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漢黨建引領織就鄉村網 服務群眾踏上振興路

2017年以來,廣漢市深化與騰訊公司合作,全面推進“黨建+為村”工作,將“為村”平臺與基層黨建、鄉村治理、農村經濟相結合,夯實基層黨組織基礎,加強鄉村治理,探索“智慧鄉村”實現路徑,助推經濟發展,全面增強農村發展活力和吸引力,初步建立了以“黨建+為村”助力鄉村振興的工作模式,工作成效受到《人民日報》頭版、共產黨員網等中央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黨建引領服務群眾。市委組織部牽頭開展“黨建+為村”工作,堅持黨建引領、服務村民的理念,不斷完善平臺板塊功能設置,先後開通完善了村務公開、黨建之家、書記信箱等十餘個功能板塊、70餘個子欄目,打造了集黨員教育管理、基層組織建設、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等功能為一體的“網上戰鬥堡壘”。一是全面加強黨員教育管理。通過“黨建之家”板塊開展線上學習,支部黨員可隨時隨地通過手機參加學習。依託平臺開展線上“三會一課”,解決流動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不經常的問題。二是通過村務公開和書記信箱板塊,實時公開信息,讓村民瞭解、參與公共事務。將廣大黨員群眾關心的幹部任免、脫貧政策、“微腐敗”懲治等重要事項及時公開,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三是部門入駐平臺實時服務村民。各民生部門樹立網上服務群眾意識,及時將招聘就業、助學貸款等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政策信息發佈到“為村”平臺。農口部門技術人員入駐平臺,打破時空限制為群眾答疑解惑,服務農業生產。

“雙槓杆”助力農村經濟。以“黨建+為村”為載體,引入金融工具,打造“為村+金融”的雙槓杆體系,通過線上線下的服務聯動,搭建電商、旅遊、融資平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一是推動產銷促增收。以“為村”為載體,整合電商資源,推動特色產品銷售,增加群眾收入。三水鎮友誼村通過“為村”把本地特產“紅兔”賣到了全國各地;松林鎮滴水村的版畫通過“為村”,吸引國內外客戶網上諮詢下單;金魚鎮月灣村“八零耕夫”生態農產品通過“為村”熱銷全國。二是推介旅遊資源。利用“為村”平臺推廣宣傳桃花節、品果節、油菜花季等廣漢特色節慶活動,發展特色鄉村旅遊扶貧。2017年全年,經由“為村”平臺推廣助力,西高油菜花季接待遊客30萬人次、松林桃花節接待遊客1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2000萬元,120戶貧困戶年均增收2000-3000元。三是結合金融助力奔康。開展“黨建+金融”活動,做好線上線下互動,在“為村”上宣傳普及金融知識。開展“黨員示範店”評選,任命掛職農信村幹部199名,建立信貸工作室111個,授信總金額1.5億元。發放貸款1593筆,貸款總金額8734萬元。

(廣漢市委組織部:黃之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