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8年高考數學?給2019年高考生又有何種啟發?

如何看待2018年高考數學?給2019年高考生又有何種啟發?

​2018年高考數學已經落下帷幕,但大家對高考數學的討論卻越來越熱烈。各路高手對全國各地的數學試題進行全方位解答,各種各樣的解題方法層出不窮,這是一件好事,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解題方法的理解。

不過,我們關注一場考試,特別像高考數學這麼重要的考試,不能僅僅只關心解題方法,而要學會從題型分佈看到命題老師的出題思路,從高考數學看到數學教育的方向等。如在一卷當中的概率題,命題思路比較新穎,一些平時數學學習只關注解題的考生,就無從下手,無法快速找到解題思路。

通過對數學試題認真分析,我們可以很清晰看到高考數學試卷嚴格按照考試大綱及考試說明命題,不僅僅只是考查考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加考查考生的能力水平、學科素養、數學思想方法、數學文化等,難度適中見新意,同時兼顧梯度。

如一些地區的高考數學題,滲透了數學歷史和數學文化,讓大家加深對數學本質的理解,這對考生的數學素養和創新應用能力等提出挑戰。

像在北京卷中,考查到了我國明代朱載堉對十二平均律的重要貢獻,不僅僅加深大家對中國古代數學的認識,更讓考生感受到數學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價值,引發一股數學歷史和數學文化學習熱潮。

如何看待2018年高考數學?給2019年高考生又有何種啟發?

基於這些“共性”,我們可以得出今年高考數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基礎和能力題搭配合理

今年的高考數學試卷,知識點覆蓋面比較廣,注重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查,同時突出能力立意,試卷結構穩定。對於基礎題部分,考生在平時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都會有訓練到,基本上逃不出五指山。

能力題一般集中在數學的主幹知識上面,如函數、導數與不等式、三角函數、數列、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統計概率等內容。這些相關題型,都是大家在平時訓練過程中重點解決對象。

二、平穩中凸顯創新,穩定中帶新意

高考試卷在題型、題量、難度、分值等分配上,與往年相比區別不大。不過,一些題型關注考生的探索意識和動手能力,重點考查考生的數學思想方法掌握程度,解決問題能力水平的高低等。

這些創新題型,題立意鮮明,背景新穎,設問靈活,層次清晰,同時“創新”不落俗套,題目不偏不怪等,迴歸到數學的本質,如體現了數學學科重視思維邏輯的特點。

如在高考數學試卷當中,一些題目需要考生用到歸納法、分析法、反證法、數形結合、綜合法、等價轉化、分類討論、函數與方程等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

如何看待2018年高考數學?給2019年高考生又有何種啟發?

三、高考數學對我們平時的數學教育有何種啟發

全國各地的高考數學試卷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了“創新”,區別就在於力度的大小,但這代表一種趨勢,給我們的數學教育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如要求數學教育真正的重視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更加註重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索創新能力等各方面的培養。

現在的高考數學已經遠離那種偏題、怪題,特別是那種沒有思想方法價值,只有一堆過於複雜和繁瑣運算的題目,已經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對考生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題型,如用思維量來代替運算量,凸顯出注重考查學生運算能力、思維能力、空間想象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高考數學加強對考生的綜合能力、創新意識、探索能力等考查,這與國家新的人才定位,人才培養理念保持高度一致。

綜合今年高考數學以上這些特點,對我們的數學教育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大家除了要掌握好紮實的基礎,更要提高綜合能力,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加強對探索創新能力的培養,加深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提高數學素養,努力學習數學文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