到我與無助和絕望不期而遇。這時候,我也想起了老奶奶。早年是母親陪我上山,後來是愛人陪我上山。蒼山依舊,陽光依舊,小路依舊。不同的是我很少敞開心胸和母親傾訴,因為我不想讓母親為我擔心。我也很少和愛人喋喋不休,那樣本來是一個人的煩惱,卻成了兩個人的煩惱。但只要想想不遠處的奶奶廟,走走那段路,看看那些山,我的心胸就會豁然開朗,情緒也格外平和、思想也尤為廣遠。生命太匆匆,花有重開日,人無重少年,為人者自當讓生命擁有四季的美麗。而與美麗同步的風霜雨雪,也是生命的一部分。看那些花草,誰給它們澆水施肥了?誰保護它們了?自己的枯枝落葉就是自己來年的養份。枝葉損了再長,花兒謝了再開,只要有根有種子入地,它們就會生生不息。看那些樹,人類的砍伐,野火和山洪的劫難,都無法毀滅他們。它們只要一息尚存,生命裡就會刻下年輪。煩惱如煙雲,會飄來也會飄去。絕望亦是自己嚇唬自己,荊棘和懸崖擋不住滿山的路。就這樣,一路上和自己說,也和老奶奶說。進廟後給老奶奶點上香燭,為親人祈求平安健康。然後坐在廟門前的石頭上,感受這裡獨有的寧靜和博愛,頓覺荊棘和懸崖也是風景中的風景,它在點撥勇者,激勵智者,更在教化弱者,感化邪者。

前年秋天,母親身體難受得厲害,我和愛人去奶奶廟給母親求藥,回家後母親真的好了,並且不再復發。母親還告訴我,當她身體不靈便時,在心裡說聲:“老奶奶你老人家扶我一下吧,我實在沒力氣啊!”她就會覺得真有人在扶了她一把。這話我信。但那些披著神靈外衣迷惑人的事,我從來不信。

不知什麼時候起,人們把每年三月十五定為老奶奶的誕辰。有人給老奶奶放上了塑像,蓋起了廟門,村裡家家出力將原先陡峭難行的坡路,築起了簡易的臺階。三月十五這天,不止村裡人,方圓幾十裡,甚至更遠的香客都會趕來這裡,為老奶奶慶祝生日。廟裡掛滿了錦旗,廟門前掛滿了綵綢,正值春暖花開時節,桃花滿山,豔陽高照,草木吐綠,香客絡繹不絕,老奶奶的居所煥然一新,生辰過得很是熱鬧。

遺憾的是,我後來去和母親小住,因為時間關係,很少去奶奶廟了。但我分明感知到,老奶奶早已走進了我的心裡。這就叫信仰。信仰讓我坦蕩純淨,也讓我堅強自信。信仰不是迷信,是精神和靈魂的依託,是人生道路上伸手可扶的欄杆;是世俗洪流中觸手可及的樹枝;是暗夜的星光;是寒冬的暖陽。在天地自然中叫道;在人倫禮義中叫德;在所作所為中叫底;在所求所欲中叫限;在榮辱得失中叫哲學。

不知道我對信仰的理解是否正確,但我知道,無論我走到哪裡,無論逆境中還是順境中,老家的奶奶廟就像一座燈塔,時刻引領我向著真善美的境界前行。前行中,我學會了用一顆向佛的心,去做好一個凡人……

鳴李李三娘

李三娘(913?——954年)晉中開發區鳴李人。後漢高祖劉知遠的皇后。

老家的奶奶廟和李三娘

《風雪寒梅李三娘》

李氏出身農家女兒,她與劉知遠的婚姻是充滿傳奇色彩的。劉知遠少時、家貧充軍當馬奴,在晉陽牧馬邂逅李氏,遂生愛慕之情。劉知遠託人向李父求親,李父因劉家貧而拒絕。

劉知遠請幾位朋友,乘夜到李家搶親,930年生子劉承佑(後來的 隱帝),時李氏年大約18歲,劉知遠年38歲。婚後,劉知遠以軍功升河東節度使、封北平王、封李氏為魏國夫人。947 年,劉知遠起兵太原,因為軍餉不足,要向百姓徵收重稅。

李氏諫道:“方今起事、號為義兵、民未知惠而先奪其財、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後宮所有、請悉出之、雖其不足、士亦不以為怨也。”(《新五代史》卷十八《皇后李氏》劉知遠納諫,果然因此贏得人心。同年二月,劉知遠稱帝,立李三娘為皇后。翌年高祖死,劉承佑繼位為隱帝,尊李氏為皇太后。

老家的奶奶廟和李三娘

《風雪寒梅李三娘》

950年,隱帝在寵臣郭允明、李業的慫恿下,準備殺死樞密使楊邠和都指揮使史弘肇,入告李太后。太后說:“此大事也,當與宰相議之。”後弟李業在旁說:“先皇帝平生言,朝廷大事,勿問書生。”太后力勸無效,隱帝拂袖而去說:“何必謀於閨門”。

楊邠、史弘肇被殺後,隱帝又準備要殺死樞密使鄰鄴都郭威。李太后又勸道:“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無動、以詔諭威、威必有說、則君臣之際、庶幾尚全。”(《新五代史》卷十八《皇后李氏》)隱帝不聽、終於迫使郭威反漢、攻入開封、後漢亡。郭威入京之後,不馬上稱帝,以李太后的名義發佈法俞擬立湘陰公劉資為帝,在劉資本至前、請太后臨朝。及郭威出征契丹、軍士擁之以歸、郭威仍尊李太后為母。李太后自知大勢已定、遷居太平官、上尊號昭聖皇太后。

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李太后終因為反對殺郭威,而沒有被殺,直到954年死去,時年42歲左右。

劉知遠和李三娘的愛情故事,被元人劉唐卿改編成了《劉知遠白兔記》南戲,京劇以及川和滇、湘、豫、漢、潮劇等地方劇種,有《磨房產子》和《井臺會》、《磨房會》、《紅袍記》等劇目,李氏在戲中稱李三娘,成為家喻戶曉人物。

一代皇后李三娘的今生前世

老家的奶奶廟和李三娘

鳴李村原名李村,因李姓人最多,李三娘成為皇后之後的一天,一隻鳳凰路過村頭,鳴叫一聲離去象徵吉祥如意,之後李村改名鳴李村,相傳這就是晉中開發區鳴李村村名的由來,關於“鳳凰一鳴,裡外皆知”的故事也因皇后李三娘而代代相傳。

初次接觸李三娘的故事

2002年,鳴李村村民閆卯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獲悉了有關李三娘的故事,讓他很感興趣,之後他一直刻意尋訪七八十歲的老人收集並整理李三娘的故事,他希望,他收集的這些資料能讓後人瞭解這位教育後人的一代皇后。

二眼橋、七廟六戲臺

在鳴李有一座二眼橋,二眼橋坐落在龍泉河上,這條河由龍王山、罕山、烏金山等泉水形成,泉水清澈見底,甘甜可口。二眼橋橋孔與泉水相互映襯,象徵龍的兩隻眼睛,橋後的泉水相互映襯,象徵龍的兩隻眼睛,橋後的泉水長長的,象徵龍身和龍尾,遠遠看去就像是一條巨龍臥在那裡,所以這河就取名龍泉河。在河旁有水車、水磨、水碾等,便於當地的百姓在此加工糧食。

村裡由南向北有真武廟、奶奶廟、大祠廟、老君廟、燈三廟、觀音廟、三官廟,三官廟由天官,地官,水官組成,這七座廟連起來猶如一個鳳凰的形狀,廟的周圍還有六個戲臺。

老家的奶奶廟和李三娘

琉璃八角井、李三娘挑水、果子園

村裡有口琉璃八角井,井深48米,井口徑80釐米,呈八角形,井臺呈方形,直徑2.8米,井水與井水貫通。琉璃八角井的水質優良,冬暖夏涼,透明無塵,水放盆內可當鏡子用。

相傳一天李三娘挑水回來,路上遇到一隊馬隊,馬的主人向李三娘討口水喝,李三娘把後面的一桶水給馬喝,馬始終不喝,李三娘就把前面的一桶水給馬喝,馬就喝了,這是因為後面一桶水在人的背後,人身上的塵土會濺到水裡,不乾淨。背後代表“後”前面代表“前”,馬的性格就是勇往直前,不後退。馬的主人見三娘挑水辛苦,為了感謝李三娘送給她一條馬鞭並告訴她:“只要缸裡沒水,用馬鞭放進缸裡,提三下,水缸即滿。”

琉璃八角井旁有一片果園,果園有兩種果子,大紅果子和桃林,果園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果園因為有這口井的澆灌,長出的果子皮薄肉厚,色香味美脆甜可口。傳說,那時成家的男女都來果子園摘果子吃,然後到村南觀音廟拜拜觀音,吃了果子的媳婦回去就會生男孩,吃了桃子的媳婦回去就會生女孩。一傳十十傳百,十里八鄉的鄉親都來果子園品嚐。

老家的奶奶廟和李三娘

相夫教子的典範

一日,李三娘和村裡的很多女子在河邊洗衣玩耍,突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從遠處傳來,順聲望去,只見紅旗飄揚,馬隊成群結隊,隊伍最前面的男子,身材高大,手持雙劍,騎著汗血寶馬。身後跟著千軍萬馬,馬隊路過正在和村裡女子嬉戲的李三娘身邊,這時戰馬吼天而叫,前蹄直立非常驚險,李三娘定神一看,馬上的人有著大將軍的風範,此人正是劉知遠。劉知遠與李三娘四目相對一見鍾情,劉知遠旁邊的隨從看到了這一情景,馬上讓士兵打聽李三娘,士兵隨後把李三娘帶到了軍營,劉知遠登基後,封李三娘魏國夫人。

公元947 年,劉知遠在太原稱帝,想賞賜將士們,由於國庫沒有足夠的財物,劉知遠想向百姓徵稅賞賜屬下,李三娘向皇帝諫言:“現在你憑藉河東起兵,而且又稱義兵,要救百姓於苦難中,但沒有給百姓好處的時候你先把他的財物拿走了,這不是失信於民嗎?臣妾願意將宮中的財物拿出來賞賜將士,雖然不多,但將士們不會有怨言的”劉知遠聽取了李三娘的意見,使得百姓避免了賦稅帶來的負擔,也使劉知遠取得了民心。

李三娘的兒子繼位後任用一些無能的人掌管朝政,而且和舅舅李業一起玩樂,使後漢很快走上了滅亡之路,李三娘多次勸說兒子。公元950年,兒子聽信舅舅的話,以為大臣跋扈危及自己的帝位,準備殺死兩個大臣,太后李三娘反對他這麼做,並教育兒子大的事情應當與朝中宰相商量,慎重從事。之後,她的兒子又準備殺死顧命大臣郭威,李三娘又勸誡兒子,兒子竟說:“國家大事,閨門裡的婦人知道什麼。”郭威殺回城來,李三娘讓兒子下詔勸說郭威,兒子不聽,出城交戰時被郭威殺死在了城外。郭威入城後對李三娘以禮相待,讓他支持政事。後來郭威稱帝認李三娘為母親,尊為“昭聖皇太后”,幾年後,李三娘平靜的去世。

李三娘後人今何在

村民閆卯貴說:“1995年和1998年臺灣的李氏來鳴李由省臺辦帶隊來鳴李尋根,由於當時條件的限制沒能找到李三娘墳墓的具體位置,李三娘的後人雖在臺灣,還不忘鳴李這片土地上有著李三娘留給後人的賢良淑德和教育孩子的美德。”

“隨著這幾年村裡對李氏後人和劉氏後人尋親者件事的重視,村裡將為李三娘重新塑像。並通過各種途徑尋找當年來尋親的李三娘後人。”閆卯貴說。

(關注晉中開發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