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納指再創新高,創業板卻一直在調整,這是為什麼?

川粵世紀

這幾天美股走勢強勁,納指連續三日高歌猛進再創歷史新高,道指也重返25000點關口上方。

做為跟納指有著同等性質及使命的創業板,除了調整還是調整,沉悶的走勢讓投資者內心充滿無耐。

而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反差,最主要原因是兩者之間的成熟度不一樣。



我們知道,創業板市場剛起步不久,市場上的科技型、成長型企業目前仍處於孵化階段。

而納指則不然,它已是一個成熟市場,裡面的公司涵蓋了美國數百家技術最先進、發展最快的公司,比如:微軟、英特爾、蘋果、雅虎、、、等家喻戶曉的高科技公司。

事實上,納指能創歷史新高並非是市場炒作,而是由於科技股的基本面表現強勁,比如:微軟、蘋果、英偉達、奈飛、亞馬遜等公司。

而反觀創業板,它目前還沒有什麼出類拔萃、業績突出的科技股公司。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到創業板走勢未能跟上納指強勢步伐。



雖然目前創業板的走勢跟不上納指的步伐,但也並不代表創業板就沒機會。我們可以看一下歐洲科技股,它們在美股科技巨頭的強勢表現帶動下也已開始奮起直追,目前已創近17年新高。

這對於創業板接下來的走勢還是值得借鑑的,畢竟全球科技股都在漲,相信創業板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多少應該會有所表現,大家拭目以待吧!


大海朝曦

關於創業板,筆者前天寫過一篇文章《當前創業板面臨三大攔路虎》,在這裡在做一個簡單的回答。

與創業板跌不停的是貴州茅臺和恆瑞醫藥等食品飲料板塊漲不停,目前市場依然是一個存量資金博弈格局,一些食品飲料成交爆棚漲幅巨大,資金都在追逐所謂的防禦板塊,中小創自然失血下跌。

之所以有此悲催,在於監管上嚴厲打擊炒新炒小炒概念,引導價值投資,但科技股真的只是概念股小盤股嗎?哪一家大公司不是從小公司成長起來。

目前創業板市盈率還是較高的,超過50倍,100倍以上個股為數不少,美國納斯達克30倍市盈率市場分析都是位於高位,市場投資者心裡惴惴不安,難道我們50倍市盈率會位於低位,在一個流動性氾濫的時代,資產荒下才可能雞犬升天,不管阿狗阿貓都會上漲,現在可是金融去槓桿資產擠泡沫的時期,流動性溢價成為過去式,演變成為結構性資金荒,資金只能有選擇性的抱團持股取暖獲得收益,那些表現平平估值偏高流動性不佳的個股不可能上漲。

從另一個角度看,創業板雖然是高科技股的集中地,但是因為發行制度的原因,有很多的東郭先生在內,很多公司是通過財務造假上市的,有的已經東窗事發,有的還隱藏其中,這就造成業績增長不佳,創業板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1068.2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27.70%;合計淨利潤分861.8億元,同比增長-16.11%。創業板公司業績受樂視網拖累,若扣除樂視網虧損(虧138.78億),創業板整體業績仍同比下降2.07%。目前是為前幾年大擴容買單。

創業板還有一個潛在地雷,那就是商譽減值,有的已經隱藏不住,不得不計提損失 造成股價大跌,有的還在苦苦支撐,17年三季度末時,創業板商譽同比大增41.81%至2434.00億元。而且,三季報商譽佔淨資產比例高達19.36%,較去年三季報時佔比17.43%再進一步。這是為前今年激進的併購重組買單。

未來新股擴容壓力巨大,增量資金有限,創業板牛市更多的是一種夢想,即使有CDR上市,指數無憂,但個股分化會十分嚴重,很多個股會被邊緣化成為乏人問津的個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