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您行孝道了嗎?老宋講故事,憶念父母恩


母親節,您行孝道了嗎?老宋講故事,憶念父母恩

現在是北京時間9點19分,尊敬的佛寶居因果實修正法8群的師兄朋友們,尊敬的廣大聽眾朋友們,大家上午好,與往常一樣老宋給大家帶來新的分享。

母親節,您行孝道了嗎?老宋講故事,憶念父母恩

以前我回老家,當然是沒有結婚前,老宋28歲才結婚。結婚前回老家的時候,每次出門爸爸媽媽都會送很遠很遠的路,儘管自己一再的說:“爸爸媽媽回去吧,已經送的老遠啦!”他們會說:“沒事沒事,反正也是鍛鍊鍛鍊身體。”一直送到這個山旁邊,有時候能送到山下,有時候就直接把我們送到了公交站牌。我們家離公交站很遠,以前和大家分享過:老宋是國家級貧困縣裡的一個村裡的人,我們住在山上,在以前路都不怎麼通,石子路,汽車站離我們家應該有十里之遙。當分別那一剎那,當汽車將要開動的時候,我能清楚的看到媽媽眼裡閃爍著淚花,有時候他們會藉口說看其他的事情,偷偷擦拭眼淚,那個時候我已經20多歲了。孩子是母親的心頭肉,這種情況只有我有了孩子之後,才有了些許改觀,爸爸媽媽更疼愛他們的孫子、孫女了。

我是在講我的故事,其實也是在幫大家回憶啊,天下哪個母親不是這樣子的呢?你仔細回想、回想小時候,我們雖然被母親打過、罵過,但是打罵何嘗不是一種關愛。我老家有這麼一句話: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顆菜,是不是啊?一定要理解父母啊,哪有無緣無故的被打?哪有無緣無故的被罵呀?總之我們小時候比較淘氣,我們犯了錯誤,和你無關之人,人家才不打你,人家才不罵你;與你有仇之人,有怨之人巴不得你走偏走歪,你犯了錯誤他們是拍手喝彩,歡呼鼓舞。當然這個錯誤是大錯,但對於自己的父母來說,那是肝腸寸斷啊!大家仔細想一想是不是啊?

母親節,您行孝道了嗎?老宋講故事,憶念父母恩

我們一起來回味,當你記事起,媽媽送你上幼兒園,在幼兒園的路上,怎麼叮囑你?你去了幼兒園,你看見了那麼多的小朋友,既開心又害怕,在那麼多陌生的目光的注視下,你心裡邊是忐忑不安,媽媽如何鼓勵你?當第一次放學,媽媽來接你,你能看到媽媽多少的期待,你心中是不是非常的想看到媽媽,這時候媽媽就是你的全部。當你越來越大去外邊上學了,上初中了,有一天爸爸媽媽來看你,從窗戶上在偷偷的瞅你:看看孩子有沒有用心?最近吃胖沒有?生活怎麼樣?這個時候你看到媽媽,心裡邊恨不得馬上就跑出去,媽媽也同樣,不然怎麼會來看你啊?

回想一下過去,有多少次媽媽在鼓勵我們,有多少次媽媽在教育我們,有多少次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有多少次做了很多壞事,給爸爸媽媽添麻煩。時間過去了,有時候想想自己都罪不可赦,但是爸爸媽媽沒有捨棄我們,依然在愛著我們,從剛生下來就愛,一直到你死,百歲的母親都會牽掛80歲的兒子。而我們呢?我們又是如何報答的?小時候找了很多麻煩,我們也就不說了,當我們思維逐漸成熟,年齡漸漸變大,進入叛逆期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了不得了,覺得父母老了,跟不上時代了;覺得父母的思維已經是老土老土的了,和父母有代溝了,開始不願意與父母交流了,開始不願意接聽父母的電話了,只有在自己缺錢的時候,才想起爸媽。父母並沒有怪你,他們知道你一聯繫,就是沒錢啦!我們做了太多太多不懂事的事,父母始終沒有怪我們,後來我們工作了,工作忙回家越來越少,我們找的理由也越來越多:“爸,今天加班”;“媽,廠裡邊有個會”;“爸,我們廠裡邊要組織一個旅遊考察”;“媽,我改天閒下,一定回家。”我們找個理由挺容易,但是老人的心涼啦!有一天我們也會老,當我們的孩子像我們一樣,那是多麼難受的一件事情啊!

母親節,您行孝道了嗎?老宋講故事,憶念父母恩

在施行計劃生育的時候,每家只有一個孩子,哪兒的父母不想和自己的孩子說說貼心窩的話?“當你老啦,頭髮白啦~”我也在想,有一天我老了,我的兒女他們會不會也很忙啊?忙的忘記父母,忙的忘記家。

昨晚我看了部電影,名字好像是《一切都好》,張國立老師主演的,真的把我感動了,張國立老師在裡邊扮演一位老父親,妻子過世的早,留下四個孩子,孩子已經長大了,都忙。週末大家聚一聚回來看望了,老頭非常開心。因為當時鎖壞了,老先生配了鑰匙,怕不夠趕緊又配了四把,意思是每個孩子一把。又買了肉、芹菜、大米,很開心的準備做一桌好菜,迎接他的孩子。無奈的是,四個孩子都有事兒,沒能來成。於是乎,這位老先生就想自己去找他的孩子們,自己去看看孩子們,給孩子們一個驚喜。因為老先生覺得很內疚,為什麼內疚呢?年輕的時候為了工作,那個年代大家都是一心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工作第一、家庭第二。即使是家庭第一也沒辦法,工作地點離家又很遠,當時這位老先生應該是在新疆或西藏這類地方工作,而這一家是在北京,你看離得多遠啊,回一趟家是幾天幾夜,一年可能只能回一次,或者兩次。

母親節,您行孝道了嗎?老宋講故事,憶念父母恩

不知不覺的孩子就大了,在這位老先生印象當中,他沒有看到孩子每天的成長,只是每年回家一趟,看到孩子們又長高了。老先生覺得此生非常遺憾的事,就是沒有看到孩子慢慢的長大,沒有與孩子一起體會過喜、怒、哀、樂,覺得歉疚孩子們,於是他就想寫一本回憶錄,把以前的事情都寫出來,記載下來,但是他又無法去回憶,為什麼?因為畢竟不在孩子身邊,於是他就拿出與妻子在年輕時候的來信,信件足足有上千之多,老先生一封一封的讀、一個字一個字的看,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他要將自己與孩子們中間的這些缺憾補起來,當有一天去見老伴的時候,和老伴一起共同來回憶這美好的人生。正因為此,才有了後邊的片段,當他找孩子的時候,就一直問:“寶貝,你在8歲的時候生這個水痘,生了多久呢?”“你幾歲的時候離家出走是什麼原因呢?”他就一直在問孩子,他想把這些缺失的回憶完整的詮釋出來。這就是一個平凡人、一個平凡的父親,對孩子心底的愛。

今天是母親節,老宋在後一段給大家補上父親,不是因為老宋是男性、當了父親,而是想把這種父母的愛都傳遞給大家,作為父親他也許不善於表達,也許沒有媽媽那麼細緻,但是他們給孩子的愛是一樣一樣一樣的。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在我們感謝媽媽的時候,別忘了也感恩我們的爸爸。


母親節,您行孝道了嗎?老宋講故事,憶念父母恩

他們老了,多打幾個電話吧,當老人們覺得:我養的孩子每天都還能聯繫一下,雖然他忙,不能時刻在身邊,最起碼老人感到不那麼孤單。父母之恩我們是永遠報答不完的,永遠永遠……如果你還在記恨父母(肯定有怎麼一大部分人呦!),覺得父母對你不公平,覺得父母對你不友好,其實是咱們自己的心出問題了。對於父母,我們感恩都來不及,哪能去抱怨呢?即使一天都不養你,都有十月懷胎苦啊!不妨讀一讀《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我們點滴的孝心,哪能報父母之恩於萬一,我們怎敢抱怨、我們怎敢咋舌、我們怎敢不孝啊!

或者有師兄說:我想孝敬父母,也沒辦法了,爸媽都不在了。對於爸媽還健在的人,我們是幸運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你總在想:等我賺錢了,一定帶媽媽享福;等我買上好的樓房了,一定讓媽媽住一住。為什麼一定要把一個美好的事情安排在未來呢?我們能盡多大力,就盡多大力吧。我們好了,父母自然歡喜,但是父母可能要求的不是坐你的好車、住你的好樓,而是讓孩子們走正道,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對社會有意義的人。把人做好,就是孝,不要讓父母擔心,讓父母擔心則為不孝。好好的,你要鬧離婚,夫妻不和,讓父母擔心,你的一點點小事對於你來說或者覺得無所謂,但在父母那裡卻是大事。

離婚者,不孝也;吸毒者,不孝也;打架鬥毆者,不孝也;修習邪法者,不孝也;不走正道者,不孝也;違背倫常者,不孝也;只要是做令父母傷心的事、違背天理的事,統統是一種不孝。只要是做令父母臉上無光之事,則為不孝。這個無光,指的是你做的非正道之事。如果你父母不學佛,你學佛了,父母暫時不理解,這不叫無光。僅舉此例以說明,因為時間太長,怕大家沒法兒去聽。

母親節,您行孝道了嗎?老宋講故事,憶念父母恩

父母在世,我們則當盡孝,常行慰問、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刷刷筷子,洗洗碗……”詞變了,但是有一個理沒有變——孝道。講故事老宋有時候給大家哼兩句,壓根不在調上,老宋知道自己有啥水平,但是這不是唱歌比賽,老宋只是為了講個理,讓大家更容易鍥入,人生還有一大孝是“至孝”,就是將已往生之父母送往西方極樂世界,如果父母還健在,就多多勸父母唸佛,多帶父母一起去放生,或者去寺院轉轉,積累一些善根、福德,為將來去極樂世界儲備一定的資糧。

我們曾經在一次見證當中問過菩薩:“菩薩,唸佛可成佛否?”菩薩如此回答:“唸佛不一定成佛,但是不念佛一定不成佛。”大家明白此意了吧,你念佛不一定能去極樂,但是你不念佛一定去不了極樂。唸佛重要不重要?就是念佛也有一部分人去不了,為什麼去不了?功德力不夠,沒有好好念,也許父母去不了,但是我們要不要想方設法的讓父母來唸啊?要,哪怕種一個善種子也好啊,讓父母學佛、修道,讓父母瞭解宇宙人生之真相,瞭解六道輪迴之真諦,明白因果之真相,對生對死無有恐怖,是來是去沒有牽掛——大孝也、至孝也。

母親節,您行孝道了嗎?老宋講故事,憶念父母恩

好了,在故事的最後,也祝天下的父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常行唸佛,智慧開啟。同時,也願大家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做一個不讓父母操心的孩子,做一個常行正法、常走正道的孩子。故事就到此結束吧,宋幸福天天為您送幸福,明天這個點不見不散!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也將此講小故事的功德迴向給諸位善知識,迴向給所有聽小故事,轉發小故事,隨喜小故事的師兄朋友及一切眾生,原大家家庭幸福,人人開心,早日證悟成佛,人人迴歸極樂佛國,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