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蘭的全部努力,都因杜蘭特隨風而去

打不過啊,真是打不過啊!當總決賽第三場像去年第三場一樣被杜蘭特的三分球終結,讓我一個現場解說員都懷疑這是錄播……

一個創造了73勝9負常規賽神話的集體,又補進了聯盟兩大魔獸超巨之一的杜蘭特,這誰能打得過?怎麼打得過?從勇士騎士2015年的首度交鋒開始至今,我還從來沒有覺得詹姆斯如此艱辛不易:血灌瞳仁尚未消散,腳踝新傷不下火線。打碎門牙和血吞,想贏勇士難上難。第一場常規時間轟了49分打不過,第二場生摁勇士第三節一波流34比31還是打不過,到了這一場,勒布朗祭出今年季後賽自己第四個三雙,胡德替代克拉克森,而且打得極好,再加上樂福J.R.史密斯特里斯坦幾乎三軍用命,個個奮勇爭先還高效………結果還是被杜蘭特像去年一樣,在同樣的地點用同樣的手段拿走了勝利。

以勒布朗的超級實力,換了三種模式都贏不了,那還怎麼贏啊?!

克利夫蘭的全部努力,都因杜蘭特隨風而去

杜蘭特從一上來就亮出了兇狠的爪牙,他的攻擊手段之豐富,變化之多樣,確實讓人不寒而慄:像第二場一樣的不持球空跑後接球就投,一旦有命中率保證,杜蘭特隨即會信心大增,繼而在庫裡和格林各自兩犯,伊戈達拉又沒有完全磨合好時,杜蘭特開始各種持球單打,在對陣火箭的系列賽當中,由於火箭無限換防將勇士限制得多少有些被動,助攻減少(21.5)但失誤增多(13.5),勇士被拆分成各種單打,而杜蘭特也因此而受制,命中率降低,個人持球打失誤增多,一度給勇士帶來了麻煩。

但騎士畢竟不是火箭(我並沒有貶低的意思,而是騎士只有一個啟動核心,外線防守悍將更少),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騎士都很難像火箭一樣,讓比賽變成局部一打一。好不容易今天整體發揮,也得到了局部單打的機會,但杜蘭特真的開始威風八面:每一節都是兩位數得分,命中率也一直居高不下,首節就轟了13分,次節11分,一波流的第三節10分,最後一節儘管“只得了”9分,卻用控球吸引牽制,幫助庫裡在快速反擊裡命中了他本場唯一一個三分球;幫助格林接庫裡滲透傳球直接攻筐成功穩定局面,當然還有他自己投中的那個鎖定勝局的遠距離三分——23投15中,得到43分,杜蘭特的命中率達到了65.2%。此前比這還高效的,要追溯到凱利·歐文2016年那次絕地逆襲系列賽裡在甲骨文球館24投17中得到41分,命中率70.8%。

比起那時,騎士少了歐文,勇士多了杜蘭特——這怎麼可能贏啊?!

回頭琢磨琢磨,開局騎士那足夠投入的拼搶,那不計代價的努力,那沖天而起的鬥志,的確能讓人看到希望:樂福和JR的外線火力,不厭其煩地干擾延誤壓迫勇士外線的傳導,特里斯坦奮不顧身從天到地各種籃板球地板球拼搶,這種態度從開局幾乎沒有間斷地延續到了半場,他們死掐勇士外線的三分,讓上一場創紀錄的球星三分幾乎歸零;勒布朗·詹姆斯那個突破打板暴扣就像一聲號角,讓整個速貸中心熱血沸騰。還不能忘了胡德,在猶他雪原打得風生水起的胡德,來騎士之後一直鬱郁不得志,前兩天接受採訪時他坦言“只能靠看自己在爵士打球的錄像延續鬥志”,而且在自己狀態正佳之時第一次接到教練不讓上場的決定,多少會心生沮喪。但今天胡德弓上弦刀出鞘,三分線內幾乎彈無虛發,有效地和詹姆斯形成呼應,從第一節到第四節,胡德一直用自己的中距離跳投和勇士周旋,尤其是在第四節他一上來就為騎士連得六分,讓所有騎士球迷都彷彿看到了曙光。

克利夫蘭的全部努力,都因杜蘭特隨風而去

但事情不能只從一面想,這麼看起來,你又怎麼能知道,這不是勇士從一開始就制定好了的欲擒故縱的作戰策略呢?如果像勇士這樣的球隊有足夠的實力保證,恰好又趕上某位當家球星手感正熱,為什麼不能合理安排體力和狀態呢?

這也是我覺得勇士可怕的地方所在:無論任何形勢都抱有對自己的信心,而且積極想辦法。比如今天水花兄弟手感不好,那麼在持球突破方面就會投入更多,而且強牽制之下騎士防守開始出現問題,比如執著地選擇去擠過,夾擊持球人……這樣的防守其實非常有針對性,但是卻給了伊戈達拉、利文斯頓以及內線麥基和貝爾以充分的機會表現。伊戈達拉並不在最佳狀態,但他沒有浪費什麼機會,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他給勇士陣容帶來了足夠主動的調整餘地,而且必須說一句,他的防守意識真的太好了——他和杜蘭特聯手限制詹姆斯,使得詹姆斯本場出手了28次,僅命中了13球(三分線外6投1中)。

一旦勇士三個進攻箭頭起到牽制作用,快速地傳導球就會拉開進攻空間,這時候角色球員們要做的就是把製造的機會打進:內線除了韋斯特還是速度慢半拍會被限制,麥基和貝爾都能高效完成任務。利文斯頓則會充分利用空間施展他招牌一樣的高出手中距離跳投——包含伊戈達拉和格林在內,他們都不是三分能手,事實上騎士第三場已經把勇士的三分線制的很好了,除杜蘭特以外的所有人一共只進了3個三分球,其實也就是水花兄弟投進了3個,命中率還非常之低——但勇士隊利用積極的聰明的跑動,以及強大的牽制火力拉開了進攻空間,從第三節開始,正宗的“兩杯毒藥你挑一杯喝”,哪杯毒性不強?從結果來看,一樣的。

克利夫蘭的全部努力,都因杜蘭特隨風而去

勇士超高的天賦、能力和執行力,讓他們睥睨聯盟。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講述他們究竟為何第三節有超高的執行力和效率:

首先在比賽開始前,所有助教會告訴剛剛結束陪練的球員出身的助教威利·格林,半場休息時需要回看哪些比賽回合,讓他提前做好準備;上半場一結束,球隊分析師薩默爾·蓋爾凡德和力量教練凱爾·巴伯爾就會盡快把自己對球隊的下半場建議列成清單;錄像剪輯師詹姆斯·勞林也會盡快把相關視頻剪好彙總;

與此同時,所有教練就會集合到一起進行三到四分鐘討論,就像“頭腦風暴會議”。討論結束後,科爾會向其他教練尋求建議,或者適時適度地發洩下情緒。注意,發洩時間不超過半分鐘;而對於勇士的球員們來說,半場休息開始的部分非常輕鬆,他們甚至有時間整理一下個人的事務。

科爾會在離下半場還有11分鐘的時候來到更衣室與球員們進行溝通:首先總結上半場所發生的事情,好壞一併攤開說,然後利用前面剪輯好的視頻快速過一遍他覺得球員們做得不夠的地方。科爾認為不足的地方要指出,但也要找出好的表現並向球員們傳遞積極的信息,而且他說話非常有條理,會抓重點,讓球員們明確自己究竟有哪些值得重視的地方;在表達完自己的觀點後,科爾會讓其他人開,麥克·布朗會首先接過話筒,後所有其他助教和球員們也會發表意見,相互交流——科爾特別重視這一點,尤其在季後賽。球隊人人都有話語權。以追夢為首的勇士隊的球員都喜歡坦誠相見,這非常重要,大家善於利用這幾分鐘的休息時間來找出對手的弱點,然後做出針對佈置。

這種準備工作武裝到牙齒的行事風格已經很可怕了,何況還有個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的杜蘭特。這是他在總決賽第三次拿到30分+10籃板的數據,排名歷史第九;這是他在總決賽第一次拿到40分+10籃板+5助攻的數據,此前35年裡只有喬丹奧尼爾勒布朗做到過;他投進了4個距籃筐30英尺以外的超遠三分,不僅遠遠打破了個人原紀錄(1個),甚至在過去20年季後賽裡,都沒有球隊一場比賽進這麼多;先後兩年總決賽第三場,他用兩記致勝三分球,幫助勇士成為歷史上首支總決賽連續拿到3比0的球隊……

克利夫蘭的全部努力,都因杜蘭特隨風而去

好吧,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勇士靠著杜蘭特神勇的表現,拿下了關鍵的第三場,“死神”場均得分驟升到31.7分。那麼庫裡始終不得的FMVP,還有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