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公元765年正月初三,杜甫的辭職申請,終獲批准。杜甫接到通知,立即給同僚們寫了一首詩,這就是《正月三日歸溪上有作簡院內諸公》。詩曰:

野外堂依竹,籬邊水向城。

蟻浮仍臘味,鷗泛已春聲。

藥許鄰人斸,書從稚子擎。

白頭趨幕府,深覺負平生。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野草書屋主人趙新月將杜甫此詩翻譯成白話如下:

在野之人居住草堂宛如竹林七賢或陶淵明,

東籬之外芸芸眾生嚮往都市生活像水流東。

家中所釀米酒浮著綠沫冬日味道依舊很濃,

水上鷗鷺陶然忘機拍動翅膀演奏春天和聲。

與鄰居約好上山採藥在白雲深處隱沒行蹤,

和孩子一起讀書背詩享天倫之樂笑語盈盈。

別再像流水向城那樣白髮蒼蒼還追逐功名,

摧眉折腰負我志向還不如在鄉野度過平生!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杜甫為什麼要辭職幕府?說白了,就是“此處不留爺”。據史料記載,主要領導嚴武很欣賞杜甫,但幕府中的一些同僚,卻對杜甫羨慕嫉妒恨,更重要的,杜甫身懷大志,曾在皇帝身邊工作,本想大有作為,但因過於直率,因此才淪落至此。所以,即便在幕府工作,也難酬倒海,加上這裡人事關係複雜,想幹事也難以幹成事,所以杜甫無奈才提出辭職。

這首寫於正月初三的詩,是杜甫版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而隱居竹林、飲酒盟鷗、採藥深山、做孺子牛,其實也非杜甫本意,這些事情表面讓杜甫“開心顏”,其實依然不甘心。

怎樣才能不負平生?除非重登“天子堂”、“致君堯舜上”。這才是杜甫真實的想法。寫該詩這一年,杜甫53歲。

趙新月寫於野草書屋,轉發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上圖:趙新月演講你來西柏坡看什麼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上圖:本文作者趙新月講毛體書法

正月初三:杜甫辭職—趙新月讀杜甫詩

上圖:本文作者學者型演員趙新月

(趙新月,一介書生,河北作協會員、美協會員、書協會員,黨史研究專家,西柏坡學創立者,毛澤東特型演員,廣播節目主持人,專欄作家,數學教師。主要著作:《西柏坡來電》、《你來西柏坡看什麼》、《大西柏坡賦》、《開國第一城》、《西柏坡學發凡》、《畫家書法八大家》、《憫生論——主持人書簡》等,主要研究方向:文史哲經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