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控球掣肘英格蘭

旧文:控球掣肘英格兰

本文首發於2016年10月11日

旧文:控球掣肘英格兰

歐洲冠軍聯賽的問題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強隊與弱隊之間巨大的實力差異。如果不是每一場都非要全取三分的話,拜仁、巴薩這樣的豪門幾乎可以秋風掃落葉一般輕鬆地度過秋天的賽程,在第二年春天的1/4決賽遇到旗鼓相當的對手之前,幾乎不需要竭盡全力。國家隊的比賽也是如此,即便英格蘭不是奪冠熱門,但也會遇到類似的情境。

霍奇森一再地強調,英格蘭隊只有遇到全力進攻的對手,才會在反擊中展現出最好的一面。他這麼說也不無道理,維爾貝克、斯特林、斯圖裡奇,三獅軍團有著一大批速度型球員,衝擊力十足。上一次遇到高舉進攻大旗的球隊還是在14年的歐洲盃預選賽,對手是同組的瑞士。當時的英格蘭化解了對手的攻勢,以2-0的比分輕鬆獲勝。打那以後,英格蘭隊的對手大多擺出了密集防守的架勢,而三獅軍團往往在預選賽中就得使出渾身解數。

世界盃預選賽開始後也有著同樣的趨勢。這並不是在指責斯洛伐克和馬耳他在比賽中龜縮防守,畢竟爭取到分數甚至是勝利才是一支球隊的最終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他們有權利也有義務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戰術打法。但這與決賽圈的比賽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這對於球隊的主教練來說是一種魔咒。後面的劇情極有可能是這麼發展的:三獅軍團以2-0的比分贏下所有的預選賽殺入決賽圈,又以2-0的比分贏下所有的小組賽挺進十六強,淘汰賽第一輪也贏了個2-0,但是在1/4決賽與另一支強隊,比如意大利,0-0戰平,並且在點球大戰中被淘汰;一夜之間,主教練變成了全民公敵。又或者是另一個劇本:通往俄羅斯的晉級之路曲折又艱辛,預選賽成績不佳又打了附加賽才勉強搭上末班車,小組賽先是1負1平,在第三輪幾乎僅剩理論出線可能的情況下涉險過關,淘汰賽首輪遭遇了,比方說巴拉圭,比賽打到第120分鐘,英格蘭才憑藉一個越位進球殺入八強,隨後又遇到意大利,0-0戰平,但是這一次點球擊敗了對手;這就不一樣了,“主教練是個天才!”

就像在歐洲盃上創造奇蹟的葡萄牙一樣,國際賽事最在乎的,是比賽結果。很多人一邊對近年來英格蘭的大賽成績橫加指責,一邊將90年殺進世界盃四強的那支英格蘭奉為經典,可是,那一年的十字軍在世界盃比賽的常規時間裡取得了幾場勝利呢?答案是:1場——小組賽兩場平局之後面對埃及,陷入絕境的英格蘭獲得一個前場任意球,馬克-懷特衝頂破門,“66年之後最好的英格蘭”以1-0險勝埃及。世界足壇的發展幾乎時刻都在變化,除非你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西班牙。如果真的一成不變,率領英格蘭勝率最高的主教練卡佩羅就應該受到大家的讚譽和尊敬,而不是南非世界盃之後嘲笑與抨擊。

對陣馬耳他的比賽暴露出這個問題:英格蘭的控球率高達79.8%。這不是真正的足球比賽,而是一場半場攻防演練。射門數方面馬耳他1-20落後於英格蘭。對陣斯洛伐克,英格蘭創造出來的機會多達20次,而對手只有1次。幾個月前的歐洲盃比賽中,英格蘭對陣冰島,機會數18-8;對陣俄羅斯則是15-6。當然,英格蘭隊想要贏下那些比賽,理應做到兩點:一是抓住這些機會球,二是避免黃油手/腳。但是眼前這兩場世預賽倒不像是公平競賽,反倒像是在打沙包。

馬耳他球員或許很享受他們的第一次世界盃預選賽之旅,但是這樣的比賽真的對他們的足球發展有幫助嗎?如果和實力相當的對手較量,既能演練防守,也能演練進攻,這樣的較量不是更有好處嗎?同樣的,英格蘭與其參加這種一邊倒的比賽,倒不如找個不好對付的對手,真刀真槍的幹他一架。

但是,這些還不是最鬧心的——最鬧心的是無聊。難怪國際比賽日總會遭到各界的眾多白眼,大家對聯賽激烈精彩的肉搏戰就會變得更加渴望。

旧文:控球掣肘英格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