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確認完成新一輪140億美元融資

本輪融資既包括來自國內投資者的人民幣資金,也包括了螞蟻金服旗下全資子公司——螞蟻國際籌集的來自國際投資者的美元資金。

除原有股東繼續跟投外,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華平投資、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銀湖投資、淡馬錫、泛大西洋資本集團、T. Rowe Price 旗下基金、凱雷投資集團、Janchor Partners、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以及Baillie Gifford等全球頂尖資本成為新增的戰略投資者。

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表示:“國內、國際投資者看好的不僅是螞蟻金服以及支付寶的全球競爭力,更看好的是中國步入新時代的發展機遇。我們將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攜手為更多國家和地區帶去中國成功的技術經驗和模式,推動全球範圍內的普惠金融發展。”

“過去14年中,我們為能夠持續幫助普通人和小微企業而自豪。現在,我們將和更多擁有相同願景和使命的夥伴,一起加速我們的戰略進程。”井賢棟說。

自2015年起,支付寶響應“一帶一路”的倡議,通過向當地合作伙伴輸出技術經驗,助力9個本地手機錢包的誕生或發展,包括印度、韓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以及中國香港在內的用戶,正在逐步享受到移動支付安全而高效的服務。

截至2018年3月31日,支付寶與其全球合作伙伴的年活躍用戶數已達8.7億。

井賢棟進一步補充:“科技是面向未來的核心驅動力,我們將持續強化在區塊鏈、人工智能、安全、物聯網和雲計算方面的佈局,用科技驅動包括金融服務業在內的現代服務業發展,並進一步打造開放的生態系統,通過技術投資和創新,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尋找合作伙伴,為全球個人和小微企業帶來更安全、透明、高效和普惠的金融服務,讓數字經濟的紅利惠及更多的人群。”

正如井賢棟所說,螞蟻正從人才、專利等角度加速對技術的投入。從人才結構看,據螞蟻金服官方披露,截至2017年12月,公司技術崗員工佔員工總數的比例超過60%;海歸技術專才超過公司總人數的8%。

據媒體披露,從收入結構看,2015年,螞蟻金服的收入構成中,14%來自技術服務。到2017年,技術服務佔比上升至34%。根據預測,到2021年時,螞蟻金服的技術服務收入將上升至總收入的65%,超過支付收入成為第一大收入項。

從專利維度看,據知識產權專利媒體IPRdaily公開報道顯示,2016年螞蟻專利申請量達1161件,超過Amazon、Facebook,其擁有的區塊鏈申請專利數量,在全球互聯網公司中名列第一。

此前,螞蟻金服於2015年7月和2016年4月分別完成了兩輪融資。

螞蟻金服大事記

螞蟻金服起步於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並於2014年10月正式成立。

2015年7月,螞蟻金服完成A輪融資,引入了全國社保基金、國開金融以及幾大保險公司等8家戰投。

2016年4月,螞蟻金服完成B輪45億美元融資,由中投海外和建設銀行下屬機構建信信託領投,中郵集團以及四大險資等A輪投資者跟投,螞蟻金服整體估值躍升至600億美元。

2018年2月,阿里巴巴通過一家中國子公司入股並獲得螞蟻金服33%的股權。根據協議安排,阿里巴巴入股後,螞蟻金服無需再每年向阿里巴巴支付37.5%的稅前利潤,這意味著螞蟻金服現金流出將大為減少,整體抗風險能力提升。此外,分潤對應的知識產權將從阿里巴巴轉移至螞蟻金服,這將有效提升螞蟻金服及下屬子公司核心知識產權的完整性。在業內人士看來,此筆交易為螞蟻金服上市掃清了障礙。

2018年4月,螞蟻金服進行重要架構調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宣佈,彭蕾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螞蟻金服CEO井賢棟將兼任董事長一職。井賢棟於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曾任支付寶CFO,2014年螞蟻金服成立後出任COO,2015年6月起擔任螞蟻金服總裁,2016年,在螞蟻金服成立兩週年的時候,井賢棟從彭蕾手中接下了螞蟻金服CEO的接力棒。

數據顯示,螞蟻金服2017財年的稅前利潤為55.62億元,2018財年的稅前利潤為91.84億元(約14.6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5.12%。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