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只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其他地區為何輕易臣服?

如果你們看過月關的《錦衣夜行》,最精彩的就是靖難篇章,讓你會不由自主的感慨是否真的有一個人穿越回了明朝,通過自己掌握的歷史知識來幫助朱棣靖難成功,裡面發生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和真實的歷史契合的太精彩了,讓我恍然間覺得都是真的

朱棣只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其他地區為何輕易臣服?

當時楊榮只是翰林編修,不是首輔;他說的那句話是打進京城後準備進皇宮時說的,先拜謁孝陵再λ皇宮那是接朱元璋的班,一旦先進了皇宮做了皇帝那可是接的朱允炆的班,可以說就是造反,大義不能錯的

朱棣只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其他地區為何輕易臣服?

名份在朱棣那邊,建文帝燒燬皇宮死了(逃亡說不談,因為也可以官宣死亡)!他又不是來篡位的,建文帝死了,靖難清君側的奸臣伏誅殺了,他爹的靈位宗廟社稷只能由他祭祀,留下的帝位也就只有他夠格。天下傳檄而定,有敢質疑的就是謀反!只有一種情況就是鉄玄等建文舊臣所說,皇帝自己逃出去召集天下兵馬勤王,這種情況才能有名義反對朱棣。

朱棣只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其他地區為何輕易臣服?

朱允文敗的不怨,朱棣勝的也不易。自古藩王成功的只有這一例,只能說他把能打仗的武將都排斥在外,重用自己表哥一次又一次打寒了武將的心,以至於打到南京都是投降的,畢竟南京城城高水深,糧食儲備充足,人心卻散了。

朱棣只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其他地區為何輕易臣服?

一直不明白建文帝的削藩,取得兵權穩固自己的帝位也就算了,還要將自己的親叔叔廢為庶人,我記得老朱好像有24個兒子和一個孫子都是藩王,奪人家兵權還下手這麼狠,也不做好準備就匆匆削藩,人家不造反才怪。

因為朱允炆死了(或者說消失了),缺乏正統的名義,其他想要勤王的軍隊就師出無名!!假如此時朱允炆在其他地方,各路勤王兵馬依然會拼死抵抗!!朱允炆也沒想到南京這麼快失守,用人不當啊!!

​朱允文太過懦弱,心慈手軟。將士出征前,不準傷害他叔叔,造成數次喪失剿滅朱棣的機會。一個帝王優柔寡斷,兒女情長,幹不成大事。在江山社稷存亡時,帝王必須冷酷無情。

朱棣只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其他地區為何輕易臣服?

削藩無可厚非,第一個先就應該弄朱棣,他的實力最強,絕對最大。 先弄了朱棣其他都是小菜。 朱棣又不傻肯定知道自己跑不了,早就預謀造反,而建文帝恰恰最後一個弄朱棣,給了他足夠的時間準備造反

個人認為朱棣之所以拿下南京就能得天下的原因,和朱元璋中後期剷除異己之臣,能人之臣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讓常遇春、藍玉之流的人活到那時,那可能又是一種局勢了。

朱棣只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其他地區為何輕易臣服?

關鍵是建文帝消失了,大明不能一日無君,自然作為太祖的親兒子,已經打下南京的朱棣自然會被認可。要是建文帝跑到其他地方號召勤王,自然各地方會支持建文。關鍵是建文帝消失了,個地方沒有足夠的理由來反對朱棣。再加上太祖把地方的權利實行了三權分立,不能一人說了算,這樣地方封疆大吏就不能整合一省力量來對抗朱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