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2018:5月關鍵詞

8次會議活動,8次會見外賓,11次致信致電……五月,習近平的活動頻繁密集。

“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這個月,習近平的重要活動、講話、指示,觀大局、察大勢,處處立足長遠,凸顯了“決勝未來”的決心和信心。

學習馬克思,確保航向決勝未來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週年。

紀念馬克思誕辰大會,尤為引人矚目。當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何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發出時代強音,為改革發展的理論指導定調。

馬克思主義是不斷髮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

習近平指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要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始終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真理的光芒穿越時空,偉大的事業薪火相傳。

習近平強調,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

用經典涵養正氣、指導實踐,才能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我國大學最鮮亮的底色。”5月2日,習近平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對如何辦好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作出深刻論述。永遠保持馬克思主義這個“我國大學最鮮亮的底色”,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上有作為、有成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搶佔制高點,科技創新決勝未來

“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5月28日,習近平在出席科技界盛會——兩院院士大會時發表重要講話中強調。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

科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科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

在搶佔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關鍵時刻,習近平指出,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只有自信的國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近年來,我國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

現在,我國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既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在這個關鍵時刻,習近平強調,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觀察大勢,謀劃全局,立足未來,創新是抓住歷史機遇的關鍵。在本月活動中,習近平數次提及“創新”。

5月16日,習近平視察軍事科學院時指出:要堅持自主創新的戰略基點,堅定不移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儘早實現核心技術突破。

5月23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再次提及“創新”:要深化審計制度改革,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新審計理念,及時揭示和反映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趨勢。

……

創新大潮澎湃,千帆競發,善謀者、勇進者決勝未來。

抓“根本大計”,永續發展決勝未來

5月18日至19日,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由“千年大計”到“根本大計”,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之後,在全國性會議上全面闡述、明確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

這一重要思想,宣示著生態文明建設在決勝未來佈局中的重要地位。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在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後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

顯而易見,生態文明建設既是“顯功”,更是“潛功”。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規性和非常規性關口。秉持綠色發展理念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關鍵期、攻堅期、窗口期三期疊加的關口,習近平發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進軍號令。

“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

字字句句都飽含深情,語重心長為決勝未來。

護國際秩序,和平安全決勝未來

5月15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指出,要準確把握國際形勢變化的規律,既認清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又看到前進道路上面臨的風險挑戰,未雨綢繆、妥善應對,切實做好工作。

同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在大連舉行會晤,會見上合組織成員國外方嘉賓……習近平五月的外事活動立足中國、放眼全球,為世界謀和平。

在當前朝鮮半島局勢深刻複雜演變的關鍵時刻,5月7日至8日,習近平同金正恩在大連舉行會晤。這是今年3月底以來中朝兩國領導人第二次會晤,世界為之矚目。

“我同委員長同志首次會晤以來,中朝關係和朝鮮半島形勢均取得積極進展,我對此感到高興,願同委員長同志再次舉行會晤,共同為推動中朝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實現朝鮮半島長治久安、促進地區和平穩定繁榮作出努力。”習近平說。

金正恩表示:“今年3月以來,朝中友誼和朝鮮半島形勢都取得了富有意義的進展,這是我同總書記同志歷史性會晤的積極成果。”

5月22日,習近平集體會見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安全會議秘書第十三次會議的外方代表團團長時,再次重申了為確保地區長治久安和發展繁榮作貢獻。

當前,地區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同時仍面臨“三股勢力”、毒品走私、跨國有組織犯罪等嚴峻挑戰。

各國惟有同舟共濟,才能妥善應對威脅和挑戰。

習近平集體會見上合組織成員國外方嘉賓時指出,中方將繼續把自身安全同地區國家安全融合起來,同成員國攜手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英國約克公爵安德魯王子、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前總統奧朗德……五月,習近平密集會見世界政要,商討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為維護和平穩定、開放包容的國際秩序作積極貢獻。

五月,見證了習近平為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的努力與實踐。

和平發展的大勢日益強勁,變革創新的步伐持續向前。

為決勝未來,習近平日夜操勞,運籌帷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