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石油民企“出海” 在中亞最大產油國紮下根

這家山東民企走出去的腳步,比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時間還早。他們走出的第一站,就在中亞最大的原油出產國哈薩克斯坦。他們走出去的這一年,正是中哈原油管道項目開始啟動的這一年。

山东石油民企“出海” 在中亚最大产油国扎下根

中亞地區最大原油生產國

哈薩克斯坦是出海第一站

這裡是阿里木圖的CBD區,阿拉木圖最具現代建築色彩的寫字樓在這裡聚集,一大批中國公司像科瑞、華為、中信都在這片區域辦公。不遠處,就是雪山連綿的天山餘脈。

2004年8月23日,科瑞跟隨中石油腳步,走進哈薩克斯坦最大產油區阿特勞。科瑞董事長楊憲親自操刀,將科瑞在海外的第一家分公司設在哈薩克斯坦的阿特勞。

正是在這一年,中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和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運輸股份公司共同參股50%成立了中哈管道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中哈原油管道的項目投資、工程建設、管道運營管理等業務。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原油主要資源的儲備和生產開發區域。專家估算,裡海地區石油總儲量達900億--2000億桶,天然氣儲量約為458.8萬億立方米,分別佔世界石油和天然氣總儲量的17.2%和7.5%,被稱為“第二個波斯灣”。

裡海周邊有5個國家,哈屬裡海的石油總儲量約佔整個裡海儲量一半,天然氣總儲量約佔裡海儲量三分之一。哈原油主要通過3條管道出口海外——向西通往歐洲的裡海原油管道、向北通往俄羅斯的阿特勞—薩馬拉管道以及向東通向中國的中哈原油管道。

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國在中亞地區第一條戰略級跨國原油進口管道,西起哈薩克斯坦裡海之濱的石油重鎮阿特勞,途經肯尼亞克、庫姆克爾和阿塔蘇,終點為中哈邊界的阿拉山口—獨山子輸油管道首站,全長2800多公里,被譽為“絲綢之路第一管道”。

此前,中國進口的石油大部分來自中東,近幾年中國也在尋求中東以外的石油儲備區,將目光轉向了中亞和俄羅斯。目前,中國的“三桶油”都進入了哈石油開採領域。

山东石油民企“出海” 在中亚最大产油国扎下根

在沒有走出去之前,在國內,科瑞只能為三桶油提供服務。現在,科瑞在全球已經有57個分支最機構,其中分佈在“一帶一路”沿線上的就有48個,覆蓋了所有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包括俄羅斯、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白俄羅斯、阿塞拜疆都設立了分公司或辦事處。阿塞拜疆的巴庫油田,曾是前蘇聯最大油田,二戰時德國曾一度攻下巴庫,妄想獲取石油資源以支撐其龐大戰線。蘇軍在撤出巴庫前,將這裡的石油鑽探設施夷為平地。現在,中石油、中石化、科瑞在巴庫油田都設有辦事處。

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辦理簽證很難,即便這樣,科瑞在哈薩克斯坦也設了3個辦事處,一個在阿拉木圖,一個在首都阿斯塔納,還有一個在哈薩克斯坦最大油氣儲區阿克套。在阿特勞、阿克糾賓這樣的採油區,科瑞也有常駐機構。目前,哈國超過60%的石油是從阿特勞地區開採的。

山东石油民企“出海” 在中亚最大产油国扎下根

科瑞在阿拉木圖辦公樓

紮根當地,80%來自當地客戶

從2008年至今,科瑞哈薩克斯坦分公司累計創匯1億多美元。

而在這10年來,中國也成為哈薩克斯坦原油的重要買家。2010年-2016年,中哈原油管道連續7年輸油量超過1000萬噸,佔哈原油年出口量的16%。根據哈政府的規劃,中哈原油管道的出口量將在2020年提高至2000萬噸/年。

而中哈兩國之間油氣往來,引發了設備需求。截至目前,科瑞在哈拿到的最大一單合同價值1500萬美金,這家企業位於克孜洛爾達地區,是當地一家合資企業,科瑞成功談下這家企業的4套大型壓縮機設備採購項目,設備的成功運行讓科瑞在當地業內名聲大噪。

山东石油民企“出海” 在中亚最大产油国扎下根

“現在哈薩克斯坦銷量最多的,就是石油設備和鑽機上一些零配件,去年整個哈薩克斯坦分公司零配件銷售額達到500多萬美金,並且每年保持在50萬美金左右增量。”孫福營說。

與其他走出去的企業“借船出海”戰略不同,科瑞一開始走出去就是獨立運營。科瑞石油董事長楊憲在內部講話中曾提到,在國外開設業務,是和國外企業做生意,更多要靠當地的國油(國家石油公司),拿出技術和實力開拓海外市場,要紮根本土,推行本地幣結算,把海外分公司做實。

現在,科瑞的海外分支機構員工本土化率達到51%以上。在科瑞哈薩克斯坦分公司,中方和外籍員工共有40多名,其中中國人只有3人。科瑞的業務中有80%來自當地客戶。

哈國油氣資源豐富,但加工效率低,科瑞的設備能幫助油田提高原油採收率70%以上。現在,科瑞和哈最大的石油企業哈薩克國家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打交道,給他們提供設備及後期維保。

8000名員工,3000人是來自全球的技術專家

在哈薩克斯坦市場上,科瑞的競爭對手有當地民營企業,也有中國企業,還有殼牌、斯倫貝謝、哈理伯頓這樣的國際巨頭。除了中國製造的價格優勢以外,科瑞的王牌是售後服務——8小時快速反應,24小時到達現場。要保證這樣的效率,就必須紮根當地,建立一個強大的售後服務網絡。為此科瑞不惜花費巨大成本,僅哈薩克斯坦分公司每年的運營費用就在60萬到70萬美金。

山东石油民企“出海” 在中亚最大产油国扎下根

阿克套,哈最大產油區,科瑞有點

山东石油民企“出海” 在中亚最大产油国扎下根
山东石油民企“出海” 在中亚最大产油国扎下根

要與斯倫貝謝這樣的國際油服巨頭競爭,離不開一個強大的技術支撐。科瑞目前有8000餘名員工,其中3000多人是技術專家,有科瑞從中石油、中石化退休人才中外聘的,也有來自美國的能源之都休斯頓、加拿大的油氣領袖卡爾加里的專業人才。科瑞還在北京與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合資建設了非常規油氣開發領域世界排名前五的“卡爾加里大學(北京)非常規油氣技術開發中心”,專門做頁岩含氣性及儲層評價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發、油氣藏工程關鍵技術、頁岩儲層壓裂優化的課題研究。科瑞的想法是“搭平臺、建隊伍、肯投入、創成果”,目前已在全球建立了16個技術研發中心。

以一個企業之力,推動中哈石油城“結親”

2017年5月,科瑞石油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召開中亞五國論壇,推介科瑞的產品和服務。俄羅斯、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土庫曼、烏克蘭國家石油公司都來參加這個論壇。現在,一說科瑞,大家都知道。哈薩克斯坦的國油公司一有招投標或者詢價,會第一時間通知科瑞。而在今年4月在莫斯科舉行的俄羅斯國際石油展展會上,科瑞的品牌實力也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