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雲南永勝大蒜:這家企業做了什麼讓蒜農由悲到喜?

近年來農產品滯銷嚴重,全國各地不同時候不同農產品都存在著大面積滯銷,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發展。據央視《經濟信息聯播》報道,近日,雲南省永勝縣發生嚴重的大蒜滯銷,大蒜從去年每公斤5元狂跌到今年的每公斤0.7元。從“蒜你狠”到斷崖式的價格暴跌,這一現象也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拯救雲南永勝大蒜:這家企業做了什麼讓蒜農由悲到喜?

面對農產品滯銷的難題,作為全國最大的O2O零售企業,蘇寧率先行動,發起“拯救麗江永勝大蒜行動”,並第一時間派出工作人員趕往永勝縣瞭解詳情,集中採購,同時藉助自身線上線下渠道優勢,全力助銷“滯銷蒜”。

拯救雲南永勝大蒜:這家企業做了什麼讓蒜農由悲到喜?

拯救雲南永勝大蒜:這家企業做了什麼讓蒜農由悲到喜?

拯救雲南永勝大蒜:這家企業做了什麼讓蒜農由悲到喜?

數據顯示,通過蘇寧易購雙線平臺僅三天時間就助銷大蒜就超過2萬單、100噸,間接帶動銷售超200噸,成為助銷的第一主力,而目前蘇寧易購的收購和助銷行動還在持續進行中。

拯救雲南永勝大蒜:這家企業做了什麼讓蒜農由悲到喜?

拯救雲南永勝大蒜:這家企業做了什麼讓蒜農由悲到喜?

拯救雲南永勝大蒜:這家企業做了什麼讓蒜農由悲到喜?

事實上,當今國內農產品滯銷問題越來越嚴重,滯銷種類逐年增加、滯銷量不斷擴大。比如前陣子的湖北省恩施滯銷的30萬斤恩施雪蓮果、四川省巴蜀山滯銷的番茄等等。豐收的農產品要麼滯銷或爛在地裡,要麼賤價處理,給農戶家庭帶來極大的傷害,已成為困擾農戶的一大難題。

我們應該認識到,農民最大的自豪應該是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產品在市場的競爭中以優質高價勝出,而不是無奈地守著一堆果子,等待大家的同情心來買單。事實上,企業要做好這樣的結合,最好的辦法,或者說最直接有效的辦法是跟自己自身特色相結合起來。在這一點上,蘇寧的O2O扶貧模式的優越性就體現出來了,它的O2O模式剛好可以精準農村的痛點和剛需。

拯救雲南永勝大蒜:這家企業做了什麼讓蒜農由悲到喜?

蘇寧作為全國最大的O2O零售企業,它有自身強大的線上線下渠道,尤其是在全國農村市場,蘇寧已佈局2100多家蘇寧易購直營店、400多家線上中華特色館,每個特色館可向全國消費者提供當地的農副產品、特色工藝品、中華老字號產品。

拯救雲南永勝大蒜:這家企業做了什麼讓蒜農由悲到喜?

在這次助銷“滯銷蒜”的活動中,蘇寧先把大蒜上線到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中,與此同時,線上消費者在“蘇寧易購”上就可以直接下單購買,而昆明當地蘇寧易購門店、蘇寧小店等蘇寧線下門店也都會直接售賣這些高品質的大蒜。

拯救雲南永勝大蒜:這家企業做了什麼讓蒜農由悲到喜?

當然,線上線下同步一體後,還急需打響知名度或者說形成品牌效益,這是短時間能擴大銷量的關鍵一步,因此,“蘇寧易購”首頁提供免費推廣入口,在“中華特色館”設立專門的免費通欄廣告,給予最優質的流量資源傾斜,此舉既形成了品牌效益,也提升了農產品競爭能力。

也正是這樣的一種精準特色的模式,讓我們看到了“湖北省恩施滯銷4個月之久的30萬斤恩施雪蓮果售罄”、“15天助銷米易番茄超20000斤”、“湖南麻陽冰糖橙銷售近20萬斤”、“南京溧水藕農短短數天賣出了近萬斤滯銷藕”等好消息.這背後,均有蘇寧的身影,這是蘇寧O2O模式的“功勞”。

拯救雲南永勝大蒜:這家企業做了什麼讓蒜農由悲到喜?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蘇寧將線上和線下有機地結合,將優質的產品帶出貧困地區,將貧困地區的特色推向外界,相實現了產業上的流通。

值得一提的是,蘇寧還有人才培養計劃,以就業促進脫貧,這也是扶貧的長久之道,蘇寧打造了扶貧專場、農村電商學院、電商實訓店等項目,蘇寧為了幫助農民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盡心盡力。

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尋找合適的銷售模式,做好產品品質的把關,這些環節是蘇寧O2O模式的作用,它發揮蘇寧自身特色、優勢,在多個扶貧的舉措和環節中實現閉環,也將企業的戰略思路佈局到扶貧當中,這套完整的模式,說是“蘇寧模式”也一點都不為過。而當優質農特產品遇上需求聚合能力極強的全國最大O2O平臺蘇寧易購,意味著多方共贏的局面正在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