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北汽是胡說八道,那要是介入混改呢?

言 |

胡說八道?或有真言?

5月15日上午八點半,知名媒體“汽車公社”推送了一篇《吉利醞釀收購北汽》的文章,立即引起軒然大波。

車聚網就此事進行問詢,吉利控股集團新聞發言人楊學良回應“根本沒有這回事”。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很快也進行了公開回復:“胡說八道!”

吉利收北汽是胡說八道,那要是介入混改呢?

一、事發突然

關於公章問題,吉利和北汽回應:是一方先蓋章、掃描,再交到另一方蓋章、掃描,最後製圖完成。

“如果兩家企業沒有預先良好的溝通和默契,很難這麼快做出協同反應。畢竟兩個大型集團公司的公章蓋在一起,是一件極其嚴肅和慎重的事。”一位業內人士對車聚網表示。

雖然雙方在第一時間澄清,但仍未能消除部分業內人士的疑問。其中有人猜想,可能是一方先通過極少數有影響力的媒體放風,先試探一下業內的反應。

“這件事,確實有相關企業內部的爆料。吉利和北汽的接觸,不是空穴來風。而談判內容,應該是吉利介入至國有企業混改。”另一位接近此事的諮詢人士稱。

“這似乎和一般的企業反應不太一致。”另一位公關界資深人士告訴車聚網。

不過,由民營企業收購國企一事,尚有很大的探討空間。

據2017年北汽自主品牌銷量下滑48%、高管大規模離職來看,自主表現的確不佳,但北京奔馳共帶來了109億元高額利潤,北汽集團總體遠未到成為不良資產的地步,政府並不急於要全盤售出北汽。

吉利收北汽是胡說八道,那要是介入混改呢?

那麼,有沒有可能,是由吉利對北汽持有小部分股份呢?似乎這也未嘗不可。

“這本身就像是一場好片子了。”上述公關人士笑言。

吉利收北汽是胡說八道,那要是介入混改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經濟,核心仍舊是公有制為主體。

讓民企的優秀管理人才介入到國企的運作,可以增強國企的管理活力,由民營資本牽頭髮展前沿高風險板塊,雙方共同尋求突破。

吉利,作為2017年自主乘用車銷量最高的品牌,且是奔馳最大股東,面對著奔馳的合資夥伴——北汽,雙方確有這樣的契機和實力來實現聯手。

三、吉利要搏北汽歡心?

早前有傳,吉利有意和奔馳合資建新能源汽車企業,但這方面定當需要得到北汽的支持。所以如果吉利願意支持北汽集團的混改,扶持北汽自主板塊的發展,或許能得到後者,就與奔馳合資一事的支持。

吉利收北汽是胡說八道,那要是介入混改呢?

根據2017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排行榜,北汽EC位列第一,吉利帝豪EV排在第16,兩者銷量分別為7.8萬輛和2.3萬輛。如果合併起來,幾乎是第二名Model S銷量的兩倍。

有聲音發問,如果雙方能在電動車領域合力,這是否能有效應對雙積分壓力?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北汽新能源和知豆都有牌照,全球鷹新能源也可以在吉利品牌下銷售,知豆還算(吉利集團(寧波)有限公司繼續持股)吉利的相關企業,沒必要捨近求遠。”

吉利收北汽是胡說八道,那要是介入混改呢?

保留雙方混改的可能性,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們被套路的次數不少了。

作出否認舉動,還有一點原因是,媒體的過早爆料有可能影響到整個收購進度,例如國內企業競購薩博的時候,中國青年汽車集團的龐青年和龐大汽貿集團的龐慶華,都抱怨過是媒體在拖後腿。

吉利收北汽是胡說八道,那要是介入混改呢?

退一步來講,可能這次吉利和北汽的傳聞,會像早前大眾和FCA、 PSA和FCA、長城和Jeep等等一樣,最終沒有了結果,但也不等於雙方不存在過這份意向,或者否定曾經接觸。

就像傳出上汽要收購奇瑞一樣,作為多種方案裡的一種,需要經歷探討、評估多個階段,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發生。

李書福曾預測,未來世界傳統汽車行業只有2到3家企業能活下來。安聰慧也表示,吉利汽車將在2020年進入全球汽車企業前十強。這些都是吉利公開表達擴張的心路歷程,潛臺詞當然是:吉利是笑到最後的人。

車聚小結

今年兩會,國資委負責人在談到2018年國企改革時,表示“繼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加註重高質量發展”。

在之前,我們看到中國聯通混改方案在去年落地,BAT、京東等互聯網企業紛紛參與投資,已經有模範案例了。

回到昨天一文《放開汽車合資股比:萬邦來朝,是一種歷史自信|聚焦》,結尾提到,“開放的是安全的,開放也是相互的”。共同聯手,更能創造奇蹟。

實際進展,仍以官方消息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