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情緒管理的心得淺談

個人情緒管理的心得淺談

消除壓力的5個簡單方法

享受一杯茶

喝茶一直是放鬆和緩解壓力的祖傳秘方,現在,英國研究人員發現,喝茶的人往往較常人在體內有較低水平的“氫化可的松”,俗稱“壓力激素”。皮質醇是腎上腺分泌的、特別是在應對恐懼壓力和焦慮壓力時,會導致多種健康問題,從削弱免疫力到致使腹部脂肪過多。

呼吸新鮮空氣

停止繼續對抗你面對的任何壓力,與大自然親近一下。嘗試一次遠足,哪怕是去一趟公園或花園。

讀一本好書

享受一會兒,然後你就會發現,你的那些看似不可能解決的問題,其實頗有一些你原先沒想象到的解決方案。

讓自己大笑

今天的科技,能讓你離大笑,僅點擊幾下鼠標之遙而已。到好的視頻薈萃站點,用你最喜歡的喜劇演員的名字搜一下,就可以享受到良好的捧腹大笑帶給身心的好處。

觀看一場有趣的電影

每天做一件或幾件能讓自己開心的事,總是很重要,當你自我感覺良好時如此;當你情緒低落時,讓自己開心就成了必須趕緊做到的!建議你趕緊搜索網絡,找出專家推薦的最受歡迎的喜劇電影名單,留出時間看上一部、趕走暫時的憂鬱情緒。

重新提振低落情緒的妙招

在學校碰到麻煩、與父母發生爭執、與異性同學交往困難——十幾歲的青少年有很多理由覺得生活充滿挫折。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心理學教授傑弗裡·德瑞文斯基說,間或感覺情緒低落或毫無希望,是正常現象。但這裡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你,讓你的感覺好些:與人透徹地討論你遇到的問題。向你信任的人敞開心扉。

  取得控制權。在多倫多與年輕人打交道的心理學家伊斯特·科爾說:''有時巨大的改變讓人很難適應,所以你可以做一些你覺得自己能夠掌控的事情。''這些事可能簡單到只是穿上那些讓你充滿自信的衣服,或是準備一頓自己特別喜歡的飯菜。

  尋求專家的建議。去找你的指導顧問,或者打電話給毋須透露身分的求助熱線或危機處理電話。

  知道你並不是孤單一人。要知道,其他人也曾有過這些經歷。意識到這點,能幫助你以較為積極的態度看待生活。

  一次只考慮一天的事情。不要擔心長期的結果。德瑞文斯基說:''你可能與你最好的朋友發生爭執,但第二天,你或許已經忘了爭執是為何而起。''

  做一些你擅長的事。繪畫、打籃球、演奏樂器——任何讓你感覺自己能力不賴的事情,此時都可以去做。

  保持健康。健康飲食(不要有一頓沒一頓的);保持身體的活力;爭取適當的休息。精神振作、充滿活力,能讓你擁有更好的心態。

多笑笑。看一場滑稽的表演或與朋友們開開玩笑。笑聲是最好的壓力緩解劑。

現代快樂守則

牛津大學神經科學學家MortenKringelbach在他的著作《快樂的中心》ThePleasureCenter中,不但公佈了他的最新醫學研究成果,還為忙忙碌碌的現代人提出了獲得快樂生活的建議。

  如何消除抑鬱、獲得快樂

  現代醫學可以在受痛楚折磨的人的腦中植入電子芯片,一旦我們正確地刺激到某些點時,他所感到的疼痛就奇蹟般地消失了。這種做法同樣也能幫助那些精神抑鬱的人。

  日常生活中,什麼最能使人們獲得樂趣?

  性。但是接下來就是和朋友在一起。當我們和他人在一起的時候,幾乎所有我們覺得本來就挺有趣的事情——比如吃喝——都會變得更美好。

  如何解決過量飲食帶來的煩惱

  雖然這樣說有點早,但是如果能在大腦深處成功植入電子芯片,或許就有助於饕餮者恢復正常的胃口,重新達到飲食平衡。換句話說,也就是通過控制大腦對人體發出一些信號,來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我們已經吃夠了。

  為什麼人們有時對放縱取樂感到內疚?

  內疚感像一個內置的截流閥門。如果我們在某事上過分放縱——比如性、食物或麻醉品,就會引發內疚。一旦貪圖一時的快感而沉溺於放縱自己,我們將永遠與快樂無緣。

  快樂生活的秘訣是什麼?

再也沒有比這個問題更簡單的了。多花點時間和家人朋友在一起,不要總忙於工作。最簡單的快樂往往就是真正的快樂。

如何面對生活困境

伊莉薩白•愛德華茲(Elizabeth Edwards)現年六十,是前總統候選人約翰•愛德華茲(John Edwards)的夫人。伊莉薩白•愛德華茲曾任律師,育有四名子女。她一生中曾遭遇許多困境:兒子韋德十六歲喪生,她自己乳癌復發,最近又有消息披露她的丈夫在競選期間有婚外情。她自己坦承完全不知該如何避免困境。

在其最新出版的回憶錄《堅韌》(Resilience Reflections on the Burdens and Gifts of Facing Life’s Adversities)一書中,她這麼寫道:「要是我有這方面的專門知識……知道如何發現生活中的陷阱,我就能找出它們,防患於未然,也會和大家分享自己克服困境的經驗。

她擁有豐富的 「被打倒之後重新站起來的經驗」,並能夠毫不畏懼地寫出這些經歷的真實感受。她生活的原則是:

1.困境俯拾皆是

人們在困境中奮起,創造出生命的意義,這樣的例子同樣俯拾皆是。「我從父親(海軍上校文森特•安納尼亞,去年辭世)身上學到了這一點。他在生活幾乎歸零的時候,仍一直充分利用他所擁有的一切。在臨終前的最後幾小時,他還對我豎起大拇指。那是我一生中所學到的重要經驗。我和很多乳癌患者交談過,她們都對自己的預後感到沮喪。

「我是這麼對她們說的:『死神決定你的身體什麼時候死亡,你可以決定是否要提早死亡。』很多人正是這麼做,她們放棄了活下去的信心。要抓住任何一絲希望,緊抓不放。」

2.這就是生活,要勇於感受生活的全部

「就在韋德死後不久,我對一個朋友說: 『至少他還在我身邊生活了十六年。』可是我立刻就想到,我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蠢話。這點時間遠遠不夠,對他而言不夠,對我而言也不夠。然而事實是,他的確只在我身邊生活了十六年。如果我不能理解這個孩子在我身邊生活十六年的價值,那麼我就自行切斷了生活的邊邊角角,使得生活只剩下沒有感覺的中間部分。可是我不想活在沒有感覺的生活中。」

3.坦然接受別人的安慰

「我認識一個人,他的弟弟不幸去世了,他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忠告。他說: 『人都會說錯話。你只要記住,他們的本意是想說中聽的話,這樣就好了。』這樣會讓你從容許多。」

豁然開朗的決策

決定,下決定!我們生活裡到處都得下決定,從小而瑣屑的是與否,到改變一生的取捨都有。自主選擇權事關個人獨立特質;然而決定下得不好,我們就難免悶悶不樂,或是充滿悔恨。這方面科學研究幫得上忙嗎?大多數人不曉得我們做決定背後的心理過程,幸而心理學家及神經生物學家頗有見地,或許有助於大家做更好的決定。

別擔心後果

  不管是選擇買新車或大房子,甚至是該嫁誰娶誰,我們的每一項決定幾乎都是在預測未來。我們想象著自己的取捨會帶來什麼樣的感受,而且,通常選擇自認為最滿意的決定。這種''預測結果''的做法有個麻煩,就是:我們其實並不擅長預測未來。一般人慣於高估後果,不管是好事壞事。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吉爾伯特說:''大多數事件的結果,快樂程度都沒那麼強烈,也比較短暫——跟大部分人想像的不一樣。''小事情如去餐廳吃飯,或者大事情如丟掉工作,都是如此。

  我們預測結果,卻猜得很糟糕,很大一個原因是想''避免損失''。我們相信,損失帶來的傷害恐怕大於獲得好處的快感。然而正如吉爾伯特所說的,我們為了避免損失而影響取捨,而一旦真的出現了損失,卻發現其實沒有預期中那麼痛苦。

  那該怎麼做?與其鑽牛角尖想象著結果會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倒不如去找個曾做過相同抉擇的人,瞭解他們的感受。然而也別忘了:不管未來發生什麼,傷害你或者讓你快樂的程度,或許都沒你想象的那麼大。

率性而為

  大家總是認為,理想的決定總得多花些時間才能下達,但有時候直覺式的抉擇也一樣好——即使不是更好。普林斯頓大學的兩位學者威利斯與託多洛夫發現:我們見到一個新臉孔,100毫秒內就對他或她的性格下了判斷。再看久一點,就說一秒鐘好了,還是極少修訂原先印象,反而對自己電光火石間的判斷更有信心。

  額外信息有助於達成理智的決定,這一點大家都視為理所當然。只是這裡有個悖論:獲取更多信息後,反而可能讓你對自己的直覺更滿意。荷蘭學者狄克思特修斯發現:買小東西(譬如買衣服)的話,購物者如果曾經左思右想細細斟酌過,那麼過了幾個星期以後他們還是很滿意。若是買大東西譬如傢俱、房子等,憑直覺去買的人,到頭來會比較滿意當初的決定。

  狄克思特修斯的結論是:這種不自覺的決策過程,運用在日常採購以外的領域,比如政治及管理,也言之成理。

換個角度

  我們做決定,會因其它選擇方案的表現方式影響而陣腳大亂。這種''框架效應''(framingeffect)足以解釋我們因何選購標示''不含脂肪量達90%''的餅乾,而不買標示''只含10%脂肪''的。我們有強烈的成見,傾向似乎可以得益的選項,而避開似乎有害的。另一項因素是:我們看待一項抉擇,是把它當成大局的一部分,或獨立於先前抉擇之外?

  在2006年出版的一份研究裡,馬蒂諾及多蘭兩位英國學者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探測腦部對框架效應的反應。腦部掃描顯示,人碰到框架效應時,杏仁核部位——大腦情緒中心的一個部位——有大量活動。最不容易受感動的人杏仁核部位活動量一樣多,但較能抑制一開始的情緒反應,方法是啟動大腦稱作前額葉皮質的中間及窩區部分,那個部位與杏仁核及大腦有關理智思考的部分都有強烈關連。馬蒂諾博士指出,大腦這一部位受損的人傾向較易衝動。

  這意思並不是說我們可以經由學習而得以免於框架效應影響,馬蒂諾博士說,重要的是我們知道了自己有這種成見。有證據指出,經驗及較高的教育程度都有利於反制。不過,即使是最容易受框架效應影響的人,也有簡單的手段可以脫身,那就是從多種角度來衡量你的選項。

留心社會壓力

  你可能自認為心思單一穩健,但其實沒人能對社會壓力完全免疫。1971年加州斯坦福大學有項實驗遭到勒令停止,相當轟動;當時,有一組學生被指派扮演獄卒,以心理手段凌虐另一組扮演囚犯的學生。其後的相關研究指出:想法相近的個人若結成群體,容易自我說服而採取極端行為;志同道合的人結成團體,也比單獨行動者更可能採用危險的選項。此類效應有助解釋幫派份子危險而古怪的行動,還有邪教人士的激進行為。

  如何避免社會壓力的不良影響?首先,假如你懷疑自己下的決定是因為你認為上司要的就是如此,不妨再想一想。假如你是某團體成員,不必假設團體的決定就是最明智的;眾口一致贊成的時候,反而該逆向思考。碰到你幾乎不必擔當個人責任的處境,要更留心——此時你最容易做不負責任的取捨。

  有些時候社會壓力反倒是好事。最近一次提倡環保實驗中,他們把幾種卡片放在飯店房間,鼓勵房客重複使用浴巾,第一種卡片說是尊重環境,第二種說是為下一代著想,第三種說是因為大多數房客都這麼做。結果證實:''大多數房客''的影響力要比其它動機有效達三成以上。

找別人來選

  我們往往認為,自己下決定最開心。但有時候,不論結果如何,下決定的過程就教人很不開心了。此時,不如放棄選擇權。

2006年,波蒂(康乃爾大學)及麥吉爾(芝加哥大學)兩位學者出版一系列實驗探索這個想法。有一項測驗中,受測者必須在幾個對象中取捨,但沒有任何信息參考。受測者報告對選擇結果的滿意程度,以及下決定時的感受;比起只有單項可以選的人,這些受測者的滿意程度反而較低。這兩位學者說,原因在於有得選的人對自己信心都不夠,就算最後選得不錯,還是不滿意;他們一想到可能沒選到最好的,還是覺得有壓力。即使受測者獲得一些參考信息(沒有多到讓他們覺得足以影響結果的程度),還是覺得自己東挑西選並不比由他人代選來得更滿意。

  波蒂與麥吉爾都相信,就瑣屑或容易心煩的取捨而言,此一研究成果都有深廣的涵意。舉例來說,試試讓別人選擇紅酒或餐廳好了。有些取捨留給政府或專家去做,你可能覺得比較稱心:''我們往往執著於取捨,認為有得選擇就可以帶來快樂。其實有時並不盡然。''

多不如少

  想做更好的選擇,就必須動用更多的信息處理技巧,而過程或許令人困惑,又極耗時。有更多選擇也增加出錯的幾率,所以,最後可能覺得不盡然滿意,心裡也會嘀咕著是不是錯失了更好的機會。

  有些人受苦於取捨的悖論,要比其它人來得嚴重。受影響最嚴重的人是''貪心鬼'',仔細衡量過所有可能的選項才下決心。這種做法,選項有限的話效果不錯,但事情一複雜就令人錯亂了。''知足常樂型''(也就是碰上第一個符合心意的選項就下決定的人)受害程度最輕。賓州斯沃斯莫爾學院心理學家施瓦茨說,假如你只想找''大致上還可以''的東西,很多壓力就消失了,在漫無邊際的選項之間做決定也容易多了。

  所以,與其全面搜尋信息想買到最理想的數碼相機,不如問問朋友是否滿意他們的相機。

專注焦點

  我們下決定時有個習慣:會注意到一些其實無關痛癢的事實與數據。這種現象叫''定錨效應''(anchoringeffect)。在一項提出這種效應的經典研究中,兩位研究者要求參與實驗的人估計一個數字:聯合國的非洲國家會員國所佔的百分比。還沒作答之前,受測者必須先轉動一個輪盤(上頭列有從0到100的數字),然後猜測輪盤上所獲數值是高於或低於非洲國家佔聯合國會員國的百分比。有一件事是受測者不曉得的;輪盤動過手腳,只停在''10''和''65''兩個數字上。這雖然與本來的問題無關,卻強烈影響受測者的答案。輪盤若顯示數字為''10'',則受測者回答的估計數值平均為25%,若顯示數字為''65'',則受測者平均回答的平均數值是45%。受測者似乎被輪盤數字的暗示影響了。

  我們每次走進商店,看到有貨品掛著''特價優惠''的牌子,就可能落入定錨效應的陷阱。那是因為商品原先的標價就給當作定錨,我們用它來比較打折後的價格,因此感覺很實惠──而其實還是很貴。

  那麼,該怎麼擊退定錨效應?康乃爾大學心理學家吉洛維奇承認相當困難。策略是你自訂一個折衷平衡的定錨,但即使這麼做還是有問題。吉洛維奇說:''你不曉得自己受定錨影響的程度有多大,所以很難補回來。''概也能讓你滿意。即使碰到似乎事關緊要的抉擇,不能僅以滿意為足,也應該儘量限制考慮的選項數目。

不必大驚小怪

  以下的情形是否常見?衣櫃深處有一件很不合身的衣裳,佔了空間,你不肯丟,原因是當初花了好多錢買的。支持你如此不明智決定的,叫做''心疼成本''(sunkcost)謬誤。俄亥俄州立大學兩位學者上世紀80年代便證實了我們多麼容易為這種謬誤所愚。他們要學生想象:已經付費100美元週末去滑雪度假,但接下來發現有個更好更便宜的滑雪勝地,只要50美元。兩個度假旅程都付費以後,當事人才知道撞期,都在同一個週末。他們會怎麼決定呢?令人吃驚的是:大部分學生選擇較不吸引人但較貴的度假之旅,原因是已經花了較高成本。

  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是:我們越是投資在某件事情上,就越覺得難以割捨。此處所謂投資,不一定是金錢。一本冗長無聊的書讀了很久,聰明的做法是丟開不再讀,以免損失更多時間,但我們往往堅持讀下去。為了避免讓''心疼成本''影響你的決策,得隨時提醒自己:過去的,就讓它過去。阿爾克斯說:''有件事你若已經在考慮是否繼續做下去,那麼再做下去的話恐怕就不聰明瞭。''

衡量你的情緒

  你可能認為情緒是下決定的大敵,其實情緒早已整合在取捨過程當中。你準備打定主意的時候,大腦的側邊系統(就是情緒中心)都在活躍狀態。南加州大學神經生物學家達馬席歐研究過只有情緒部位受損的腦傷病人,發現他們連最基本的選擇(如:穿什麼或吃什麼)都做不到。達馬席歐推測:或許這是因為大腦貯存過去的情緒記憶,而我們是憑那些信息來做現在的決定。

  然而,情緒發作時下決定,當然會嚴重影響結果。以發怒為例,賈爾格(密西西比大學)、英曼及密託(均為匹茲堡大學)等三位美國學者的共同研究發現:發怒的消費者更容易人家拿什麼出來就買什麼,而不考慮其它選項。發怒似乎令我們衝動、自私、走險棋。

  所有情緒都會影響我們的思考與動機,所以,情緒發作時最好不要做重大決定。只是說來奇怪,有一種情緒似乎可以幫我們做最好的決定。上述三位美國學者發現,悲傷的人會花時間考慮各種可能選項,最後達成最好的決定。的確,很多研究都指出,憂鬱的人所採取的行動最為務實。心理學家甚至造了一個詞語來描述它,叫做''憂鬱務實行動''(depressiverealism)。

掙脫成見

  你可曾跟人爭論過惱人的問題,譬如政治,然後很沮喪,因為你覺得對方只找那些佐證自己論點的證據,完全無視任何反方意見?這就是常見的''確認偏誤(confirmationbias)''。假如我們相信自己已經權衡各種替代選項來做決定,而其實早已有偏愛的觀點,只想證明自己對,這個時候偏見就會製造問題。

  要做最好的決定,就不能只是死抓住你已認定為最好選項的相關事與數據。但大家都承認,這種過程——去找可能證明自己錯判的證據——很痛苦。塔夫茨大學心理學家尼克森說:''瞭解自己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觀,或許就夠了;只要承認有這種偏見存在,且我們都受到偏見影響,或許就是好事。''至少我們不至於那麼武斷拘泥己見,抉擇之際可更謙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