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影響下的A股

MSCI影響下的A股

今天是MSCI權重股公佈的日子,不出意外,大藍籌股幾乎囊括其中,但股市再度顯示出它的“見光死”特點,貴州茅臺、格力電器、中國平安、老闆電器等大消費、大金融股都出現下跌,但是不是說MSCI的這個投資風格會改變呢?

當然不是,市場有個段子,現在老外很聰明,知道中國人喝茅臺的畢竟就那麼點,但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消費才是龐大的市場,於是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幾乎全部炒作涉及,海天味業、恆順醋業、青島啤酒、西王食品、克明面業等等都出現明顯拉昇,“吃榨菜、嗑瓜子,伴著醬油吃麵包”,都讓洽洽食品、涪陵榨菜、桃李麵包等股牛的不行,充分說明大消費不見得是高端消費,全聚德沒起來,就是它面向國外遊客,而不是老百姓。

當然,以去年鋼鐵、煤炭等供給側改革帶來業績增長的規律看,只要炒作高的品種就不宜再去追漲了,哪怕它再有什麼好消息,特別是時間與空間形成戴維斯雙殺的“好股”——漲得時間久、漲幅高!這類品種不要追漲。

對於剛剛啟動的消費股則可以高度關注,鹽津鋪子、絕味食品、香飄飄等起碼在位置上就比涪陵榨菜、海天味業、桃李麵包等要好 ,哪怕基本面上不如後者。

我們要真正理解MSCI帶來的不是錢這麼簡單,說實話初期帶來的資金也就500-1000億左右,按我們A股現在日成交幾千億來看,這點錢掀不起大浪,但它對我們的投資理念有著重大影響。一切圍繞業績增長做文章是大勢所趨,無論是傳統股、還是科技股,無論是講故事還是做題材,都是圍繞業績說話,因此,漲價概念炒作會長期維持下去,只要哪個行業有漲價現象,就一定能誕生黑馬。

去年七月份的方大炭素,由於石墨電極的暴漲拉昇出一波完美的上漲,我當時也是對其漲價邏輯不夠研究,在20元的時候就給予技術上判斷:漲得太高了。結果,股價從20元起步還是衝擊到了39元,也就是又翻了一番。

股市貴在經驗可以轉化財富,只要你能深刻吸收經驗。一年後的今天,我們就果斷出手V20,其實我只要說“第二個方大碳素”,很多人就知道哪個股票了,但為保護粉絲,我還是不公佈其名稱。

該股的炒作模型跟石墨電極漲價一模一樣,也是因為環保督查,淘汰落後產能導致該公司成為全國唯一滿負荷生產的企業,而下游需求又是消費升級帶來的熱敏紙。這個在哪裡用到呢?基本和你生活息息相關,看個電影,電影票;吃個飯,刷卡小票;坐個高鐵,高鐵票;寄一個快遞,包裹單;行政稅收,開個稅票;世界盃來了,想買個彩票等等,可謂是生活都需要,這僅僅是一部分,醫用的影像資料等等都是需要熱敏材料。

你說,這樣的剛需還怕需求端不旺盛嗎?當我們發現供給端和需求端出現嚴重脫節的時候,暴利差價就出現了,V20就是享受這個中間暴利機會的公司。

說實話,沒有去年我們痛失方大碳素,今年也不會立刻發現V20的機會,也不會果斷打牙祭、搞野味的把手中其他組合個股暫時脫離,這中間是需要時機、眼光、勇氣的,缺一不可。

很多粉絲會不解,為什麼大元70、60不賣,再去換股啊,我要說,大元70、60的時候還沒有V20這樣確定性的股票出現啊,一個完美時間就是你買的股票恰好在高位,你看好的股票恰好在低位,但說實話,這樣的完美僅僅是完美,現實中很難。

舉此一例,就是告訴大家,MSCI進入後,對A股的改造就是理念上的變化,抓住業績、抓住成長準沒有錯,這也是我為什麼仍然堅定看好科技股,特別是芯片、集成電路、軟件,說實話,我們是廟小錢少,否則對中科曙光、紫光國微等芯片股就是越跌越買的思路,因為國之重器必須國家扶持,可這個過程又是一個漫長的中長線過程,沒有足夠穩定的資金,很難一直拿住。

這就是我們的矛盾,每個普通股民的矛盾,既想投資一個優秀的前景好的公司,可又沒有毅力去經受波折,對眼前出現的機會難免會去貪婪,抓住了欣喜、抓錯了又迷茫。

不管怎麼說,既然老天讓你在這個股市裡填坑填了這麼多錢,也填出來寶貴的經驗,能抓住一次機會,就等於從股市裡取出原來填進去的錢,你的經驗越豐富,思路越清晰,那麼自然就是從股市不斷取錢了,當然,心態跟上不同階層也是基本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