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在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揚子江城市群發展戰略推動下,相城作為京滬高鐵與通蘇嘉甬高鐵的十字交匯點,已然成為接軌上海大都市區的區域樞紐。近日“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體規劃發佈相城正用全球化的視野,勾勒一座國際領先的研發社區。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什麼是“國際研發社區”?

該社區聚焦研發產業,突出營造更富活力的創新生態,將建成一個以人為本、國際頂尖的研發社區,力爭在長三角地區打造一個“東方硅谷”。

為什麼不是“國際研發產業園”?

套用相城區委書記顧海東的話說:

“ 產業園的定位還是以產業為主,雖然是研發產業但是改成了研發社區,意義就不一樣了。這包含了要圍繞高科技、高層次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配套、需求、環境、定位、服務等建設,所以我們接受這個觀點。 ”

根據規劃,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位於相城“五大功能片區”的核心區——佔地110平方公里的陽澄生態新區(高鐵新城)片區,緊鄰京滬高鐵蘇州北站,佔地10平方公里,區位、交通等優勢獨特。

區位優勢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從宏觀區位看

這裡位於“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處,具有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加強國際開放合作的有利區位。

從中觀區位看

這裡處於連接“通蘇杭”“滬蘇寧”的長三角“金十字”區域,也是京滬高鐵和即將開工建設的通蘇嘉高鐵交匯的“金十字”樞紐,形成了長三角區域的重要交通軸線走廊,是長三角一體化、揚子江城市群等區域融合發展的戰略要地。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乘坐復興號高鐵4小時到北京

45分鐘到南京

30分鐘到杭州

20分鐘到上海

開車30分鐘到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50分鐘到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目前,陽澄生態新區已列入《揚子江城市群發展戰略規劃》,正深度接軌上海,打造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協同創新共同體。

從微觀區位看

這裡處於蘇州市域地理中心,是蘇州城市功能下一步發展的重要拓展區、承載區。即將擴建做大的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毗鄰相城界域。

區內有滬寧、蘇嘉杭、蘇州繞城3條高速公路、14個高速道口,任意地點10分鐘內可上高速。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另外,相城區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相城高新區、蘇州工業園區和相城區合作共建的蘇相合作區、省級陽澄湖生態旅遊度假區等重要開放平臺,為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的建設發展,集聚了更多互促互進的重要資源。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目標定位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以高科技研發產業為支撐、高水平城市建設為載體、高品質配套服務為特質,是將產業、城市、人文深度融合的核心發展區。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具體有“兩大定位”:

一是打造以人為本的研發社區

相城引入“研發社區”的概念,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研發產業園”,而是蘊含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圍繞高科技研發人才來完善軟硬件環境,致力打造一個高科技研發人才集聚集群、宜業宜居的新天堂。

二是打造國際頂尖的研發社區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為研發產業發展量身定製各類扶持政策,配套長三角區域屈指可數的功能設施,有著優良的城市水域生態環境和區位交通優勢,用國際一流的規劃建設,相融佈局的空間形態,致力打造一個國際頂尖、不可複製的研發社區。

規劃建設

1、做足“水文章”,彰顯江南水鄉的特徵。“水”是蘇州的文化名片,也是相城最大的生態特徵。

這裡,有水綠交融的自然生態。整體水面覆蓋率達到25%,規劃公共綠地率15%,“以水定城、以綠築底”,用大面積的水綠本底描繪不可複製的生態空間。

這裡,有吉祥如意的美好象徵。圍繞環秀湖、如意湖構築“雙湖板塊”,西片環秀湖建有中國結狀水上秀場,東片如意湖天然自成,兩湖湖系相連,寓意“吉祥如意”。

整體有4個如意狀水域巧妙串聯

寄予“事事如意”的美好願景

會展綜合片區的“金如意”

京東智谷片區的“慧如意”

科技金融片區的“玉如意”

東部文創孵化片區的“夢如意”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這裡,有左右逢源的靈動空間。雙湖向東與陽澄湖、向西與太湖相連,形成內外雙循環的水文環境,實現全域遊艇通航,構築起左右逢源的靈動空間。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繪好“實景圖”,彰顯國際一流的佈局特徵。高起點做好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的整體規劃,精細打磨每個細節。

空間佈局上大疏大密:整體建築密度12%,容積率0.78,依託自然水體,沿湖佈局“高而密”,讓最美的湖景資源最大化利用;周邊佈局“低而疏”,形成開闊舒朗的視覺感受。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街區形態上彰顯活力:街區佈局全部設計為環形放射狀,採用“窄路幅、密路網”的設計理念,路網密度每平方公里達8.6公里,構建開放式、組團式的街區空間,使街區環境既充滿生機活力,又防止喧囂嘈雜。

實現“智慧行”,彰顯快速便捷的交通特徵。將智慧交通體系佈局作為智慧社區建設最重要的特徵。

構建智慧化的社區交通網:地面交通引入無人駕駛公共交通模式,未來將以智能公共交通、無人駕駛為主,不再設置紅綠燈等交通標識,構建綠色智慧的社區交通體系。

構建一體化的地下交通體系:對研發社區10平方公里地下進行一體化開發,私家車一律不在地面出行,打造共享共用的地下空間,實現地下交通的無縫串聯。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構建高密度的地鐵線網:在目前建成的2條地鐵線基礎上,相城全區還將規劃建設12條地鐵線,全部總里程286公里,共設立197個站點。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其中有6條地鐵線經過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長度16.6公里,設站16個,線網密度每平方公里達1.7公里,實現了分區全覆蓋。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優化“功能鍵”,彰顯先進完善的配套特徵。建設與高科技研發產業發展需求相匹配的城市配套,更好實現“產城融合”。

建設諸多大型高端的功能設施:

★環秀湖周圍:有蘇州環秀湖國際會議酒店,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將打造成一座可承辦國際國內商務會議、富有現代江南水鄉特色、生態節能智慧的五星級大型國際會議酒店;有蘇州歌劇院,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有中國計算機學會總部及學術交流中心、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等總部大樓。

★如意湖周圍:有蘇州陽澄國際會展中心,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室內布展面積20萬平方米,將打造功能完備、佈局合理、低碳綠色、交通便捷的業內一流國際會展中心,適宜舉辦高層論壇、國際峰會、綠色會展等各類活動,周邊佈局多個五星級配套酒店和商業辦公區域;有蘇州國際文化體育藝術中心,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是承辦大型文體賽事等活動的重要場館;有蘇州美術館及圖書館,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建設優質完備的公共配套:規劃設計了62萬平方米的國際人才公寓,4個商業街區,2所國際學校,5所國際幼兒園。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另外,還有10大開放式運動場地,30公里濱水慢行步道,適合舉辦半程馬拉松賽事。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完善“創新鏈”,彰顯旨向鮮明的產業特徵。聚焦研發產業,突出打造更富活力的創新生態。

集聚引領性高科技研發項目:先後引進紫光雲引擎、京東智谷、新松機器人、智路資本、國開金融、同濟金融科技、法國第一搜索引擎等一批國內頂尖、國際一流企業。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正在加速引領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高科技產業集群發展,目前正高水平建設國家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等載體。

打造資本雄厚的科技金融集聚地:已經建成的科技金融產業園(一期),匯聚了87支基金,總規模達千億元。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未來3年將實現引進基金超300支,總規模超3000億元,並集聚更多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為高科技項目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構建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平臺:目前,已與江蘇省產研院合作共建了第一個地方研發產業園,打造國家級新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微納自動化系統與裝備技術研究所、託普索聯合研發中心、儲能技術研究所及院士工作站等項目先後落戶。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未來將聚焦研發產業需求,引進10所以上國內外知名學府,以樓宇式大學模式進行合作辦學,有針對性地培育高科技研發人才,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提供全方位的扶持政策體系:在推動重點科技產業發展、科創載體建設、科技金融支撐、高企培育、企業上市、人才引進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激勵扶持政策。

以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規劃發佈為新起點,相城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完成建設,5至8年時間完成入住,並集聚10萬以上高科技研發人才,在長三角區域打造一個“東方硅谷”。

“蘇州陽澄國際研發社區”總規發佈 擬打造“東方硅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