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獲得超然的一生?老子如是說《道德經》的智慧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如何獲得超然的一生?老子如是說《道德經》的智慧 第七十一章

這段話的意思是:明白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這樣的人很高明。不知道的卻自認為明白了,自己明明不知道,自己卻不知道,這就是人的缺點。與大道合一的聖人沒有缺點,這是因為他們能夠明瞭自己的缺點,並把缺點當做缺點來看待。正是因為他們能夠明瞭自己的缺點,並盡力去改正這些缺點,因而他們就沒有缺點了。

如何獲得超然的一生?老子如是說《道德經》的智慧 第七十一章

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懂的人,其實他什麼都不精通;看起來好像什麼都不懂的人,其實他在某一領域卻很精通。與恍惚迷離,廣大無邊的道相比,人的視野和認識實在是太過狹窄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個人從來都不會比自然更偉大,在自然面前必須承認自己存在的渺小和認識的有限,盲目自大隻會貽誤終生。

如何獲得超然的一生?老子如是說《道德經》的智慧 第七十一章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1.內心明白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有知道的部分,也有不知道的部分,只有不斷將不知道的部分轉化為知道的部分,能夠這樣做的人就是智慧的人。2.內心裡明白對於某一件事,有的人知道如何做,有的人卻不會做,能夠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人對了,事情就對了。能夠這樣做的人就是智慧的人。3.內心裡明白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對於某一個專業,有的人研究了一段時間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的人研究了很長時間了,也沒有研究成果,知道了這種局面,你若想進步需要向誰學習就不言自明瞭。4.內心裡明白對於某一個問題,即使自己通過研究之後知道了一部分,自己知道的部分,僅僅是自己原來不知道的一部分而已,所以人們要保持謙虛的心態,空才能有,謙受益,滿招損。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就是智慧的人。

如何獲得超然的一生?老子如是說《道德經》的智慧 第七十一章

作為人,萬萬不可拘泥於自己有限的知識,妄自尊大,孤芳自賞,剛愎自用,這也是一種生病的狀態,自己的認知狀態生病了!如此一來便如井底之蛙,一提到天,就認為只有盆底那麼大,如此驕傲自滿,怎麼會有所長進呢?

如何獲得超然的一生?老子如是說《道德經》的智慧 第七十一章

在認知領域裡,一定要謙虛,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自己知道的部分,僅僅是滄海中的一滴而已。但也不要妄自菲薄,灰心喪氣,萬事開頭難,只有不斷積累,將自己未知的,一點一滴轉化為已知的,持之以恆,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催生質變,總有一天,你會擁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堅持不懈,同樣能夠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如何獲得超然的一生?老子如是說《道德經》的智慧 第七十一章

需要人認識的大道是無限的,可是人的精力和認識是有限的。知道的部分之中有不知道的部分,不知道的部分中又有知道的部分。知道知道是一種不知道,知道不知道也同樣是一種知道!

如何獲得超然的一生?老子如是說《道德經》的智慧 第七十一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