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方法|高考作文的四大閃光點

寫作方法|高考作文的四大閃光點

有人說:“文無定法”, 其實是說寫作時,我們既可以匠心獨運,別具機杼地佈局謀篇,也能夠洋洋灑灑,下筆如有神,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是,寫好高考作文確實是有規律可循的。

因為,我們都知道,要做好一件事,必須先清楚有什麼要求,它的質量標準是什麼,做好高考作文也如此。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高考作文的四大閃光點。

一、題意符

這是應試作文的第一道關口,也是高考作文評分的第一把尺子。

高考作文與自由作文最大的區別就是有統一的命題,有命題就要求作文符合題意。只要不切合高考作文題的題意,都不可能得高分。

“符合”的含義是恰當、適當。高考作文題除了題幹、材料或指定標題外,往往在“注意”(“要求”)部分提出若干限制條件。要“符合題意”,就要理解試題所限定的作文的角度、內容、中心、文體和字數等。寫作前,要對試題的各個組成部分作準確全面地審讀和揣摩。確切理解它們的全部含義,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要正確理解材料的寓意,要扣住關鍵詞,把握標題或話題或材料的內涵;要用好相關的提示語,劃定構思範圍,確立中心和寫作內容;要在文體、表達、字數方面做到“令行禁止”。

不僅有材料的題目要注意審題,命題作文也要好好審題,議論文要好好審題,記敘文也要好好審題。

面對“命題作文”題,若要寫成“記敘文”,就必須敏銳地發現“命題”中的“情感穴位”,聯繫自己的情感生活,機智地加以發揮。這種“以情感人”的文章,最容易打動閱卷者的心靈絃索,取得最佳的效果。

有些“命題作文”是“理論性”的,要求學生寫成“議論文”。“議論文”必須“以理服人”。為了做到這一點,學生應當在弄清題義的基礎上,準確地把握它的理論“焦點”,然後用自己的“思想燧石”去撞擊它,在碰撞中激發理論的“火花”。這樣,文章的理論闡述就可以既集中,又向縱深拓展了。

寫作方法|高考作文的四大閃光點

二、開口小

範圍寬廣是作文的優勢,有利於考生打開思路,激發想象。但如果僅把話題當作一個僵化的概念,籠而統之地去做文章,勢必內容空泛,文意散漫。故要善於在原話題下找到適宜自己寫作的突破口,“擇其一點,不及其餘”。把寫作角度選得小些,這樣有利於在所選的這一點上進行比較深入的挖掘,能把意思表達得透徹,內容更具體集中,中心更突出。

【例如】以“環保”為話題,《永寧河的變遷》當然比《救救地球吧》好。

三、視角新

清代學者趙翼也曾在《論詩》中說,“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由此可見,作文貴在創新。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寫作過程中,不要總是按照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既有的思維定勢進行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中所蘊藏的另類內涵,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

“母愛”是文學史上一個永恆的話題,每個時代都有人在闡釋著它的內涵。寫母愛有眾多的角度,也有不同的構思,人們習慣於寫人類的母愛,寫母愛的真,母愛的深,母愛的偉大。如果變換視角,暗渡陳倉,由常見的以人為主角轉換到以物為主角,通過對物的敘寫來表現話題的內涵,從動物的角度來寫動物的母愛,就能帶給人更強烈的震撼。

【例如】《它也是母親》一文中,家中的小狗崽死掉了,父親把它扔到河中,失去孩子的黑子或許不知道自己的狗娃已死,因此悲哀地叫喚,不顧嚴冬,到寒冷的河裡把它的孩子叼回來,細細的梳理孩子的毛,舔幹它身上的水。是的,黑子也是母親,黑子也有母愛。這與失去孩子的人類母親何等相似!作者幾乎要對這不說話的母親跪拜了,由此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寫作方法|高考作文的四大閃光點

四、感情真

真實是作文的生命,作文因真實才具有感人的力量。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是很高的。他散文的一個核心是“真”字。用真摯的感情,記寫真實的景物,發表真實的議論。

但長期以來,說假話、套話、空話的現象在習作中屢見不鮮。從現在的學生作文中,很難尋覓到生活真實的影子、心路的真實歷程。不知道是否真有那麼多的老師帶病上課暈倒在講臺上,不知道雨中媽媽送雨傘會感動得自己淚水伴著雨水流,也不知道在車上給老奶奶讓座能贏得全車乘客的喝彩聲……但千篇一律的文章讀下來,不是感動而是悲哀:作文本是個人品質情感的宣洩,包含人文價值和人文底蘊,不應是寫作大全的拼讀、粘貼,否則遭遇挫折咋會有一半的學生家庭離異或父母去世呢?看似在寫我,其實是“人云亦云”,空話虛情令人作嘔,因此,讓真情充溢篇章這是作文之根本。

在高考作文時,有幾個具體問題必須注意:

(1)不要寫那種“純”抒情的、空泛的“散文”,應當實實在在地寫“記人”、“敘事”、“議論”的文章;

(2)“故事新編”很難寫,不要以為它是“終南捷徑”,如果你沒有這個“金剛鑽”,就不要攬這個“瓷器活”;

(3)不要寫那種隨心所欲、肆意編造的“科幻作品”,動不動就是“時間隧道”,動不動就是“星球大戰”,W教授,X教授,Y教授,等等;

(4)不要搞許多“一”、“二”、“三”、“四”,把文章切割、肢解的很破碎,儘可能地一氣呵成;

(5)不要在標題下來三、四句玩“深沉”、玩“哲理”、玩“文字遊戲”的“題記”,那是很令人倒胃口的,效果很不理想,影響了閱卷老師對“正文”部分的閱讀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