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破淨”又“破發”,大券商或已跌出投資價值!

券商股“破淨”又“破發”,大券商或已跌出投資價值!

2018年以來,A股市場“破淨”股數量不斷上升。近期滬深兩市大幅調整,證券板塊持續低迷,5月30日海通證券成為券商板塊中首隻跌破市盈率的股票。

週三(5月30日),海通證券跌4.19%,收於10.28元/股。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海通證券的每股淨資產為10.35元。以此計算,海通證券當天收盤的市淨率為0.99倍,已經“破淨”。

不過,隨後兩天,海通證券股價低位反彈,股價再度回到每股淨資產上方,今天報收10.58元/股。

券商股“破淨”又“破發”,大券商或已跌出投資價值!

老牌上市券商股破淨的同時,新上市的券商股也出現破發現象。

5月30日,華安證券跳空低開0.92%後繼續下跌,尾盤跌幅進一步擴大,盤中最低下探至6.15元,收報6.2元,跌4.47%,創上市以來新低,同時跌穿6.41元發行價。之後兩天,華安證券繼續低位徘徊,今天報收6.36元/股。

券商股“破淨”又“破發”,大券商或已跌出投資價值!

然而,中國證券報報道,海通證券並非唯一“破淨”的券商。華創證券於2016年“借道”寶碩股份登陸資本市場,寶碩股份最新一期的每股淨資產為8.61元,5月30日該股收報7.7元。

此外,還有多家證券公司如東吳證券、東北證券、光大證券等多家券商也在“破淨”邊緣掙扎,它們的最新股價與每股淨資產值之間差別不足10%。

面對多隻券商股的“破發”或“破淨”,中小股東在各大財經網站上的股吧裡討論熱烈:“第一次看見這麼便宜的券商股”;“正在創造歷史”;“現在券商股的價格回到2014年時了”。

證金增持券商倉位“浮虧”

一季度招商證券、華泰證券、東方證券都被證金公司大手筆增持一個百分點左右。從華泰證券來看,證金公司持股比例由去年四季末的4.02%上升至4.88%;從招商證券來看,證金公司持股比例由去年四季末的3.37%上升至4.51%;證金公司一季度增持東方證券,3月末持股比例由去年四季末的3.89%上升至4.90%。

另外,國泰君安、廣發證券等大券商也被證金公司增持,中小券商當中,國海證券、國元證券、東北證券、東興證券等情況也是如此。實際上,在去年第四季度證金公司已經開始加大對於券商股的配置,對部分券商持股比例已經達到4.9%左右。另一方面,國元證券、興業證券這兩家有員工持股的券商,目前交易價格也已經遠低於員工持股計劃買入價。

現在更值得思考的是,券商股是否已經跌出了投資價值?

對於週期性極強的券商股而言,使用市盈率、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等無法對其價值進行估算,採用市淨率估值是業界最常用的方法。東方財富Choice顯示,以上年年報數據為基礎,目前券商行業的整體市淨率為1.38倍左右。

歷史數據顯示,大型綜合類券商的歷史最低估值通常在1.1倍至1.2倍市淨率。以中信證券為例,該公司自2010年以來的最低市淨率為1.11倍。

華創證券認為,在市場整體情緒比較悲觀的背景下,券商股短期內可能會出現超跌現象。但從中長期看,券商股尤其是大型綜合券商的估值已經進入長線投資價值區間。

中信證券也指出,截止2018年5月28日,A股證券股整體PB估值為1.43 x,短期來看,已低於 2014 年 9月的熊市尾部與2016年初股市熔斷後的低點;長期來看,估值也處於2003年以來的歷史底部。 站在目前時點A股券商股的估值水平已進入安全區間,券商龍頭也位於估值底部,預計未來券商股向下空間有限,向上彈性較大。

券商股“破淨”又“破發”,大券商或已跌出投資價值!

券商股“破淨”又“破發”,大券商或已跌出投資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