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分享筆下歷程,講述經典故事,領略佛教藝術、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榆林窟第2窟 西壁北側 水月觀音 西夏

榆林窟是我國著名的石窟之一,是莫高窟藝術系統的一個分支。榆林窟第2窟,西夏時代建造,窟內主室西壁門南北兩側各繪有一幅《水月觀音圖》,精美絕倫,是西夏壁畫中的上乘之作,為榆林窟之鎮窟之寶,也是敦煌石窟水月觀音畫像中最精美的。

北壁所繪這一幅水月觀音,在月色朦朧中正悠閒自若地靜座在寶座上,猶如一位華貴的貴夫人,身靠山石,山後有竹林環繞,觀音被籠罩在透明的光環中,正昂著頭,望著天邊那輪被雲彩遮擋的彎月,面前有流水淙淙,水中盛開著朵朵的蓮花,似乎正沉浸在這個月夜幽靜的世界中凝神遐思,又似乎聆聽著世間的疾苦,以慈悲的胸懷隨時去解救受苦受難的人們脫離苦海。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本篇全程圖解分享 佛畫家戰乃明先生臨摹繪製榆林窟西壁北側的這幅水月觀音,整個畫面是以一種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綠等冷色調來表現,顯得寧靜素雅。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水月”意為“水中之月”,在佛經中常用以譬喻諸法之無實體,是大乘十喻之一。《大智度論》載:“解了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鏡中像。” 水月觀音是通過一種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文化底蘊來引發人們對佛國世界美好的憧憬,正如唐代詩人白居易所題《畫水月觀音菩薩贊》:

淨綠水上,虛白光中,

一睹其下,萬緣皆空。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繪者】

戰乃明,別名戰南竹,號覲明居士。1988年開始國畫創作,尤以佛像畫影響廣泛,曾獲得2007年度中國畫論壇年度傑出畫家;2009年中國書畫論壇年度傑出畫家;江蘇省佛教協會會刊《弘化》特約畫家;《淨土》約稿畫家;曾任職佛像繪製教學及大型企業藝術總監。戰乃明先生的作品得到多位大德的高度讚譽,被海內外很多有緣居士及高僧大德收藏。

望月遐思——西夏榆林窟水月觀音臨摹全程分享(1)

  • 關注“筆尖下的修行”,長享智慧清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