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導|作文偏題不可怕,三招教你在考場上糾正偏題

高考作文指導|作文偏題不可怕,三招教你在考場上糾正偏題

文章涉及到語言、內容、形式、感情、思想等方方面面,哪一方面都是很重要的。但說到考試作文,切合題意恐怕是最為重要的。如果偏離題意,也就是我們慣說的走題、偏題了,那麼,不管文章的語言是多麼優美、內容多麼充實、感情多麼真摯、見解多麼深刻、形式多麼新穎,都不能說是一篇好的文章,都會降低文章的等級給分。

在高考時,考生容易心理緊張,在短時間內就能把題目要求理解得全面透徹,確實是件很難的事。即使用了很長的時間去思考,掛一漏萬的事也會發生。所以會有不少考生在基本理解題目要求的情況下,就開始動筆了,一邊寫,一邊繼續審題,這樣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文章已經寫了一部分,或者已經過半了,發現有點不對路子,繼續寫下去肯定要走題的。這個時候,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另起爐灶已沒有可能,況且已寫的部分佔去了不少作文頁面,再寫一篇的話,可能都容不下800個字。相信考生如果發現這個情況會急出一身冷汗的。

在我們平時的作文中是常常碰到這個情況的,有些性急的考生會不假思索拿起筆把它劃去,結果耗時不說,搞得卷面也不整潔。那麼,對此該怎麼辦?我們以為這個時候最為需要的是冷靜、冷靜,要冷靜思考一下,問題出在何處,又是何因,然後對症下藥採取補救措施,或許能生機再現。一般說來,出現走題的情況有這樣幾種:

1、寫作重點對象易位

這在記敘文中比較常見。

【問題】寫一篇歌頌母愛的文章,這類文章同學們是有話可說的,拿起筆就能洋洋灑灑的寫下去,有一位同學一下子就寫了不少,突然感覺不對勁,發覺寫父親的篇幅太多了。

那麼,該怎麼辦呢?

【對策】作者把筆鋒一轉,“不要以為我們家父親如此,說起母親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她的愛有時真讓我有點受不了。”下面過渡到寫母親。下面專心致志寫母親。這一轉可謂恰倒好處,使得前面寫父親的一段不僅不是敗筆,而且倒成了文章的一個亮點:原來作者是要以父親作陪襯,以此來突出母親之愛。

高考作文指導|作文偏題不可怕,三招教你在考場上糾正偏題

2、文章主旨易位

這在議論文中比較常見。

【例如】有這樣一篇材料作文,說是蒲松齡為了寫《聊齋志異》,在自己家門口擺茶攤,免費為過往行人供應茶水,條件是給我講一所知道的奇奇怪怪的事情。蒲松齡就是以這種方式蒐集了大量民間資料,然後在此基礎上寫成了著名的《聊齋志異》。讀了這則故事,引發了你什麼樣的感謝,並以此為中心寫一篇議論文。

【問題】一位同學思考得比較深入,他的觀點與眾不同。他想別的同學肯定都對蒲松齡的這一做法表示讚賞,蒲松齡不擺讀書人的架子,虛心向群眾學習,在給群眾提供方面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豐富多彩的創作素材。他要唱唱反調,於是給自己的文章取題為《家門口有多大》,他想表達這樣的觀點,蒲松齡在家門口,坐等行人經過,過去不像現在,交通不發達,農業經濟,人們活動範圍比較小的,不需要大量的流動,所以一天能有幾個人經過呢?與其說是坐等,不如主動上門,走出家門口,到異地採風,這樣獲得的材料會更多更好。可為了把文章寫得很嚴密,還是對蒲松齡的這種做法表示肯定,這一寫就是一小半。

那麼,該怎麼辦呢?

【對策】這時作者感到如果再這樣下去,那麼文章的觀點只能大眾化了,必須趕緊撥轉寫作方向。“羅裡羅嗦,說了這一通,並不說明我就完全贊同蒲松齡的這一做法,其實在我想來,蒲還有更好的方法在。”這一轉使得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強化,前面所寫並沒有弱化文章的中心,反而使得文章嚴絲合縫,井井有條。

高考作文指導|作文偏題不可怕,三招教你在考場上糾正偏題

3、文體易位

這在話題作文中比較常見。本來想寫議論文,寫了一半還在記敘,怎麼辦?將錯就錯,乾脆寫成記敘文,一種方法是把你的故事繼續敷衍下去,還有一種方法是立即結束記敘,輔以適當的議論(抒情),然後再記敘再議論(抒情),寫成一篇以記敘為主、夾敘夾議的文章。 偏離(轉移)話題。這在話題作文中最為常見。

【例如】一篇高考作文,題目是《胸懷誠信,追求成功》,副標題是“——走進一個‘高四’生的心靈”。文章的開始這位考生就引用了泰戈爾《飛鳥集》中的話。然後,這位考生寫了自己高考落榜後的苦悶,“心靈在震顫”,“血液在沸騰”,“激憤在洶湧”;又寫了對自己高考失誤的懊悔和對未來的呼號,“12年的風風雨雨,12年的晨昏苦讀,12年的期望希冀,只因一時疏忽,一筆之誤,便付之東流。問茫茫天地:‘我的夢想在何方?’”於是他下決心進了復讀班,但“心頭的巨石依然攆之不去”。

那麼,是什麼使他開始振作的呢?文章寫道: 我想起了八次落第的歸有光,七敗七戰的惠靈頓;我想起了蒲松齡的自勉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想起了項羽的背水一戰,想起了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我想起了保爾·柯察金,《老人與海》中的老人,想起了“扼住命運咽喉”的貝多芬……

【問題】這段文字材料豐富,顯示出作者具有相當寫作基礎的。但是,只要仔細追究就會發現,作文到此寫了近一半,可仍然沒有涉及誠信,而寫的是奮鬥,是堅韌,是進取,說其跑題恐怕並不過分。可以推斷的是,這位考生實際上已經意識到這一點。

那麼,該怎麼辦呢?

【對策】於是,就在羅列了上述史實後,進行了這樣的歸納,“我知道了:只有堅如磐石,韌如蒲葦,心中充滿誠信,只有對目標的忠誠堅定,對自己的強烈自信,對理想的無比誠信,這樣才能迎來成功的曙光。”

將誠信作對目標的忠誠堅定、對自己的強烈自信來解,肯定是牽強附會。但作者這樣做的目的實際上只有一個,就是對走偏的題旨進行收攏,儘量將誠信的涵義與作文材料拉近,扣近,扭近,套近。

再往下,作文是這樣寫的:“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學習學習再學習,……雖然我失敗過,……但這隻算是‘尚未成功’而已,雖然我有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苦惱,但‘大器晚成’,……生命經過磨礪才會更輝煌。”

無疑,這一段又有點“跑題”了。作者也許意識到這一點,又立刻予以補救,加了一句“我堅信:只要心中有誠,有信心填胸,就一定能夠成功”。這樣又和誠信掛上鉤。最後寫到,我“用無比的忠誠和堅定的信心去追求成功,去承受地獄般的磨鍊。去彈奏世間的絕唱,去實現豪邁的飛翔……”。首尾呼應,更重要的是與話題呼應。

雖然仔細品味起來有點牽強,但是因為文章不斷地與話題遙相呼應,很容易影響評卷者的判斷,造成評卷者的錯覺,使之無形之中趨同於其人對誠信的解釋,而難以從“跑題”這一點給予嚴厲的扣分,再加上流暢的文思,豐富的引述,充實的內容和首尾呼應的巧妙,這篇文章獲得高分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