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

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

古語講:“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如果一個孩子在家裡接受了母親的言傳身教的影響,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與人和睦相處,形成了謙恭有禮、嚴謹誠信的態度,培養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品德,走上社會之後自然知道如何與領導、同事、朋友乃至與陌生人和諧交往。母教,比哪個學校都重要;中華民族需要站起來,未來的時代需要女性站出來,這不是說一定要女性來做領袖的意思,而是女性作為社會的基本力量,需要培養和建立婦女的道德,來影響男人,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以身作則,教育好下一代,影響社會與世界。

每個人一生,母親對自己的影響總是巨大的,一個母親是否有文化,是否品行端莊,是否教子有方,直接影響孩子一生。母親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影響孩子思想觀念的形成。所以一個男人,若能娶一房好太太,便能“富”三代。當然,這裡所說的“富”,並非一定指有錢,而是一個人的思想富,品德富,最終使自己成一個有所作為的人。縱觀歷史上,那些有建樹、有所出息的名人,大都深受其母親思想之薰陶,從而也成就了他們的人生。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許多名人學者、名臣重將,諸如楚國宰相孫叔敖、大將子發,儒家學者孟軻,齊國宰相田稷子,西漢丞相翟方進,西晉政治家陶侃,唐朝詩人元稹,宋朝文學家歐陽修,思想家程顥、程頤,民族英雄岳飛,明朝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等,全都是由他們的母親一手培養長大成才、成名的。中國古代的母親為中華民族培養造就了一大批人才,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孔母顏徵授學

歷史上關於孔子母親顏徵在的教子故事鮮很多人都不太瞭解。其實,孔母在孔子的成長中起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後一個國王紂王的弟弟。商朝滅亡後,大哥微子被周封為宋國的國君,微子啟死後,微仲繼位,到孔子父親一代,已是十五世,孔父在魯國只是一名武士。孔子母親的家族先祖伯禽,是魯國的始祖,周公旦的長子,周朝先王周文王的孫子。

據說孔子的父親當年娶母親的時候年紀已經是六十多歲,而顏氏女則不滿二十歲。  因為年齡相差懸殊,在當時不合禮儀,故有《史記》中記載“野合”之說;有說在野外合歡,按此說法,孔子為私生子。孔子約三歲時,孔母帶他離開鄹邑,到國都曲阜的闕里居住,當時家境相當貧苦。

孔子的外公是飽學之士,在那個時代,同樣能夠讓女兒識字識禮,可以見其開明。外公的直接傳授,使孔母不僅僅積累了豐厚的識見和學養,在教育和禮上也有很高的修養。她把父親家的全部書籍,都搬運到自己的新家,選三間房子的一間作書房,準備在孔子滿五歲的時候教他念書。她先收了五個小孩子,在自己家教發矇的書,得到每位學生家的學資,五斗小米和一擔乾柴,足以養活母子兩人。

孔母教孩子們習字、算數和唱歌三門功課,同時也教孩子們學習禮節和儀式。孔子不到六歲開始跟班學習,後來,徵在又收了幾個小學生,小孔子成為他母親的小幫手,以盡輔導微薄之力。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細心教育,不到十歲的小孔子,已經學完全部發蒙功課,因他愛琢磨,肯用腦子想問題,記憶力出眾,喜歡幫助別人,成為同窗學習的佼佼者。有了孔母的這一段家教生涯,自己幫助別人學習的經歷,對孔子以後辦私學、興教育,起到直接的影響。

按照當時的規矩,童子十歲就要外傅(跟別的老師去唸書)。孔母關閉了她的學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內最好的學堂,學習詩歌、典籍、歷史等功課,即被後世稱為《詩》、《書》、《禮》、《樂》的內容。當時學堂稱為“庠”,屬於官辦學府,集中了魯國最優秀的老師,實施非常嚴格的教育。因顏氏家族與魯國國君是同宗關係,孔子仍以一個貴族子弟的身份,在學堂裡受到貴族式教育。

正是有著這種母子情深的依存關係,才有了《禮記·檀弓》裡故事的發生:孔子在其十七歲時,其母仙逝,孔子堅持父母合葬,因母恥於野合之事,未曾告訴父墓所在,孔子為了打聽父墓所在,就想了個殯母於五父之衢的辦法。按常禮,殯當在寢而不在外,今孔子故意殯母於外,意在引起人們的注意,使人們怪而問之,孔子便可藉機打聽父墓之所在。後來問於鄒人曼父之母,才知道父親葬於防,然後使父母得以合葬。

孔子17歲時,其母顏徵在仙逝,終年不過三十四五歲。孔母顏徵在是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與孟母教子相比,孔母雖然少了些經典的範例,但是作為一個年輕守寡的女人,能夠擇良而居、親臨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最知書達理的母親 孟母仉氏 孟母三遷 斷機教子

中華文明,人文薈萃,星漢燦爛,折射出母教的春暉。中國母親,自古以來就注重母教對子女成長的影響。她們在教育後代的過程中,表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教育藝術、偉大的人格修養,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碩學鴻儒。

中國古代大思想家孟子的母親仉氏,就是這樣一位女性。正是這位母親的教子有方,注意環境對幼兒的影響,寓教於喻,以母行母德做孩子的表率,才使孟子有了求知的慾望、誠實的品格、勤學的毅力,才使孟子有了成為儒家大師的基石。孟母也因為培育出了一位歷史名人而被尊為母教母儀的第一個楷模。

孟母是是一位頗有見地,善於教子的賢德女性。孟子能夠成為中興儒學的“亞聖”,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思想體系中地位僅次於孔子的人,多得力於這位母親的教育。《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傳誦名句,孟母的“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婦孺皆知的歷史佳話,成為天下母親教育子女的樣板故事。

孟母三遷,即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便出自於此。詞語解釋信息為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現在有時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 。

相傳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足闢踴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曆每月初一這一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

孟子名孟柯,出生於現在山東省鄒城市北的鳧村(今屬於曲阜市)。《列女傳》記載,孟家最初的住處靠近一片墓地。遊戲、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於經常看到出殯送葬的人群從附近經過,因此,孟軻與其他孩子就“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他們模仿送葬的人群,興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遊戲。孟母認為這樣的環境會影響孩子讀書,妨礙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會讓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決定搬家,帶著孟軻遷居到遠離墓地的廟戶營村。廟戶營村位於現在的鄒城市西北部,當時,這裡是一處繁華的集鎮。孟軻置身於這人來人往的鬧市之中,逐漸又同集鎮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遊戲,與同伴們學習商販叫買吆喝,討價還價,還學鄰居屠夫殺豬宰羊。孟母覺得這裡仍然不是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這樣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販的影響而不認真讀書。

在這個集鎮上剛剛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決定再一次搬遷自己的住處。他們搬到了學宮的旁邊。這所學宮位於現在鄒城南門崇教門外路東,是孔子之孫即子思設宮講學的地方,後人稱它為“子思書院”。後來子思的學生在此授徒講學。孟母想,孩子在學宮的附近居住,必然會受到學宮氣氛的影響,長大以後讀書也方便。母子搬遷到這兒後,天資聰穎的孟軻果然被書院裡的琅琅讀書聲所吸引,常到書院裡跟著學習詩書,演習禮儀。孟母很高興自己終於找到了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從此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後來孟母把孟軻送入學宮,隨子思的弟子學習,使孟子從此走上學業之路。

孟母斷機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遷一樣是母親教子故事的典範。孟子雖然天性聰穎,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頑皮。到學宮學習了一段時間後,開始的新鮮勁頭過去了,貪玩的本性難移,有時就逃學,對母親謊稱是找丟失的東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織布,知道他又逃學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織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斷。孟子問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回答說:“子之廢學,若吾斷斯織也!”,教育孟軻,學習就像織布,靠一絲一線長期的積累。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淵博的知識,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廢。逃學就如同斷機,線斷了,布就織不成了,常常逃學,必然學無所成。

孟軻幡然大悟,從此勤學苦讀,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終於成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母對於家庭一生操勞,儘管孟子已經長大成人,但對孟子的教育和督促從來沒有放鬆過。在齊國,孟子多次向齊宣王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齊宣王雖然以年祿十萬鍾酬謝孟子,但是卻不肯積極推行他的政治主張。他非常想去願意採納他政治主張的宋國,可是又擔心母親年事已高無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兒子的心事,對兒子說:“故年少則從乎父母,出嫁則從乎夫,夫死則從乎子,禮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義,吾行乎吾禮。”孟母的一席話把孟子的擔憂和猶豫一掃而空,孟子隨離家周遊列國,受到了各國的空前歡迎,他的政治主張在許多諸侯國得到順利推行。

就在這個時候,為兒子傾盡畢生心血的孟母,在親眼看著兒子成功的時刻,滿懷著一個母親成功的歡欣,一病不起。在歸葬故鄉的途中,沿途經過的地方,無論民眾官員,無不爭向在路旁祭奠,表達對這位偉大母親的尊敬和哀思。在山東鄒城市北20裡的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靜穆莊嚴,時刻吸引著一代代景仰這位偉大母親的人們。

明辨忠奸大德高義的母親 徐母 三國謀士徐庶的母親

徐庶是三國穎州(今河南許昌)人,字元直。早年與諸葛亮、龐統同為好友,曾投劉表,後投劉備任軍師。徐庶投奔劉備的時候,正值劉備孤軍落難之際,兵不過千,城僅新野一座,將只有關羽、張飛、趙雲、關平、周倉等人。徐庶作了劉備的軍師後,大展才華,在數月間連施妙計,殺呂曠,斬呂翔,大破八門金鎖陣,敗曹仁取樊城,劉備的士氣軍心為之一振,曹操的囂張氣焰為之一寒。曹操的謀士程昱對曹操說:徐庶的才能比他程昱要高出10倍。但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徐庶越戰越勇時,他不得不激流勇退。在三國初期這謀臣智士縱橫俾闔的較量場上,就失去了一位極其重要的軍事家,失去了許多可令後人學習和效仿的用兵之法。而令人高興的是,在徐庶辭別劉備時,向他推薦了諸葛亮,於是有了傳誦千古的“三顧茅廬”故事。

徐庶正施展才華的時候,為什麼要突然離開劉備?都是因為曹操的謀士程昱。徐庶是有名的孝子。當曹操聽謀士程昱說徐庶在為劉備出謀劃策時,就想納為己用。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騙至許昌,請徐母寫信召喚徐庶。沒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曉大義的老人,徐母識破曹操的奸計,堅決不從。程昱就進一步獻計,偽造徐母一封信,招引徐庶。徐庶是個孝子,收到這封假信後,只得辭別劉備投曹。徐庶臨別劉備時,二人灑淚相別,徐庶指心對劉備說:“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玄德哭著說:“元直去矣!吾將奈何?”徐庶推薦了諸葛亮,說:“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親往求之。若得此人,無異周得呂望、漢得張良也。”

徐庶被一封假造的書信輕易騙到了許昌,此舉使深明大義的母親痛極而自盡,造成了徐庶終生的遺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一場空歡喜,得到的是一位終生不為其設一計的旁觀者。老母親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長嘆:“我徐某,報國有心,卻無力迴天;不忠、不孝,枉為人臣。”在那個時代,曹操名為漢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卻能夠區分奸偽,認為兒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見這位母親的大德高義。

陶母 截髮筵賓 封壇退鮓

陶母是東晉陶侃之母。陶侃是一代名將,在穩定東晉初年動盪不安的政局上,很有建樹。而當時陶母“截髮筵賓”、“封壇退鮓”的教子故事也廣為流傳。

  陶侃幼為孤子,家境貧寒。陶母也是早年喪夫,她含辛茹苦,靠紡紗織麻維持生計,供養陶侃讀書。在教子上,陶母一直教育兒子,交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更有水平、更有文化之人。有一次,同郡孝廉(即舉人)範逵訪賢遇大雪,借宿陶侃家。時天寒地凍,馬無飼料,陶母揭去自己床鋪上的稻草蓆,剁碎餵馬;由於家中貧寒,無以款客,陶母又偷偷剪下自己的長髮,賣給鄰人,換錢購買酒菜。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所以頭髮是不可以輕易剪的。陶母如此舉動,足見她待客之誠心。所以範逵大為感動,遂舉薦陶侃由縣吏拜授郎中,從此後,陶侃走上了發達的仕途。這就是“截髮筵賓”的典故。

  陶母還有一個廣為傳頌的故事是“封壇退鮓”。

  陶侃曾在浙江海陽做縣吏,監管漁業,常有下屬送東西給他。有一次,一位下屬送了一罈魚鮓(醃魚)給陶侃,孝順的陶侃馬上念及一生貧居鄉間的慈母,便囑託鄉人帶給母親。誰知母親卻原封不動地將這一罈魚鮓退了回來,並在信中寫道:“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陶侃收到母親退回的魚鮓和回信,大為震動,更愧疚萬分。他下定決心,一生遵循母親教導:清白做人,廉潔為官。

後人讚譽:“世之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則國何患無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惡有不理哉?”

陶侃是東晉名將,曾任八州都督,徵西大將軍,封長沙郡公。他有一個非常賢惠又深明大義的母親。陶侃的先輩,史書上記載不詳。其父陶丹,是吳國的邊將,官至揚武將軍。揚武,系雜號,地位不高。陶侃先世無顯赫仕宦可以溯記,年輕時又當過尋陽的“魚梁吏”,說明其家屬於“寒門”這類社會地位很低的階層。晉滅吳後,中原人稱江南人為“亡國之餘”,江東士族在政治上也受到中原士族的排抑。像陶侃這樣“望非世族、俗異諸華”的人,處境就更為艱難了。

陶侃少年時喪父,家境清貧,與母親湛氏相依為命。湛氏是位很堅強的女性。她立志要使兒子出人頭地。在這種環境下,對陶侃管教很嚴,並通過自己紡織資助兒子去結交朋友。後來,陶侃在縣功曹周訪的薦引下當上縣主簿,才開始擺脫充當賤役的地位。

一次,鄱陽郡孝廉範逵途經陶侃家。正值大雪。陶侃因家貧,擔心沒有招待而怠慢了朋友,心中十分焦急。母親看在眼裡,安慰他說,你只管留客吧,我會設法招待好的。於是,她把頭上的長髮剪下,換成酒菜,又捲起鋪床的乾草切細,陶侃“斫諸屋柱”為薪柴,餵飽範逵的馬。範逵事後得知,感慨地說:“非此母不生此子”!即使是跟隨範逵而來的奴僕也覺得大過所望。

等範逵離開時,陶侃又追送百餘里。範逵很感動,臨別時問陶侃:“卿欲仕郡乎?”陶侃趕忙回答:“欲之,困於無津耳”。範逵遂向廬江太守張夔“稱美之。夔召為督郵,領樅陽令。有能名,遷主簿”。這時恰逢州部從事來到郡裡,他想借視察之名勒索賂賄,陶侃便讓手下諸吏安心辦公,自己出面對從事說:“若鄙郡有違,自當明憲直繩,不宜相逼。若不以禮,吾能御之。”從事聽了便退了出去。陶侃也未忘報答張夔的知遇之恩。“夔妻有疾,將迎醫於數百里。時正寒雪”,眾僚屬皆面有難色。唯陶侃說:“資於事父以事君。小君,猶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盡心乎”!於是請行,眾鹹服其義。後長沙太守萬嗣路過廬江,見到陶侃,陶侃對他特別虛心謙恭,使得太守大為驚訝,臨別時對他說“君終當有大名”。令其子和他結交朋友,而後才離去。

歐母 畫荻教子

歐母是北宋歐陽修之母。歐陽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但他的成就也離不開他母親的偉大教育。

歐母又是一位單親母親,她丈夫在兒子四歲那年便去逝了,留下她孤身一人辛苦拉扯兒子。歐陽修父親在世時,家中經濟比較寬裕,可自從他去世後,家境便一落千丈,日漸貧寒。後來竟到了“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地步。孤兒寡母在這樣的境況下生活,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歐母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女人,她家窮志不窮,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將兒子養大,並用最原始的方式教歐陽修識字。這便是著名的“畫荻教子”:歐陽修五歲時,歐母便教他讀書識字、做人處事的道理。只是當時家裡窮,家裡沒錢買筆墨紙硯,歐母只好用蘆葦杆代替,然後在地上鋪一些沙,把地當紙,一筆一畫地教歐陽修寫字。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歐陽修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特別懂事,於是奮發圖強,學習成績優異,他於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高中進士。

歐陽修在當官期間,積極支持范仲淹維持新法,後因此被貶職。但歐母並沒有抱怨兒子的仕途不濟,而是寬慰兒子說:“你為正義被貶職,不能說不光彩。我們家過慣了貧寒的生活,你只要思想上沒有負擔,精神不衰,我就高興。"有母如此,兒子焉能不偉大?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的著名學者,是傑出的文學家、史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於封建仕宦家庭,其父歐陽觀是一個小吏。在歐陽修4歲時,父親就離開了人世,於是家中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歐陽修的母親鄭氏身上。為了生計,母親不得不帶著剛4歲的歐陽修從廬陵到隨州,以便孤兒寡婦能得到在隨州的歐陽修叔父的照顧。

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只讀過幾天書,但卻是一位有毅力、有見識、又肯吃苦的母親。她不斷給年幼的歐陽修講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講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個總結,讓歐陽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導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隨聲附和,不要隨波逐流。歐陽修稍大些以後,鄭氏想方設法教他認字寫字,先是教他讀唐代詩人周樸、鄭谷及當時的九僧詩。儘管歐陽修對這些詩一知半解,卻增強了讀書的興趣。

眼看歐陽修就到上學的年齡了,鄭氏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家裡窮,買不起紙筆。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邊長著荻草,突發奇想,用這些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不是也很好嗎?她就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開始教歐陽修練字。歐陽修跟著母親的教導,在地上一筆一劃地練習寫字,反反覆覆地練,錯了再寫,直到寫對寫工整為止,一絲不苟。這就是後人傳為佳話的“畫荻教子”。

幼小的歐陽修在母親的教育下,很快愛上了詩書。每天寫讀,積累越來越多,很小時就已能過目成誦。10歲的時候,母親就帶他經常到附近藏書多的人家去借書讀,因為自己沒有,她就讓他把借來的書抄錄下來。

一天,他從李家舊紙筐裡,發現一本六卷本《韓昌黎文集》,經主人允許,帶回家裡。打開一看,大開眼界,便廢寢忘食、日以繼夜地閱讀。宋朝初年,社會上多流行華麗浮躁、內容空洞的文風,而韓愈的文風與之完全不一樣。歐陽修被韓愈清新自然的文章所打動。他高興地對母親說,世上竟有這麼好的文章啊。儘管歐陽修年紀尚小,對韓愈文學思想未必能全部吃透,但卻為他以後革除華而不實的文風打下了基礎。而正是在這種思想啟迪下,一個學習韓愈、革除當時文壇上壞風氣的念頭,在他的腦海裡油然升起。

歐陽修長大以後,到東京參加進士考試,連考三場,都得到第一名。當歐陽修20歲的時候,已是當時文學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母親為歐陽修的出眾才學而高興,但她希望兒子不僅文學成就出眾,為人做事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歐陽修長大做了官以後,母親還經常不斷地將他父親為官的事績講給他聽。她對兒子說:你父親做司法官的時候,常在夜間處理案件,對於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來覆去地看。凡是能夠從輕的,都從輕判處;而對於那些實在不能從輕的,往往深表同情,嘆息不止。她還說:你父親做官,廉潔奉公,不謀私利,而且經常以財物接濟別人,喜歡交結賓朋。他的官俸雖然不多,卻常常不讓有剩餘。他常常說不要把金錢變成累贅。所以他去世後,沒有留下一間房,沒有留下一壟地。

她告誡兒子,對於父母的奉養不一定要十分豐盛,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孝心。自己的財物雖然不能佈施到窮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義。我沒有能力教導你,只要你能記住你父親的教誨,我就放心了。母親的這些語重心長的教誨,深深地印在歐陽修腦海裡。歐陽修為官秉正,但也不忘孝敬為自己備嘗艱辛的母親。皇祜五年,歐陽修的母親以73歲的高齡病逝於南京,歐陽修將母親遺體運送故鄉安葬。母親慈祥的面容,勞碌奔波的身影,時時出現在眼前,母親的諄諄教導激勵他成就了一生的功業。

最愛國的母親 岳母刺字訓兒

岳飛的母親,岳母刺字始見於元人所編的《宋史本傳》.書雲:“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精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岳飛(1103-1141),南宋軍事家。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少時勤奮好學,並煉就一身好武藝。19歲時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1126年金兵 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的戎馬生涯。傳說岳飛臨走時,其母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字。

岳母是北宋名將岳飛之母。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很多自私的母親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前線,希望能在戰亂年代保全子嗣血脈。

  但是岳母卻和一般母親不同,她大義凜然,主動勵子從戎,精忠報國。她為了讓兒子永遠銘記大丈夫當“精忠報國”的訓誡,甚至用繡花針把這四個字刺在岳飛的背上!由於岳母的積極鼓勵,使得岳飛投軍後,奮勇殺敵、義無反顧,他很快屢建戰功被升為秉義郎。

有一次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時,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讚他是"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後來岳飛終成為一代有名的抗金英雄,為歷代人民所敬仰。

岳飛自從槍挑了小梁王,大鬧比武場之後,和牛皋、王貴、湯懷、張顯弟兄五人,一起回到家鄉河南湯陰,閒居起來。這時候,北方金國興起,四太子金兀朮率領大兵南侵。北宋朝廷腐敗無能,無力抵抗,被金兵佔了都城汴梁(今開封),皇帝欽宗、太上皇徽宗也被擄到北國。金兵在中原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再加上河南這一年瘟疫盛行,偏偏又遇大旱,顆粒無收,百姓生在水火之中,苦不堪言。岳飛和母親、妻子在家苦守清貧,甚是淒涼。王貴、湯懷、牛皋幾個人的父母相繼過世,幾個人耐不住飢寒,未免去做些不潔之事。岳飛幾次勸他們休取不義之財,他們也不肯聽,最後竟一齊去山中落草了。岳飛見這般光景,心中悲傷不已。

一天,岳飛正與母親在家中說話,有人前來叩門。岳飛把那人接到屋中,談話中才知道來人是洞庭湖楊麼起義軍的部將王佐,因楊麼久慕岳飛文武全才,特差王佐前來聘請前去相助。當下王佐拿出許多金銀珠寶作為聘禮。岳飛正色說道:“岳飛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堅辭不收。王佐無可奈何,最後只得收拾起聘禮回山去了。

王佐走後,岳飛進去將這些細細說與母親。岳母聽罷,沉思了一會,就讓岳飛去中堂擺下香案,端正香燭,隨後帶媳婦一同出來,焚香點燭,拜過天地祖宗。又叫岳飛跪在地上,媳婦研墨。岳母說道:“孩兒,做孃的見你甘守清貧,不貪富貴,是極好的了。但恐我死之後,又有些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倘我兒一時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豈不把半世芳名喪於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字,願你做個忠臣,盡忠報國,流芳百世,我就含笑於九泉了!”岳飛聽罷,說道:“母親說得有理,就與孩兒刺字罷。”便將衣服脫下半邊。岳母取過筆來,先在岳飛背上寫了“盡忠報國”,然後將繡花針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只見岳飛的肉一聳,岳母問:“我兒痛麼?”岳飛道:“母親刺也不曾刺,怎麼問孩兒痛不痛?”岳母流淚道:“孩兒,你怕孃的手軟,故說不痛。”說罷,咬著牙根刺起來。刺完,將醋墨塗上,使永遠不褪色了。岳飛起來,叩謝了母親訓子之恩。

這時,宋康王在金陵繼位,為高宗。朝廷傳下聖旨,聘召岳飛進京受職,率兵討賊,圖復中興,報仇雪恨。岳飛接了聖旨,即刻收拾停當。岳母叮嚀孩兒,勿忘“盡忠報國”。岳飛拜別母親,又囑咐了妻子,這才上馬進京去了。這以後,岳飛領兵幾次大敗金兵,力圖恢復中原,不料朝廷奸臣宰相秦檜一夥,私通金國,陷害忠良。他們把岳飛騙進京,誣他謀反,下在獄中。審訊中,岳飛脫下上衣,露出背上“盡忠報國”四個赫然大字,凜凜正氣,貫衝鬥牛。但邪惡猖獗一時,岳飛終被害死於風波亭。可是,岳母訓子報國的故事和民族英雄岳飛的美名卻千古流傳。

最睿智的母親 孝莊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一姓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之女,明萬曆四十一年二月出生,一十三歲時,由她哥哥吳克善護送到盛京,嫁給皇太極。十七世紀初,明王朝衰落,東北女真族崛起。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於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建立後金國。努爾哈赤死後,第八子皇太極繼承汗位,北伐蒙古、南征朝鮮,並於明崇須九年(1636)稱帝,國號清,建元崇德,奠都盛京,與明朝遙相對峙。明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攻佔北京,崇禎皇帝縊死煤山,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叛明投清,於是清軍鐵騎奔突入關,逐鹿中原,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在清軍追擊下瓦解。九月十九日,清宗室鄭親王濟爾哈朗率勁騎,護送清幼生從盛京遷居北京。十月一日黎明,古老的皇城裝點一新,上午已時,皇極殿前鞭鳴三響,鍾磐交鳴,韶和典樂徐徐奏起。年僅六歲的小皇帝福臨,即位。清王朝統治中國二百五十年的歷史,就從這裡拉開帷幕。然而。這個小皇帝,並不理解這高高御座和聲聲歡呼的含義,只有坐在他旁邊的那位頭戴鳳冠的青年婦女,面色凝重,她就是小皇帝的母親、後世稱為孝莊文皇后。

最堅強的母親 佘太君

餘太君名賽花,西京大同人,乃後周四鎮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戶衣)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後來在徵遼之時,潘美掛帥,楊業為先鋒之職,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逼孤軍而臨絕險,陳家峪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楊業被俘,三日不食而亡。清朝光緒年間《岢崗州志》所述:“楊業妻折氏。業,初名劉繼業,仕北漢,任犍為節度使,娶折德(戶衣)女。後歸宋,賜姓楊。折性敏慧,嘗佐業立戰功,號‘楊無敵’。後楊業戰死於陳家谷,潘美、王(亻先)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辯伕力戰獲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為民。”又《保德州志》雲:“折太君,宋永安軍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女,代州刺史楊業妻。性警敏,嘗佐業立戰功。後太平興國十年,契丹入寇;業進兵擊之,轉戰至陳家峪口,以無援兵,力屈被擒,與其子延玉皆死焉。太君上書陳夫戰歿,由於王(亻先)違制爭功。上深痛惜,沼贈業太尉,除王(亻先)名。”宋太宗下詔“故云州觀察使楊業,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 (死後)贈太尉,大同軍節度,賜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以(《宋史·楊業傳》)。楊業為國捐軀之後,折太君又協助長子楊延昭抗遼立功,累任崇儀副使、江淮南都巡檢使、知定遠軍、保州(保定)緣邊都巡檢使、本州防禦使、高陽關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楊延昭戍邊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宋史)宋朝皇帝真宗也讚揚地說:“延昭父業為前朝名將,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楊延昭病逝軍中,終年57歲,河朔之人多望延昭靈樞痛哭流涕,悲聲直上九霄。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從狄青南征有功,授興州防禦吏、知涇州,為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部虞侯,卒後贈同州觀察使。楊家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折太君正是楊家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摺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她指揮楊家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跡,已經達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為了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了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為流傳。

注重行為規範、道德品質教育

古代母親教育子女,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普遍重視行為規範、道德品質的教育,即重視做人的教育。並且把做人的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嚴格要求一抓到底,絕不遷就姑息放任自流。

身教重言教教子誠實的母親

孟柯小時候,看到東鄰殺豬,問母親東鄰殺豬做什麼。孟母隨口說:“殺豬給你吃肉。”說完,盂母自覺失言,為避免給兒子造成言而無信的不良影響,真的買肉給他吃。

教子謙虛謹慎的母親

魯國文伯,小時盛氣凌人,每次放學回家,都有許多小朋友前呼後擁,有的幫他拿寶劍,有的幫他脫鞋,他故意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母親敬姜看到,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要他謙虛謹慎。

教子廉潔清白的母親

在子女為官以後,母親們都特別注意教子廉潔清白。三國盂仁為監魚池官,自己結網打魚送給母親,母親嚴厲批評他。

西晉陶侃為縣太守,憑藉職權送公家魚塘的醃魚給母親,母親拒收,並寫信批評他是給母親增添憂愁。

唐李畲為官,車伕將祿米送其家,不但祿米多給,而且李畲還不付車費,其母發現,給予批評,把多給的祿米退回,並親付車費。

唐朝中書令崔元緯母告誡兒子說:“兒子在外做官,如聽說生活貧困,是好消息;若聽說生活奢侈,則是壞消息。做官的如憑藉職權多吃多佔,跟盜竊一樣。做官不清白,愧對天地!”

剛直不阿的母親

在封建社會為官,正直人常遭陷害。古代母親卻非常重視教育子女剛直不阿。

春秋時楚國江乙為官,因正直遭陷害,其母親自到朝廷為兒子打抱不平。東漢範滂為官剛直不阿,身遭陷害入獄,屢遭折磨,但他始終不屈不撓。臨死時,母親對他說:“你這麼年輕就死去,母親怎不肝腸寸斷!可是,你剛直不阿美名傳千古,死而無憾!”

宋朝王子文剛直不阿,遭陷害被罷官,看母親年事已高,伯母親知道真相經受不了打擊,故意說是自己辭掉官職。母親說:“你的事我全知道,不用瞞我。過去你父親因剛直不阿受陷害,今天懷又像你的父親那樣剛直不阿,我應感到為有這樣一個好兒子而高興,有什麼憂愁的呢!”

北宋劉安定被封為諫,他不去上任,母親問為什麼?他說:“做諫官,就得要直言捐諫,很容易闖禍。母親年事已高,我怕母親為我受累。”母親卻勸他說:“諫官是天子之耳目,你立當有捐身報國的決心。將來一旦因直諫遭流放,到哪裡我都隨你去!”

教子秉公執法的母親

唐朝鄭善果為官,每次斷案,母親都躲在帳後聽著,如執法公正,則和兒子坐在一起進食,談笑風生;如發現兒子斷案不公,則終日不食,嚴厲批評教育兒子。

唐朝李景讓因部下有人違揹他意願,將一人打死,其母得知,憤怒斥責兒子說:“你憑藉職權,濫用刑罰,妄殺無罪之人,太殘暴了!”當即令人用木杖打李景讓,以示懲戒。

克己自勵的母親

春秋魯國文伯為官,回家見其母織布,很不高興,以為會讓眾人恥笑。其母教誨說:“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士之民響義,勞也。我之所以織布,是怕你忘記先人之業,怕你怠情。”

唐朝鄭善果任江州刺史,其母仍舊晝夜紡線織布。鄭善果不解,對母親說:“兒為三品官,所得俸祿不少,你何必這樣自討苦吃呢?”聽兒子這樣一說,母親告誡他說:“你已年紀不小,我以為你已懂得天下的義理了,聽你這麼說“看來你並不懂;你的俸祿不應獨享,應賙濟窮困親朋。紡線織布,這是我們婦人的本分,自你父親歿世以後,我從不塗脂抹粉,生活儉樸,親朋有兇吉事,全都資助。我莊園的收入,也都賙濟窮困親朋。你應當像我這樣克己自勵呀!”

據《宋史》記載,蘇軾剛十歲時,父親蘇洵就遊學四方,蘇軾的母親在家中主持家務,教育子女。她對蘇軾要求很嚴格,親自教他讀經史等書籍。不僅教蘇軾識字,還特別注重對兒子的德育教育。 一次,蘇母教蘇軾讀《後漢書》時,讀到了《範滂傳》,蘇母為範滂母子不畏暴,為了正義而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動,不禁放下書來,喟然嘆息。年幼的蘇軾也深深被感動,他問母親:“如果我長大後,跟範滂一樣,不惜捨身就義,母親會允許嗎?”蘇母肅然答道:“如果你能學範滂的樣,難道我就不能做到像範滂的母親一樣嗎?” 蘇軾從小在母親的教育下成長,二十歲時已經是博通經史,寫起文章來,下筆數千言,毫不費力。1057年考中進士,做過多年地方官,也曾在朝廷中任翰林學士。

抗議邪惡堅持正義的母親

秦朝末年,王陵參加劉邦起義軍。項羽為迫使王陵投降楚軍,將王陵母做人質。王母看到劉邦的漢軍是正義之師,以死激勵兒子堅定地跟劉邦打天下,捨身教子堅持正義。

漢朝御史大夫張湯,主持正義,好勝凌人,被丞相嚴青翟陷害入獄而自殺。其弟欲厚葬,母不允許,說:“湯兒為天子大臣,被人誣陷而死,為什麼還要厚葬?要簡葬,用牛車把棺木送走就可以了。”以此抗議邪惡。

大義徐霞客之母。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文學家、史學家。徐霞客生性自由蔬狂,不喜官場仕途,於是把整個生命都寄置於山水之中。他自助遊歷考察了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江蘇、上海、浙江、山東、山西、陝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足跡遍佈五湖四海。在考察途中徐霞客將親眼所見以及自己的學術思考用優美的文筆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為世人留下了一部寶貴的著作。徐霞客本人被譽為“千古奇人”,而《徐霞客遊記》一書則被譽為“千古奇書”。受耕讀世家的文化薰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他尤其鍾情於地經圖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遊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

十九歲那年,他的父親去世了。他很想外出去尋訪名山大川,但是按照封建社會的道德規範“父母在,不遠遊”,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沒有準備馬上出遊。他的母親是個讀書識字、明白事理的女人,她鼓勵兒子說:“身為男子漢大丈夫,應當志在四方。你出外遊歷去吧!到天地間去舒展胸懷,廣增見識。怎麼能因為我在,就象籬笆裡的小雞,套在車轅上的小馬,留在家園,無所作為呢?”徐霞客聽了這番話,非常激動,才決心去遠遊。但正是母親的理解和支持,徐霞客才能夠大膽放心地走上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道路。

忠貞愛國不懼死的母親

東漢趙苞為遼西太守,其母親、妻子在赴遼西途中,被鮮卑人劫為人質,攜持進攻漢朝國土,要挾趙苞停止反抗。趙苞忠貞愛國,哭著對母親說:“我是母親的兒子,現在為國駐守邊疆,我忠孝不能兩全啊!”母親對兒子說:“你不能為救我而停止抗敵,要狠狠地打擊入侵之敵!過去王陵母為固其子忠於劉漢之志,伏劍自刎;我今天就死在鮮卑人的刀下,你也要保衛國土不受侵犯!”

講究教育方式方法

古代母親教育子女,都堅持嚴格要求的原則。在這個前提下,還注意講究教育方式方法。

創造良好環境的母親

孟子小時候,家住墳地旁邊,盂子就學哭喪、埋人。孟母認為該居住環境不利盂子成長,遷居集市旁。孟子又學商人做買賣,盂母仍認為環境不好,又遷居學宮旁,盂子受到讀書人的影響,知書達禮,於是定居下來。

注意子女交友的母親

漢朝南鄭泰瑛,其子交往的朋友,無一個是賢者,她嚴厲批評兒子,使其多結交賢人。三國時孟仁在去南陽求學時,其母為之做一大被,目的是和貧窮的求學者共蓋一被,以結交良友,受良好的影響。

西晉陶侃,結識一良友陸逵。一次陸逵騎馬到家,探望陶母,陶母家貧如洗,無力招待,可他念及陸逵是兒子的摯友,想盡辦法熱情招待。把鋪下的稻草抽出餵馬,偷偷剪下頭髮賣掉,換來酒肉招待兒子的摯友。

宋朝楊仲珍將朋友請到家中,其母在窗外聽他們說話後,對兒子說:“我看你的朋友,德才都不太好,這對你影響不好。”兒子聽了母親的教誨,結交了品德高尚的朋友。

宋朝張奎母,在兒子請來朋友至家中時,在窗外聽他們談論些什麼。如談論做學問之事,則設宴款待;如果是嘻嘻哈哈不談正事,則不管他們吃飯。

勉子刻苦讀書母親

孟子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次,逃學回家,其母剪斷正在織著的布,告誡兒子說:“織布要一寸一尺地織,才能成為有用的東西。做學問也要像織布這樣,日積月累。你中途逃學,就和剪斷織布機上的布一樣,將來沒學問,成不了什麼有用之才。”東漢翟方進進京求學,無力交學費,其母也隨兒子至長安,晝夜紡線織布供兒子求學。

魏晉時期皇甫謐,年20歲,不願讀書,整天東遊西蕩,嬸母教誨他說:“你這麼大,還不讀書求上進,你用什麼來寬慰我的心啊?我對你可沒少操心,可你為什麼就這麼不爭氣呢?”皇甫謐接受嬸母教導,刻苦讀書,成為著名學者;

宋朝宋緩之母親自教其子讀書,他博通經史百家文章,為時人所崇尚,15歲召試中書,受到宋真宗器重,曾任兵部尚書。

北齊王昭小時候好讀書,其母在書市看到一本好書,欲為子購書,家貧無錢,將手鐲賣掉,感嘆說:“我留著它,有何用,那如用它替兒子買書更有用處。”

宋朝歐陽修,小時候家貧,買不起書本,母親用木棍在雪地上寫字,教兒子認字。元朝陳佑,年少好學,由於家貧買不起書,其母張氏剪下頭髮到書市換書給兒子讀。

深明大義對子女終身負責的母親

古代母親不僅在孩子小時候重視教育,而且在子女長大成人,甚至做高官以後,仍舊儘自己的責任,嚴格要求子女。

春秋時楚國大將子發,帶兵打仗,不能同兵士同甘共苦,生活特殊,不顧兵士死活,雖然打了大勝仗,其母仍不許他進家門。其母說:“你即或是打了勝仗,也是偶然取勝,作戰的實力在兵士,不能同兵士同甘共苦,你不是我的兒子。“子發承認錯誤,才放其回家。

梁朝大將王僧辯母魏夫人,在兒子“年過四十”,“為三千人將”以後,仍嚴加管教兒子,在執行公務中稍有過失,母親還用柺杖打他。

春秋時齊國宰相田稷子,為官三年退休回家,帶回數百兩黃金,其母認為錢來歷不明。經反覆盤問,田稷子承認是接受下屬之賄賂,母親非常生氣,斥責他不忠不孝,令其退回髒物。併到國王那裡去請罪。國王得知,讚揚田母深明大義,給予獎賞。

繼母義舉以情動情的母親

繼母自古以來就難當。要使丈夫前妻留下來的孩子信任,聽從教導,必要真誠的愛這些孩子。古代有許多的繼母,深明義理,用真誠感化孩子,取得教育的主動權。

看秋時齊國芒卯之後妻,有子三個,芒卯有子五個。這五個孩子均不愛繼母。繼母對親生的三個孩子說:“那兄弟五人,沒有母親,很可憐,你們不要與他們爭吃爭穿爭寵。”繼母偏疼他們,他們仍舊不愛繼母。不幸丈夫前妻的一個孩子違犯法令,要處死刑,繼母得知,心急如焚,東奔西忙,設法搭救。有人勸說:“既然那五個孩子不愛你,你何必如此為他們操勞?”繼母說:“繼母也是母親,為人母卻不真心愛其子,那叫什麼母親呀?假如我偏袒親生的孩子,而疏遠非親生孩子,那合乎義理嗎?”後來,此事被安釐王知道,深為此繼母精神感動,赦免其子的罪過。自此,五個孩子像對待生身母親那樣愛戴繼母。

齊國齊宣王時,有個人被殺害,據人揭發檢舉懷疑是兄弟二人所為。兄弟二人爭相承認是自己殺的,官吏不能判斷,問其母。其母說:“是小兒子殺的。”一般做母親的都是特別寵愛小兒子,這位母親為什麼要說是小兒子殺的人呢?官吏不解,問其母;其母說:“小兒子是我親生的,大兒子是丈夫前妻留下的。他父親死時,囑咐我要把大兒子照顧好。我既然已經答應了,就要信守諾言。如果殺了長子,救活了我親生的兒子,這是‘以私義廢公義’,是背言忘信,欺騙死去的丈夫,那我還有臉見人嗎!”繼母的義舉,感動齊宣王,宣佈全都赦免不殺。從那以後,丈夫前妻之子倍加愛戴繼母。

中國古代的母親,在撫養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充分顯示出了中華民族廣大婦女的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情操。她們是在用自己的人格,精心造就子女,兢兢業業地傳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常說:偉大的母親。把“偉大”二字冠之以母親,她們是當之無愧的。因為她們用自己的心血造就了我們中華民族。她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