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記:樂視是用來炒的,不是用來投資的!

什麼樣的股票最適合炒?當然是有話題的股票——不管話題是利好還是利空,只要有話題,股價就會有波動;只要股價有波動,就可以拿來炒,股價波動越大越好,像過車山似的那種最好。至於炒股能否賺錢,那就看你能不能踩準鼓點了,許多人自信能,但實際上能做到的少之又少。

孫宏斌的錯誤,就在於他用投資的心態對待樂視,折騰了8個月多,才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非常愚蠢的錯誤……回想當初那麼多人勸孫宏斌別惹這個麻煩,孫不聽,他太自信了,現在才發現,你根本就沒法用企業的邏輯對待樂視,因為它壓根兒就不是一個企業,它是什麼?它是賈躍亭的錢袋子。既然是賈躍亭的錢袋子,賈當然可以隨意從裡面掏來掏去。

什麼樣的股票值得投資?當然是有實際經營業績的那種。

比如那種營收和淨利表現都不錯的股票,這類股票可能沒那麼多故事,但是它業績好,實實在在在那放著的,誰能都看得見。投資這種股票你壓根兒就不用管,買了放著就行了,半年之後再看,最好一年後再看,必定有不錯的增長。當然,你能不能做到股價不管怎麼波動都不為所動,就看你的修行怎麼樣了。

別的行業我不瞭解,不敢亂說,在家電行業,我認為這類股票的典型代表是格力電器(000651)。這是格力電器比較受追捧的原因。比如,2017年格力電器股價漲幅很大,支撐股價上漲的底層邏輯是它業績確實不錯。

我不炒股,但我一直關注股票、思考股票,我一直認為,炒股(準確說投資)是一個內心修行的過程,不比修佛更容易。股票漲你的心跳也漲,股票跌,你的心跳也跌,你最好別炒股,你修行不行。

當然,做到波瀾不驚需要修煉,更需要比較雄厚的財力墊底兒,不指望炒股賺來的那點錢維持生計,還要有別的財產佈局。

什麼樣的股票最值得投資?當然是既有業績又有預期的。

有投資經驗的人都知道,投資投的其實就是預期,就是假定這個企業未來會有比較好的表現。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企業長期虧損依舊受到投資者追捧?因為大家對它有較為強烈的預期,總認為它未來一定會更好,比如京東商城就是。

如果一支股票既有現實業績支撐,又有良好的未來預期,這支股票豈不更具投資價值?

在家電行業,我認為美的集團(000333)就是這樣一隻股票。

說到美的集團,不少投資者最深刻的印象,是方洪波主導的美的集團發展有邏輯可循,比如收購庫卡,佈局工業互聯網等等;而董明珠主導的格力電器,相對就比較缺乏清晰的發展邏輯,一會兒手機,一會兒汽車,有點東一榔頭西一斧子的感覺,形不成嚴密的邏輯支撐。

2015年之前,格力電器市值至少高出美的集團250億元,2017年被美的集團反超了800億元,現在二者的差距基本上維持在這個水平。格力電器這麼好的經營業績,市值怎麼被美的集團反超了呢?原因就在這裡:格力的未來預期不如美的清晰。

需要說明的是,“有預期”和“有話題”是兩個概念。“有預期”就是你能明顯感覺這個企業未來有很大的發展,你能清晰地感受到這一點。

“有話題”不一樣,這個話題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對投資者建立未來預期形不成持續的正向支撐。舉一個例子:這幾年,董明珠和雷軍打賭的話題被媒體反反覆覆提起,早已味同嚼蠟沒什麼營養,但是,它確實是一個話題,對於媒體來說,“我有東西可寫”;對於炒作者來說,可以“避免公眾遺忘了我”。

樂視網屬於哪一類股票?這還用問嗎?當然是純故事型股票,除了講故事就是講故事,拿不出像樣的、實實在在的經營業績給大家看,即使某一年業績數字不錯,也多被人認為是會計的成績,這樣的股票,有個屁的投資價值!?

正因為樂視網是徹頭徹尾的故事性股票,有故事講的時候股價竄升得比火箭都快;故事講不下去的時候股價便一瀉千里。

“有故事”和“有話題”,這兩個概念也不同。現在的樂視網是沒故事有話題,什麼意思呢?你看這隻股票它三天兩頭出一個相關的新聞:“賈躍亭的FF91塗裝變成紅色,開始雪地測試”,“孫宏斌辭去樂視網所有職務淨身出戶”,“樂視網可能引入新的投資者,投資者可能是超一流互聯網企業”……這就是話題,不管正面還是負面,反正它不缺話題。樂視網股價跟猴子似的上躥下跳,就是話題所致。

這類股票的最大價值是炒。有波動的股票才有炒的價值,每個投資者都堅信自己可以做到“賺一把就走”。

我可能是國內從一開始就對樂視完全沒有信心唯一一。為什麼賈躍亭那麼動聽的故事都沒能打動我?為什麼那麼多大腕力捧樂視也沒能改變我對樂視的看法?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內心一直有一個判斷標準不變,那就是:你樂視到底有什麼核心競爭力?你的產品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我看來,樂視的所有回答都是站不住腳的。

有人說,樂視獨創的新商業模式是其核心競爭力。我要說的是:商業模式是不具備壁壘性的,換言之,你能做,別人也能做,只要它願意。而技術和產品不一樣,技術和產品是有專利壁壘的,而商業模式沒有,技術可以申請專利,而商業模式不能。

技術和商業模式誰能厲害?在2016年和樂視打口水官司的時候,華為高層已經表述得非常清楚了,此不贅述。

目前的樂視——不管賈躍亭的樂視還是孫宏斌的樂視,都已爛到不能再爛,你說這種公司它有什麼投資價值?它有什麼希望?你期待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拯救樂視?告訴你,法拉第未來能不能自保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別的不說,法拉第未來不是聲稱引入了15億美元的投資嗎?你想過嗎,為什麼如此重大的利好,正可以拿來重建公眾及投資者信心,為何賈躍亭就是不告訴大家誰投資了他?

而且,樂視網未來會不會退市?依舊沒有一個肯定(會或不會)的答案,大多數投資者乃至公眾傾向認為,“樂視網退市可能性很大”,這樣一個生死未卜的股票你敢買?

曾信誓旦旦“做不好樂視是一輩子遺憾”的孫宏斌,折騰8個多月之後終於堅持不下去了,這裡面的原因我相信大多數人未必想明白了,跳進去才知道樂視有多讓人無奈,剪不斷理還的關聯交易,整合樂視影業困難重重,甚至改一個名字都做不到……孫宏斌個人從樂視跳出來了,但投入其中的資金一分錢也拿不走。不管怎麼說,承認投資失敗畢竟是明智的。如果在融創有更多有價值的事情要做,何必耗在一個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樂視裡面?

切記:樂視是用來炒的,不是用來投資的!

遺憾的是,孫宏斌醒悟過來了,還有很多人糊塗著。

繼賈躍亭拋棄樂視之後,孫宏斌也選擇了拋棄。今天的樂視網,看起來更像一輛司機已經跳車逃命的汽車,而你可能是那個對樂視網心心念唸的乘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