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名師解讀今年湖南高考作文題

尚一網訊( 江一舟 蔣毅剛)昨日上午,2018年高考語文考試落下帷幕,作文題也隨之揭曉。此次高考的作文該如何寫?第一時間聯繫了幾位本土名師進行了解讀。

市一中語文教師、高級教師馮永忠認為,2018年高考作文題有著強烈的時代感、很接地氣。考生大都能有話可說,但要說得深刻卻比較難。本次作文在寫作上應注意兩方面:一要弄清命題意圖,抓住關鍵詞句審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是審題關鍵。命題者希望考生重新審視考生“這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肩負“使命”,迎接“挑戰”。二要重視寫自己的生活,寫身邊的生活,將自己的“青春夢”和“中國夢”聯繫起來,使之具體化,避免泛泛而談。

臨澧一中語文教師、高級教師黃勁松則表示,今年的作文題目立意太寬泛,考生可能一下子無所適從。寫作文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大題小做,小題大做”。那麼這個題目就要“大題小做”。寫“00後”一代人與祖國一道成長過程中的思考、追求和夢想,適合寫夾敘夾議的散文,一定要聯繫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來下筆。命題人是想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發展貢獻青春和智慧的能力。作文如做人,要跳出“小我”,放眼未來。

澧縣一中語文備課組組長、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陳軍說,今年的高考作文題與2017年一脈相承,依然是任務驅動型作文。這次的任務與2017年的任務差不多,但有區別。2017年是對現實進行思考,2018年則要對未來進行思考。根據材料,思考必須圍繞“中國在前進”這個中心。本次作文審題不難,考生不大可能離題,但還是可以區分考生能力的,比如厚積薄發之後的旁徵博引,比如遵循心靈的文采飛揚等。立意上,可以圍繞十九大報告選擇角度。體裁上,陳軍預計會有很多考生選擇書信體,但不選擇書信體,也無妨。“最好是在考場作文中使用第二人稱,當然不使用第二人稱依然無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